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可以隔天服用100毫克吗?

仁者乐山277


如果是预防治疗的话,可以间隔一日口服,但是如果是治疗期间的话,不建议使用药物,需要规范化药物治疗。一般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常常是在早晨6点到中午12点,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目前临床常用的阿司匹林是肠溶性的,服药后需要3-4小时达到血药的高峰。如果在上午8、9点钟服药,药效达到高峰是在中午以后了,不能对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提供最好的保护。另外,人在夜间睡眠中,血液流动缓慢,夜间不饮水,血液粘度也高,夜间又是新生的血小板最多的时段,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晨起或晚间服用更好。考虑到服药时间方便及避免漏服,建议晨起服用。所以说不建议隔日口服有些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是不能擅自停用的,因为阿司匹林它具有控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也能防止血栓形成,如果一旦停用的话,就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心血管疾病,但症状不严重,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来停用。

拜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由于夜间人体活动较少,血液粘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因此,拜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

拜阿司匹林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尤其是常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系统的病变当中,比如说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阿司匹林它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主要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疾病。阿司匹林它的副作用就是出血,所以说有出血系统疾病的患者要慎用,特别是像消化性溃疡、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暂时不用,等到把疾病治愈好了以后,可以再继续应用拜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与其它抗血栓药物、引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合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引发消化道出血,与华法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服用时,应该严格的遵医嘱,定期复查。

2.、注意胃粘膜损伤,预防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可以同时服用预防胃粘膜损伤的药物如ppi。

3、选用合适的剂型,目前临床上使用肠溶片剂和缓释的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局部直接的损伤。

4.、重视服用阿司匹林的病史,目前一般的认为过去有过出血或是溃疡病史的人,尤其是以前服用过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有过类似病史的,属于引发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应该慎重。

5.脑血栓伴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拜阿司匹林建议长期服用。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调整血压和血脂的基础上,为防止脑血栓复发,若无明显副反应发生,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实验表明服用拜阿司匹林可明显减少脑梗塞的再发风险


精神科汐炜医生


在医院也能碰见这样的患者,吃阿司匹林怕副作用太大,改成隔一天吃一次。

首先说这样吃肯定不行,为什么不行呢?我们先看看阿司匹林都有哪些副作用,其实绝大部分药物都有副作用,关键看吃这个药的必要性,如果非吃不可,那么即使存在潜在的副作用,我们也得吃,当然服药期间必须监察副作用,如果发现副作用,及时处理。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长期应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及胃出血,长期大便潜血阳性可致贫血。当然也可能导致其他出血,比如皮肤紫癜、淤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还可能出现过敏:其特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鼻炎,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会诱发哮喘。

能不能隔天吃一次阿司匹林呢?

阿司匹林的目的是抗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后救就会引起血栓,所以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抗血栓。我们血小板的寿命是7天,也就是说每天我们血液中有10-15%左右的血小板是新生长出来的。研究显示只要80%血小板是被抑制的,就能起到抗血栓的作用。目前大家服用的100mg左右的阿司匹林,就能有效抑制每天更新的这10-15%左右的血小板,所以我们才会建议阿司匹林100mg每天一次。


欧洲对60多万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的追踪研究发现,停用阿司匹林,心梗风险增加了大约37%。早一些的研究也发现,停用阿司匹林4周内,脑梗风险比正常情况增加了3倍,平均停用阿司匹林后发生脑梗的时间是9天。药物在体内都需要一定的浓度才能达到一定效果,今天吃了,明天停了,浓度就会降低,浓度低了肯定起不到最佳的抗血小板的效果,自然起不到预防血栓的效果,就不会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效果。实在还想不通,就想今天吃了饭,为啥明天还要吃,为啥不是今天吃一顿,后天吃一顿呢?基本上一个道理。 饭的效果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药也一样。

所以,如果是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严重的颈动脉斑块等等,那就一天一次100mg阿司匹林。


