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新石器时代约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这一时期境内的农耕、畜牧比渔、猎、采撷变得更为重要,而花纹斑斓的彩陶和黑陶成为当时文明进步的符号。李固遗址、郇封遗址以及很长时期曾属于修武境域的同盟山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刀、石斧、石铲、石簇,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居住。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 李固遗址】 位于修武县城东北5公里处李固村北。为一高出四周2--3米的土丘。遗址四周断崖上,暴露出大量遗物,曾发有石刀、石铲、石斧、石镞和大量的汉代空心砖以及骨器和带有陶文符号的陶片。1981年秋,北大历史系考古专家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

文化层分为七层。第一层:为扰乱层(耕土层)。土色灰黄,土质疏松,包含有各个时代的陶片。第二层:春秋战国文化层。灰色土,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筒板瓦片和少部分春秋时期的细把豆、灰陶盆等。第三、四层:为商代文化层。出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绳纹居多,相当于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层。第五层:为早商文化层。土色较花,土质细密。出土器物有蛋形瓮等。第六、七层:为龙山文化层。陶器以灰陶为主,纹饰以方格纹、篮纹为主。器形有夹砂罐、钵、小平底碗等。

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郇封东遗址】位于修武县城东南郇封镇郇封村东。遗址面积约为1.0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1983年曾出土有铜鼎、铜爵、铜觚、石斧、石刀、石铲等。

1989年7月18日,修武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8000年前,修武留下人类文明遗迹,北大历史专家曾对李固遗址试掘

【同盟山遗址】 现属获嘉县,在获嘉县城东北2.4公里,彦当村北的同盟山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包含仰韶、龙山、商、周四个时期的文化层,该文化层的复杂性在豫北地区极具代表性。从同盟山遗址发掘的灰坑、土坑墓、红烧土和大量陶片、石器看,是标准的龙山文化,说明当时的社会走向了新的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