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哺乳期用藥,Yes or No?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我們都知道生病了就要吃藥,但是當哺乳期的媽媽遇上了生病,還能吃藥嗎?用什麼藥安全?

今天我們帶你一探究竟

對於哺乳期的媽媽來說,首先要明確的是,不管是吃了藥就停母乳,還是堅持不吃藥餵養,都是不可取的。哺乳媽媽也能吃藥,關鍵是要看用什麼藥和怎麼用藥。

哺乳期安全用藥

感冒

感冒一般分為兩種,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一般一週左右就可自愈,不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

如果是細菌性感冒則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青黴素或頭孢類(如有過敏史,選擇紅黴素、阿奇黴素等)。這些都屬於哺乳期安全用藥,可以繼續餵奶。

如果擔心感冒傳染給寶寶,可以在哺乳前認真洗手,哺乳時帶上口罩。

發熱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乳腺炎、感冒等都有可能引起發熱。

如果是急性乳腺炎,僅有局部脹痛,應該更頻繁的餵奶;如果伴有腫塊、或者發熱,可能會有膿液形成,此時暫停患側乳房哺乳,應該先將此乳房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同時用另一側乳房哺乳。

不管是急性乳腺炎還是感冒引起的發熱,都可以選擇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退熱藥物。

腹瀉

腹瀉的藥物主要在腸道里起作用,幾乎不會影響到乳汁。所以不要太擔心,遵循醫囑就可以了。

咳嗽

咳嗽的媽媽可以使用L1安全級別的右美沙芬來緩解症狀,這是不會影響哺乳的。

外用藥

若是用於非乳頭非乳暈的外用藥,和平時一樣正常處理即可,但不能讓寶寶誤食。

若是用於乳頭、乳暈的外用藥,如乳頭被寶寶咬破,推薦使用羊脂膏,即使寶寶誤食,也無大礙。其他外用藥膏,等到哺乳時擦洗乾淨就可以哺乳了。


外用藥主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接觸或誤食。

哺乳期用藥對策

1.權衡利弊用藥

所用藥物弊大於利則應停藥或選用其他藥物和治療措施。對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

2.選用適當藥物

用藥儘量選擇單一成分的藥,避免複合製劑。儘量選擇對母親和嬰兒危害和影響小、比較成熟的藥物,避免使用新藥。

3.選擇用藥方式

在不影響療效前提下,應該偏向選用:外用藥>口服藥>靜脈用藥,減少對乳汁的影響。

4. 注意用藥時間

如希望儘可能減少乳兒吸收的藥量,應哺乳後用藥,並儘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


5.加強用藥指導

如遵醫囑用藥、不任意縮短或延長療程、不自行更改用藥劑量、停止用藥後恢復哺乳應在5~6個半衰期後;以及用藥過程中應提醒患者注意觀察自身及乳兒是否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等。

哺乳期應禁用以下8類藥物

碘劑:乳母服用碘劑後,27%的藥物會經乳汁排出,被乳兒吃入後,會抑制孩子的腦垂體分泌促甲狀腺素,影響其發育和功能;

鎮痛藥:嗎啡類鎮痛藥在乳汁中的含量很高,與乳母用藥量呈正比,被乳兒吃入可抑制呼吸中樞,危及乳兒的生命;

使用四環素類藥,可造成乳兒四環素牙;

使用異煙肼、甲丙氨酯、麥角胺後可引起乳兒中毒;

使用氨基比林類藥,可影響乳兒的造血功能;


使用磺胺類藥,可使乳兒發生核黃疸;

使用地西泮(安定)後,可使乳兒體重下降,誘發高膽紅素血癥;

使用卡那黴素、慶大黴素,亦會使乳兒中毒。

來源/健康中國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