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小吃是正宗重要还是好吃重要?

虹欄心安馆


正宗品牌小吃当然是味道好吃。

小时为吃上一笼正宗镇江汤包,要到南昌胜利路上一家汤包店排队,等上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吃上,这家汤包店生意红火,一笼小包香气十足,咬一口一股浓鲜汤汁入口,味道美极了,让人留连,且价格便宜,一般工薪家庭就一家人都吃也消费的起。也就这家名镇江汤包店正宗,其它的店都不如这家。因这家选料很讲究,选上好新鲜土猪肉做馅,用猪骨熬制浓汤拌入馅内,面粉也选精道好面,皮簿馅鲜。许多逛胜利路的顾客都愿在这家店排队,为能饱一口福。


吴小林550309


好吃的东西有些是存在于记忆中的,作为80后的我们多数童年出去饭馆吃饭的次数不太多,记得当年跟着老爸去市里吃自助餐,当时是在河北宾馆,第一次吃到了传说中的自助!当时的种类不像现在这么多,但是每一个菜都能感觉到是用了心做出来的!每一样吃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时隔多年再去吃感觉就不一样了!每当这时总会有人说“现在不愁吃穿了口味提高了所以就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对于这种说法我认为也是个人见解不同吧!但是我也的的确确的有过被一道菜或一个小零食从而被一瞬间从现实拉回记忆!

说的有点跑偏了吧,但是我想变的的是口味其实更重要!有些口味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情怀,失意的时候或是思念一个人的时候,独自吃上一口慰藉一下自己不也挺好的!

城市的快节奏越来越多的打破惯例、打破底线好像没什么能不被打破!包括做菜!现在人多数都会去吃朋友的婚宴!如果有请仔细回想下距离最近的两次婚宴口味比较下是不是挺雷同的!有时我就琢磨照这样下去以后还有没有口味跟菜系这一区分!快节奏打乱了生活又重组了生活!现在真不敢保证等我的孩子长大了我还有没有机会给他介绍我小时的美味。也许每准他到我这个年龄也会有着这些顾虑但也依然回不去了吧……


哈利0079


我的观点是,两个都很重要,好吃与正宗,并不互相矛盾。我个人认为,正宗一定好吃,但好吃并不一定正宗。



所谓的正宗,包括食材的选择、吃法、配料、烹煮技艺等整个流程。这些技艺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不是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口味要做出一定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正宗的口味是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形成下来的,绝对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好吃是因人而异。每一种小吃都不可能百分百获得每个消费者的认可,只要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有人告诉你,某家店很正宗,但是不怎么好吃,那我可以百分百肯定告诉你,他家的绝对不正宗。你要正宗,只有在那个小吃的发源地起源地才能找到,其他的都是假正宗。我认为的正宗就一定好吃、味道真正的好才叫正宗。



我是桂林人,就以桂林米粉为例。目前桂林市区的米粉店上千家,但真正正宗好吃的米粉,只有几十家。毫不夸张的说,我走遍了桂林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品尝了几百家的米粉店。我内心真正认可的好吃的米粉店,只有10来家。大部分的店味道只能说是一般般,还有一小部分的店,只能说是好难吃。

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来桂林是很难吃到真正的正宗桂林米粉。真正的正宗桂林米粉是,做法正宗,味道正宗,吃法正宗。而目前来桂林出差、旅游的人,大部分的吃法都不是正宗吃法。粉是桂林米粉没有错,但是吃法不正宗,那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能体会桂林米粉的精髓所在。只能说是吃的是桂林米粉,但不是正宗的桂林米粉。



出了桂林之外,外地的桂林米粉就更谈不上正宗了,在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开桂林米粉店的人80%以上,不是桂林人,粉也不是真正的桂林米粉,跟桂林米粉根本就扯不上边。

其实桂林米粉离开桂林本地,到外地求发展,口味会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正不正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味道要好,要能适应当地口味,这才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当地人吃的好吃、味道好,他就认可你这个是正宗的。和发源地的正宗其实是两码事,在发源地好吃,就一定正宗。出了外地,好吃就是正宗。

所以我的结论是,在本地好吃,就一定正宗,在外地好吃,就是正宗。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辉辉美食秀


我是美食领域专业作者裁神,我来回答。

题主的问题看似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分别去问店主和食客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正宗。

