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尛乂丨耐泰达


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由于其价格适中,疗效显著,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几乎没有其它药物能撼动它的地位。在预防心肌梗死方面,阿司匹林确实立下了汗马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心肌梗死不能仅仅依靠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的原理:抗血小板聚集

通过对阿司匹林历经上百年的探究,我们发现它不仅解热、镇痛,还可抗炎、抗风湿,但由于用量太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太高,上述药理作用几乎已经不再使用。现在,使用阿司匹林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它抗血小板的作用,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呈剂量依耐型,75-300mg/日的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聚集,但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却可促进血栓形成,所以,以预防心肌梗死为目的的患者,不要随意加大阿司匹林的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预防心肌梗死,不能仅仅依靠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是在遗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肥胖等多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伴随不稳定斑块形成,在血流的冲击下,随时可能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堵塞冠脉。所以,预防心肌梗死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二是他汀稳定斑块。要想达到预防心肌梗死的目的,还需要加用他汀。其次,还应该控制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控制三高,控制体重,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饮食,适当运动,运动以中等强度为主,每日30分钟,每周5次左右。避免劳累、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冬天注意保暖。多管齐下,才能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使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注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过敏、有过哮喘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易出血的患者(尤其是脑出血的高危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时,注意服用的是普通片剂还是肠溶片剂,普通片剂餐后服药,肠溶片剂空腹服药。否则,会加重胃黏膜损害。

综上,阿司匹林与他汀联用可达到预防心肌梗死的预期,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三高,控制体重,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饮食,适当运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注意是否有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同时根据所服用的片剂类型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


医学莘


大家好!我是小王医生!全军冠心病介入中心副主任医师!

小王医生接触最多的药物就算阿司匹林了;所以非常高兴和大家聊一聊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酶( COX),使Ser-529 和Ser-516 不可逆的乙酰化,从而阻断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100多年前人类发明阿司匹林当时主要是解热镇痛,治疗关节疼痛等疾病;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左右,于是阿司匹林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


阿司匹林因为其强大的抗血小板作用,也被合称为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种药物之一;同时阿司匹林的发明者,因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我们先来看看急性心肌梗死形成的过程,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形成,逐渐引起心脏的血管逐渐形成斑块,斑块越来越严重,导致血管越来越狭窄;这种斑块有不稳定的因素,随时有破裂的危险。

一般这种斑块破裂,血小板马上启动。为防止这种斑块破裂导致的出血,而发挥血小板聚集,使得止血,止血的同时就形成了血栓。


举个例子:比如正常人手破了,为啥按一会就能止血呢,因为血小板参加了止血活动。

阿司匹林,干嘛的呢?就是抗血小板的,简单说就是不让血小板止血。手破了,阿司匹林参与止血是好事情。



但心脏的血管,当斑块破裂的时候,血小板马上止血,可是止血的时候难免形成血块,我们叫血栓。

这个血块就很快会把斑块的血止住,可是同时也把血管堵死了,一堵死就是心肌梗死。

所以说为了不让把血管堵了,就吃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防止斑块破裂时形成血栓,以起到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

那为啥不防止斑块破裂呢?

当然有,防止斑块破裂的就是阿司匹林的好搭档----他汀;

所以预防心梗的最佳拍档就是阿司匹林+他汀。


大家好,我是小王医师,长期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

谢谢您的关注!

谢谢您的转发!


心血管王医生


如果是已经确诊冠心病或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10年ASCVD>10%),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确有预防包括心梗在内的心血管事件作用,但是如果是没有冠心病的心血管中低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并无预防心梗的作用。

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可以通过不可逆地将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通路的环氧合酶1(COX-1)丝氨酸残基Ser 530乙酰化,抑制血栓素A2(TXA2)合成,发挥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主要应用于已确诊为冠心病或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研究发现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能够使严重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血管事件死亡率减低1/6。所以这部分患者确实应该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以启动减少包括心梗在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但是对于无冠心病的心血管中低危人群,即使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盲目服用阿司匹林不仅起不到预防心梗的作用,还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近期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几项研究表明,在健康的老年人中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增加死亡风险,未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反而增加出血风险。即使在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吸烟等其有中度心脏病风险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也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导致大出血的风险增长了近30%。

