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历史故事之一——“焦作”的由来

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祖先,他以独特的勇气和智慧,将整个国家的管理分类署理。尤其是农耕、盖房、渔猎、做衣、制作陶器等均指派专人,各司其职。

云台山历史故事之一——“焦作”的由来

修武县一带临山傍河,水丰地沃,林密草深,百姓生活十分安宁,黄帝赐名为“宁邑”,所以至今修武简称为宁,云台山当时由此名为“宁北山”(至今焦作人仍简称“北山”)。宁地土质特别适合制作陶器,一个叫“封”的人最为擅长,黄帝就任命“封”为“陶臣”,当时人们对黄帝任命的官员尊称为“子”,所以百姓常称“封”为“封子”。

云台山历史故事之一——“焦作”的由来

自从封作了陶臣后,就专心致志地制作陶器。一天从“宁北山”下来一位老者,鹤发童颜,步履轻快,路过封的制陶作坊时,身子故意倾倒在封刚烧好的陶器上。看到陶器破碎,封不但没有责怪老人,反而急忙把老人搀扶起来,细心安慰。老人一句话也不说,蹲下身子烧起火来,直到火中出现了五彩火焰,陶器也被烧制的精美绝伦。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知道老者必是奇人,遂拜师求艺。老人只是一言不发,重复做了三遍后,突然跳入火中,随着升腾的五彩火焰升天而去,被玉皇大帝封为“陶神”。

云台山历史故事之一——“焦作”的由来

封猛然开窍,开创了中国制陶工艺,也成为陶瓷业的鼻祖。封临死之前,将制陶工艺传给了百姓,从此,制陶作坊渐多,为了区分陶器,人们便以姓氏冠名,出现了“焦作”、“马作”、“白作”等等制陶作坊。其中,以“焦”家作坊为最大,人们便把焦家作坊所在地称之为“焦作”,并一直隶属“宁邑”(即修武)管辖,直到焦作因煤成矿、因矿成市,这种隶属关系才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