那没有这些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但有三高的人,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不是要吃阿司匹林呢?那需要具体评分,不能随便吃,尤其是大于70岁,以及有出现风险高的人不能吃。对于没有出血风险高及小于70岁的人一定不能随便吃,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评分后决定是否服用。


心血管王医生


阿司匹林目前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大量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可使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冠状动脉搭桥、动脉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大幅降低。有人问,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隔天服用100毫克吗?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用法用量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版)推荐如下人群每天使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进行一级预防:(1)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2)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有以下至少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发病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 mmHg)。伴有以下三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两项: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5)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五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四项:吸烟,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发病史),肥胖(BMI≥28),血脂异常。因此,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低危的人群,所有中、高危人群均应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隔日服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吗?

研究表明,大剂量(大于400毫克/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并没有优于中等剂量(300~325毫克/天)或小剂量(小于150毫克/天)。当前已形成的专家共识是,每天75到150毫克的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剂量。小于75毫克,不足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起不到预防作用;大于150毫克,不仅不能增加预防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所以,每日服用75~150毫克的阿司匹林才能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效果。

那么,隔日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确切地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因为机体每天都会更新一部分的血小板,只有每天坚持服用的阿司匹林,才能保证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持续抑制,何况阿司匹林在体内的药效持续时间并没有24小时,若隔日服用可能达不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可以隔天服用100毫克。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写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J].中华心血管病志,2018,46(1):10-25.


药师方健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阿司匹林仍然是最常用的基础用药之一。不管是对于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心血管疾病发病几率较高的高危人群,还是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二次发病风险的极高危人群,阿司匹林都是常用的预防药物。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阿司匹林主要预防的是什么呢?这就要从药物的作用机理来谈起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它能够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血栓素A2生成的作用。当动脉粥样硬化问题的朋友,动脉上的斑块出现破裂时,会引起血小板的生理性聚集,从而引起形成血栓,栓塞血管的风险,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减少这种血栓风险的出现几率。

通常对于阿司匹林的心血管预防治疗方案,推荐用药方案是:每日服用,服用剂量推荐一般在75mg~150mg之间。剂量过低,阿司匹林无法有效的起到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剂量过高,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的作用没有显著提高,但胃肠道刺激的副作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很多朋友担心吃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风险,其实有这种风险意识是很好的,但对于这种出血风险,我们应该辩证、客观、科学的去看待它,而不是因为害怕出血风险,就不敢用药,或者选择隔天服药、乱用药。

首先,我们在选择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应该做好长期用药的风险评估。不管是阿司匹林还是其他的抗血小板药物,只要是具有抵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它们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就会有导致出血几率加大的风险问题,因此,服药还是不服药,就要看服药带来的健康获益,是否大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

比如说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这种患者属于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的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再次发作几率,及时有一定的消化道出血风险,也要在注意保护胃黏膜的情况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如果是无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本身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高,未来10年超过10%的高危风险情况,这种情况,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就要进行更充分的评估了,如果是没吃过阿司匹林,本身又是高出血风险患者,一般就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只有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而又属于低出血风险,或已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身体耐受性良好的患者,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很多朋友之所以想隔天服用阿司匹林,也是为了减少服用阿司匹林的用药风险,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却并不可取。从药代动力学上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初期服用时,它在体内血液中的达峰时间是3.5小时,作用时间也持续不了一天,每天坚持服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阿司匹林在体内的药效持续时间也不过在5~18个小时左右,因此,只有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够起到有效的降低血栓风险的效果,隔天服用的效果往往是,药没少吃,效果却大打折扣。

另外,从对血小板的作用方面来说,阿司匹林的作用可以不可逆的作用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但血小板每天都会新陈代谢,每天大约都会产生10~20%的新的血小板,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够持续起到抵抗新产生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隔天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新产生的血小板无法收到阿司匹林的抵抗作用,导致血栓风险的加大。

因此,对于阿司匹林这个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问题,首先是要做好评估,该吃就要长期吃,不该吃就不吃,而用药也要遵守规则,每日坚持服药,隔天服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李药师谈健康


