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始祖商王亥葬于修武商冢,留下牛郎织女传说

“商人”始祖商王亥葬于修武商冢,留下牛郎织女传说

司马迁《史记》载,商的始祖名叫契,母亲简狄是帝喾的次妃契,尧舜时,契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司徒之职,其封地在一个叫商的地方,因而称商族。


契死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其子相土继承其位,相土是一位武功高超的国王,而且他还发明了马车,其势力曾一度达到 “海外”。当商族迈入文明的门槛时,产生了一位重要商王叫王亥,王亥,又名振,为商的始祖契的六世孙,商族的第七任首领,先商十四个部落首领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商王朝开国帝王成汤的七世祖,被商人尊为高祖。

在商先公中,只有亥称王。在商人的心目中有着王者风范、王者之尊的地位。据近年专家考证,这个王亥,就是位于修武县城东商冢的墓主人王亥,也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牛郎。

商冢位于修武县城东城关镇秦厂村东部,东二环路的东侧。原有面积100余亩,由于历年来群众起土作建房之用,现在面积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10米,封土最高处约7米。曾发现有汉代空心砖墓和小砖券墓数座,出土器物有灰陶食盒、陶罐、陶鼎等,时代为商代至汉代。2008年,修武县在保护商冢现状的基础上,修建了商冢遗址公园,成为修武这座千年古县城一处亮丽景观。

史载王亥很有商业意识。相传,他发明了牛车,大大提高了车的功用,给人们的生产运输以及交通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据记载,王亥为了壮大部落的财富,把部落的管理权交给弟弟王恒,自己驾着牛车,赶着牛羊,在部落间做买卖,外部落的人就称他们为“商人”。“商人”这一名词便源于此,一直沿袭至今。所以,王亥就成为为中国商业的创始人,经商做买卖的“商人”的始祖,数千年来一直被商人奉若神明。



他的牛羊群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因此他也有了别名,尊敬他的人称他为牛王,亲近他的人称他为牛郎。在当时的古修武一带,有个观国,又因国有《易经》,所以也被称为有易国。当王亥来到有易国时,曾受到该部落的盛情款待,并结识了有易国部落首领绵臣的女儿,绵臣的女儿因擅长纺织,人们又称她为织女。

后来二人相恋却遭到绵臣的激烈反对并把女儿关了起来,王亥用财物买通了守卫,带着织女逃了出来。后被有易国人发现抓回来处死。王亥的弟弟王恒听说哥哥被杀,牛羊被夺,就去向有易国讨个说法,结果也是有去无回。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就号召部众同仇敌忾,为父辈报仇,并向河伯国借兵,合力攻打有易国,夺回了牛车,并占有了有易族的土地和财物,首领绵臣被杀,余众也被赶离了家园。商冢成为安葬王亥的墓冢。

“商冢暮云”也成为后来修武一景。从此这里成为商部落的领土,并最终被商人经营成为灭夏的前哨阵营。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商在灭夏之前已是个兴旺发达的小国家了,随着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国势渐渐强盛,因而造成了以商代夏的趋势。

自王亥之后又过了好几代,商国又出了一位颇具雄才大略的人物,名叫汤。因为这位汤王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广施仁政,国势再度加强。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区。汤王把自己的都城从叫商的地方迁到一个叫亳的地方,然后开始作灭夏的准备。夏的最后一个帝王叫夏桀,是个暴君,当时居住在今河南西部一个叫斟鄩(zhenxun)的地方。桀、汤之间经过多次激战,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都于亳,继为黄河流域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