正宗有两层含义:技术和原材料。有的小吃只要你掌握了技术,那么你做出来的就是正宗。有的小吃虽然掌握了技术,但是原材料不对,做出来的依然不正宗。

比如肉夹馍,只要掌握了烤饼和卤肉的技术,到全国各地做出来的口味都差不多。



再比如重庆火锅,不采用重庆原产地的材料做出来的,厨艺再高都难说正宗。



其次,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好吃。

好吃是非常难以界定的,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

好吃可以是口味儿标准。同样一碗螺蛳粉,有人欲罢不能,有人避之不及。



好吃也可以不仅仅因为口味儿。同一个店主的老店每日排队食客络绎不绝,再开分店,食客稀松。



所以好吃是主观和客观、视觉和味觉、习惯和好奇相互纠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化学反应。

回到题主的问题。

如果我是店主。好吃肯定优先于正宗。开小吃店,嘴巴决定屁股,我们能够取悦食客的最根本手段就是食物。肯德基之所以受欢迎,那是因为他是在中国的国情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良,迎合了国人的口味儿才如此受欢迎。

如果我是食客。我会选择正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吃到的小吃是最正宗的,喜欢不喜欢那是吃过之后的事情。中国的小吃千千万,正宗的肉夹馍不喜欢吃,我还可以去吃河间驴肉火烧。正宗的莒县羊肉汤不好喝,我还可以去喝单县羊肉汤。



这就是我给出的答案,屁股决定选择。


裁神爱生活


如果可以兼顾的话,当然是又正宗又好吃最好。

比如,建水的烧豆腐、建水的各色烧烤。

但如果二者非要选其一的话,从一个体验者和观察者的角度,笔者会选择正宗。

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遇到几个问题,一般肯定是去到当地了,这才谈论得上是否正宗这个问题。那么你既然去了当地,当然希望能够体验到当地最本味最传统的东西了,所以“正宗”当然是最重要的。

比如,昆明传统的火腿月饼叫“四两坨”,就是说整个火腿月饼要足足有四两,约等于现在的125克!按照现在人的观点来看,加了精炼猪油的火腿馅月饼怎么能做得这么大呢,不方便吃啊。

当然在你品尝完那个可能不好吃的“正宗”以后,你要选择去寻找那些美食,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蜗牛小乖


这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人类在不停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所以优胜劣汰。一个菜或者小吃说它是否正宗可以追诉到很多层面上去,“正宗”二字不仅仅指的是味觉上的正宗,它还代表了制作工艺,还有材料的选取等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肯定是认为正宗的才好吃,但是有的菜的话经过现代的手法改进后的味道更加可口。

根据你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知道同一道菜正宗的你吃过,不正宗的你也吃过,结果是不正宗的更加好吃。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还要去选择不好吃的呢?

但是问题反过来,当你要想真正去了解这一道菜,去探寻这道菜的奥妙、文化的时候我们肯定就要选择正宗的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边境美食家小周哥


如果是去旅游,我会选择正宗。现在基本每个大点的城市都会建有小吃街或者小吃城,里面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可以说,基本不用出门旅游,也能吃到其他地方的小吃。所以如果是去旅游的话,肯定会想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跟在本地的小吃有什么区别,比较一下两者之间有何不同;


但如果只是在自己本地的话,我会选择味道。在没吃过源产地的小吃味道是怎样的时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这个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人们会倾向于选择味道好吃的那家。而基本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饮食结构等都会有些微的差异,好比四川重庆对辣的区分,跟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所以饮食也存在着入乡随俗的习惯,会去主动向当地的饮食习惯进行修改、靠近,去更贴近当地人的口味。

因此,大部分时候来说,我想我会选择好吃,毕竟旅游是一时的,居住才是长久的,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风自空中过


无论是好吃,亦或是正宗,都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民以食为天,饮食服务于人民,同时又靠人民得以生存和传播。

君不见各色美味在传播的过程中,都要因地制宜,适应各地的口味,否则难以生存。美味和正宗都是相对的,要生存,必须满足赖以生存的食客的胃口,然后才有正宗的说法。

就像自家门口的小店,多年以后总觉得只有这间小店才算正宗,虽然味道不怎么出彩,但是期望的就是这个味!


FishTree


两点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正宗是重中之重,很多人慕名前来就是为了这个东西的名气与正宗!不能让客人有所怀疑,品质是关键!好吃稍微次点,但也是不能少的,东西不好吃,别人吃一次就不会再来了,还那来的回头客!

好的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那样才是完美!正宗且好吃的小吃,是不会辜负我们大胃王!




乔小成


首先,小吃是地方的特色,是一个地域最突出的代名词,比方说,一说起肉夹馍,油泼面,就能想到陕西,是最能够直接想到的。说到小吃本身,个人觉得这个东西得分开来说,有的特色小吃很正宗,很有营养,但味道不是那种大多数人能接受了的,不利于传播。比方说,太原的小吃“头脑”。

小吃正宗+好吃,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把地方特色美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