阿司匹林因其小剂量长期服用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所以现在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但人体每天约有10%左右的血小板为新生血小板,所以要长期抑制血小板聚集,就必须坚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时,需坚持每天服药,每次服药剂量为75~100mg。我们在服药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有无出血、胃肠道刺激、肝肾损害、过敏等副作用的发生。

阿司匹林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评估病情后,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排出禁忌症后使用。大家要正确认识,切勿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应坚持每天服药,不宜隔天一次服药,以免影响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导致血栓形成风险的增加,不利于病情控制。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引起小剂量长期服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而目前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的预防和治疗中。我们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排出禁忌症,同时要规范使用方法,以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减少副作用。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性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人体血小板处于不断的生成和消亡过程中,每天约有10%的新生血小板,为了抑制这部分新生血小板,我们就需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更好的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时,建议每天服用75~100mg,服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有无出血、过敏、胃肠道刺激、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的发生。对于发生严重副作用的人群,必要时可停药或换药。


全科扫地僧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阿司匹林之所以能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是由于它能与起凝血作用的血小板上的聚积因子相结合,从而起到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而且它一旦与血小板结合在一起就不可分离,真正血小板死亡。

其次,血小板每天不断进行着更新,有旧血小板不断死亡,也有新生的血小板补充,大约每天更新血小板约10%,也就是说每天要将这10%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加以抑制才能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第三,阿司匹林进入血液后会被不断代谢而排出体外,简单地说其在体内经过24小时会被完全排出体外,所以需要不断补充其在体内的浓度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综合以上因素,大家就会知道,无论何时要想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的聚集性,就需要全天24小时随时保持血液中有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存在,因此阿司匹林应当天天服用。

此外,在血栓形成的研究中发现,至少应抑制90%以上的血小板聚积功能,如果隔天服用将不能保证达到这样的效果,从而使用服的效果打了折扣,同时也并不能减少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所以没有必要隔天服用。

当然,如果某天忘记服用,每二天也无需补服,多服并不能弥补漏服的作用,只要继续按量每天服用即可。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不建议隔天服用。阿司匹林的正确用法:每晚一次,每次75~150mg,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预防,符合“疗效最大、毒性最小”的原则。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用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大致如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于破裂处→血栓形成→堵塞心脏的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心脏和脑缺血性损害。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阿司匹林的正确用法:每晚一次,每次75~150mg,也就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一片的剂量100mg

①100mg的阿司匹林,能起到更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为解热镇痛,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②每天一次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大约24小时,时间越长,被肾脏随尿液排出的量越多,那么,阿司匹林的作用就减弱了,起不到预防血栓的作用。

因此,隔天一次阿司匹林就会减弱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建议如此服用。



总之,药品不是食品,多吃点少吃点没有关系。药品必须按照医生的嘱咐或者说明书进行服用,不要“花钱不少,作用不到” !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拜阿斯匹林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小量服用即每晚一次100毫克的用量,可有效的改善微循环并防止血栓形成作用,因此对有血栓倾向或己经患了脑血栓的病人,长期每日服用非常必要。但拜阿斯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为出血,表现为胃肠,皮肤,鼻眼等部位的出血,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停药,因此,有过胃出血,脑出血或胃及十二脂肠球部严重溃疡者,不建议口服此药。隔日服用,我们常用于那些胃肠病轻微,体检未见明显出血倾向的血栓病人。


军凌医生


首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作为抗凝治疗。大剂量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为解热镇痛,不起抗凝作用。

2、一般每天口服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大约24小时,结合血小板后起着抗凝作用。血小板大概10-14天更新一次,每天新生大概8%血小板。

3、每天口服一次保证每天都抗凝,隔天口服一次,中间一天就可能有8%的血小板不抗凝,就有凝血的潜在风险。

4、如果不是放过支架,冠心病高危患者,或者有严重出血风险的患者,隔一天一次也可以。收益和风险需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