08.31 本来无人居住,但因埋着石油,印度、巴基斯坦目前已争抢50年

自然资源有时往往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是否过得好。譬如我们所熟知的中东地区,因为地下埋着石油,政府靠着卖石油,财政极其富裕的。也正是因为有钱,他们对土生百姓的社会福利,不亚于任何一个福利形态的发达国家,甚至因为更有钱,显得更加的大方。

正是因为自然资源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国与国之间若存在争议,同时争议地区发现可以快速变现的存在,这个争议无疑会被无限的放大,甚至会出现对于一些根本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会被国家与国家之间抢得头破血流。

这不位于北纬 23°58′ 东经68°48′的先生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自然特征上看,这个地方是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它是一个面向阿拉伯海的沼泽地。甚至在六月到九月的雨季之时,绝大部分地方还会被淹没。

若人类居住在那里,别说如何在沼泽上,将房子搭建起来,可能在雨季的时候,就被一波洪水全带走了。在而从政治上说先生湾,这是英国撤退印度时,留下的后遗症。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没能抗住殖民地独立浪潮,同意了自己口中的“女王王冠”上的钻石“印度”正式独立。然而英国并不准备就这么简单就放过这个名叫“印度”的殖民地。

明明在英国“殖民”时代是一体的印度殖民地,在英国的暗中推动之下,分裂成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且为了所谓“严格各管各”的需求,英国忽视印度当地复杂的国情,简单的以宗教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版图,造成整个分裂过程极其的混乱。

数百万印度殖民地百姓流离失所,同时混乱之中,对二国边境的设定也留下了很多争议的地方。前文所提到的先生湾就是其中最真实的产物。

英国统治印度之时,先生湾在行政上是属于信德省喀奇县管辖。结果在印巴分裂的时候,省和县出现了严重的分裂,信德省大部分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更多,于是归入了巴基斯坦。但其下面管辖的喀奇县,则是印度教人口众多,并没有归入巴基斯坦,而加入了印度,成为面向阿拉伯海的重要出口。

面对英国人的如此分发,印度、巴基斯坦双方都不买账,巴基斯坦希望拿到整个信德省,印度这边也想着,既然喀奇县在自己手里,那信德省不可避免可以是自己的,毕竟让“喀奇县”不寂寞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起初由于这块地确实没有人居住,也没有让人居住的条件,印度、巴基斯坦都没有较大规模的争夺,更多的是在嘴上对怂。直到当地发现了石油储备,一下子印度、巴基斯坦热闹起来了。

不完全统计,自1969年开始,为了先生湾下面的石油,印巴之间争抢可快5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