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五位好皇后,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成功离不开她们

元朝的皇后很多,有的皇帝有好几位皇后。笔者在前文列举了历代皇帝的十七位皇后:

第一位:成吉思汗的皇后——弘吉剌·孛儿帖(1161年-?);第二位: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1246年);第三位:贵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1252年);第四、五位:蒙哥的皇后——弘吉剌·忽都台(?——1256年),1256年,忽都台去世,忽都台的妹妹——也速儿(?-1260年),又当了蒙哥的皇后;第六位: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1281年);第七位:铁穆耳的皇后——伯岳吾·卜鲁罕(?-1307年);第八位:海山的皇后——弘吉剌·真哥(?-1327年);第九位: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皇后——弘吉剌·阿纳失失里(1283―1322);第十位:硕德八剌的皇后——亦乞烈·速哥八剌(1301-1327);第十一位:也孙铁木尔的皇后——弘吉剌·八不罕,生卒年不详;第十二位:和世琜的皇后——乃蛮·八不沙(1307-1330年);第十三位:图帖睦尔的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年);第十四位:懿璘质班的皇后——弘吉剌·答里也忒迷失(1326-1368年);第十五、十六、十七位:妥懽帖睦尔的皇后——钦察·答纳失里(1319-1335年)、弘吉剌·伯颜忽都(1324-1365年)、奇皇后(1315年-1369年)。

其中有五位可以算得上是好皇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们有四个共同的特征:尽心辅佐夫君、不谋权乱政、节俭、爱民。

第一位:成吉思汗的皇后——弘吉剌·孛儿帖(1161年-?),比成吉思汗长一岁,晚于成吉思汗去世,至少活了66岁,卒年没有记载下来。

《元史》记载:“钦惟光献皇后,宅收渊静,禀德柔嘉,当圣神创业之初,有夙夜求贤之助。功施社稷,垂慈训于景襄;庆衍宫闱,流徽音于庄圣。协赞龙飞之运,永诒燕翼之谋。惟周人著称《思齐》,亦推本兴王之迹”。

这段是说:光献皇后禀性温和,深谋远虑,才德兼备,在成吉思汗创业之初,辅助太祖朝夕求贤,助太祖成就“龙飞之业”。1180年,她与成吉思汗结婚,为成吉思汗生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四个儿子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这四个儿子,都是英雄人物,成就了大蒙古国的宏大版图,成吉思汗可谓后继有人。孛儿帖生了四个英雄的儿子。

第二位: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1281年)。1271年元朝建立,1273年察必被纳为皇后,1281年察必去世。察必为成吉思汗事业的成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蒙哥为大汗时,猜忌其弟忽必烈,察必带着儿子们去当人质;蒙哥死后,忽必烈正在全力进攻南宋,察必劝其北上争夺汗位。《元史》记载其:“生性仁明,随事讽谏,多裨时政”,"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后有力焉"。她非常节俭,在皇宫前亲手栽种了一株从兴业之地带回的青草,名为"誓俭草",用以告诫皇家子孙保持节俭。察必为忽必烈生太子真金,元朝以后的皇帝全是真金的后代。

第三位: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皇后——弘吉剌·阿纳失失里(1283―1322)。她知书达礼,精于琴棋书画;严于律已,宽仁待下,是仁宗治理天下的得力内助。爱育拔力八达能够成为皇帝,离不开两位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弘吉剌·答已,另一个就是其妻弘吉剌·阿纳失失里。

第四位:硕德八剌的皇后——亦乞烈·速哥八剌(1301-1327)。她美丽而才华横溢,善良而体察民情,与英宗一起励精图治,且协助修史,促进汉蒙文化交流。英宗在位时,太皇太后答已与丞相铁木迭儿把持朝政,皇后速哥八剌经常安慰丈夫。好不不容易太皇太后答已与丞相铁木迭儿于1222年去世,英宗掌权,皇后支持英宗进行改革。从史书记载来看,英宗的改革是正确的,可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元朝,但英宗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利益,御史大夫铁失联合晋王也孙铁木尔发动政变,英宗于1223年被杀,年仅21岁,也孙铁木尔即位。1327年,年仅27岁的速哥八剌皇后去世。

第五位:妥懽帖睦尔的皇后——弘吉剌·伯颜忽都(1324-1365年)。她是元惠宗的第二任皇后。元惠宗的第一任皇后是权臣燕帖睦尔的女儿——钦察·答纳失里。1335年,答纳失里因其兄御史大夫唐其势谋反牵连被杀后,妥懽帖睦尔打算立他一向宠爱的高丽人奇氏为皇后,由于丞相伯颜硬行劝阻,元顺帝只好立了伯颜忽都为皇后。伯颜忽都好节俭,知节守礼,行为端正,不好权势,不争宠。1365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死后衣物破旧不堪。这令爱权的情敌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