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草船借箭,为何曹操不放火箭?鲁肃说幸好没放,孔明还留了一手?

屈鹏涛


之所以有草船借箭,完全是周瑜故意想借造箭之机刁难诸葛亮,趁机除掉诸葛亮,但不想周瑜无论怎么耍计谋,都慢了诸葛亮一拍,最终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这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三气周瑜的故事 。

由三气周瑜引申出草船借箭的故事,话说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谁知诸葛亮反而夸下海口,说只要三天就能造出十万支箭,周瑜怕诸葛亮反悔,还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杀头。



于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草船借箭就发生了,诸葛亮其实早就算好了三天后会长江江面会有大雾,因此立下三天的军令状,并且私下向鲁肃借了20条快船,每船有30名军士,船上用青布为幔,两边各束草堆千余个。

到了第三天晚上四更时分,诸葛亮派人请鲁肃一同前往借箭,出发时,诸葛亮命人将20条快船用铁索连在一起向江北出发,到了五更时分,船队就来到了曹营水寨附近,然后将快船头朝西、尾朝东一字排开,并命令军士擂鼓呐喊。



要注意到诸葛亮此行有几个细节问题,一是当天江面大雾,能见度不足百米;二是诸葛亮将20条快船用铁索相连。

这个时候曹操的表现是什么呢?

当水军都督毛玠和于禁将情况通报给曹操后,曹操发现雾很大,第一反应就是:江面上这么大的雾,现在敌人来攻,一定有埋伏,不可轻举妄动,可命令水军弓弩手射箭。



不仅如此,曹军还担心敌人会攻入水寨,同时下令让岸边营寨也集结弓箭手,一同放箭,防止敌人接近水寨。

换句话说,曹军既担心孙刘联军有埋伏,又担心孙刘联军会趁机攻入曹军水寨,所以才会下令放箭,而且水寨弓箭手与岸边营寨弓箭手一起放箭。



另外,你必须必解一些自然现象及常理,首先是弓箭的射程,古代的弓箭有效射程为150米左右,太远了没有杀伤力,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快船离曹军营寨并不远,也就是150米~200米左右,并且要保证在弓箭的射程之中,才能接收到弓箭。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船队其实离曹营很近,不会超过200米。当时江面上是大雾天气,以一般的大雾天气来看,能见度一般不足百米,另外江面上也容易产生水气,从曹寨的方向看诸葛亮的船队,也就差不多看到朦朦胧胧的船队影子。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很简单啊,离得太近了。诸葛亮的船队离曹军营寨只有200米左右,这个距离无论有没有风向,让快船划过来,也就几分钟的事,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既让曹操看到船队朦胧的影子,又离曹军如此之近,同时又看不清楚对方到底在做什么。

谁敢放火箭呢?如果一旦放了,这么近的距离,明显会殃及自已。要知道曹军营寨可停着成千上万条船,而且还是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曹操自已也明白,最担心的就是火攻,曹操能想到这个问题,对方肯定也能想到,曹操为了避免自身遭到火攻,当然就不会使用火箭攻击诸葛亮的船队了。



但是如果曹操放了火箭会怎么样呢?

很简单,诸葛亮还有预案啊,就是火烧曹营,让赤壁之战提前上演。

注意到诸葛亮出发时将20条快船用铁索连在一起了吗?这个铁索连船,就是预备曹操火攻的方案,如果曹操火攻,诸葛亮还会火上浇油,要知道快船上都是束起来的草堆,都是易燃物,而且诸葛亮随身携带的一定还有松油。



如果曹操真放火箭,那么诸葛亮就会让铁索连在一起的船队燃起熊熊大火,直接驶向曹营,到时候曹操根本无法阻挡,而船又全是铁索锁住的,动弹不得,到时候真烧起来,成千上万的船完全是活靶子,到那个时候,赤壁之战的一把大火就提前上演了,这也就是鲁肃说的:幸好没好,诸葛亮留了后手。



什么?你说没有东风,诸葛亮早就借来了东风好吧,东风会将火船直接吹向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