所以阿司匹林是否能够起到预防心梗的作用,重点是看是否符合应用阿司匹林的特定人群,不应盲目乱服用,否则不仅预防不了心梗,还带来更多的药物副作用问题。


医患家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前阵子,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这样一条消息:

“在睡眠的时候心脏病发作,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但剧烈的胸痛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如果有上述状况发生,立刻口含两片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一点水吞下可以救命,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静候救护车援助,千万别躺下!一个心脏科医师强调,如果每个看到这段话的人,能够转发10份给其他人,至少有一条命将会被救回来……”


那么这条“救命信息”可信吗?阿司匹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真的是个救命神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扒一扒吧。

阿司匹林究竟是何物?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为水杨酸的衍生物,主要有以下作用:


1、解热、镇痛、抗炎


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

2、抗血栓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降低短暂脑缺血发作;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预防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的形成


目前已有超过10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汇总分析表明,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4,血管事件死亡率减低1/6。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CVD)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得到重视。



阿司匹林怎么服用?


对于长期服用的患者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为75-150mg/d,急救时,剂量应达到300mg(25mg 12片,100mg 3片)嚼碎服用。

胸痛发作时,口含两片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一点水吞下这样的做法对吗?



1、胸痛的原因多种多样


胸痛不一定是心肌梗死,也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心肌梗死嚼服阿司匹林是可以救命,但是主动脉夹层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就会送命。

2、“两片”含糊不清

市面上阿司匹林的剂型、规格多种多样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剂量25mg及100mg规格,急救时,剂量应达到300mg(25mg 12片,100mg 3片)嚼碎服用,以便吸收迅速尽快发挥药效。不同厂家的产品,规格也不尽相同,“救命信息”中“两片”含糊不清,剂量也不准确。

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吗?


不是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的,仅建议下列人群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

(1)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 年龄在50岁以上;

② 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③ 糖尿病。

(2)患有2型糖尿病,40岁以上,同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① 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② 吸烟;

③ 高血压;

④ 超重与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⑤ 白蛋白尿;

⑥ 血脂异常。

(3)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① 血脂紊乱;

② 吸烟;

③ 肥胖;

④ ≥50岁;

⑤ 早发CVD 疾病家族史(男<55 岁、女>65岁发病史)。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其引起的出血、消化道损伤。服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若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或黑便等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让医生调整药物。

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损伤随患者年龄和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服药后1~12个月为消化道损伤的高发阶段,为减少阿司匹林所致的消化道粘膜损伤,有下面情况的人应多留心:65岁以上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或出血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和饮酒、服用非甾体止痛药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联合应用螺内酯或抗抑郁药物。



长期吃阿司匹林最好每3个月到医院查一次血常规和大便常规,及早发现出血。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时服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主要因为目前肠溶阿司匹林片外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在饭中或饭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




以上由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广东省药学会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黄雪玉 提供答案!

感谢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珈雯


PSM药盾公益


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首选用药:阿司匹林。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1/3-1/4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心肌梗死机制,各种因素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胶原暴露,在各种趋化因子作用下,血小板聚集,机体启动凝血机制,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完全或部分堵塞血管,使血流减少或中断,引起该支血管供应的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引起相应的症状,当心肌梗死超过40%,引起泵衰竭,死亡率明显增加。

阿司匹林为环氧化酶-1抑制剂,可以抑制血栓烷A2的生成,导致血小板活化失败,最终凝血机制无法完成,血栓形成障碍,使得血管保持通畅。避免心梗的发生。

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

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均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甚至终生服用。

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终生服用阿司匹林。

3、长期服用时建议小剂量:75-150mg/d,常用剂量为:100mg/d。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立即嚼服180-300mg。

4、早上或晚上服用,没有太大差别,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口服。

5、对于阿司匹林肠溶性建议空腹服用,可以有效减少胃内停留时间,避免胃粘膜损伤。

6、对于有轻微出血者,不必停药,但应加强临床观察。

7、对于80以上高龄,若无禁忌症,应坚持服用。

8、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胃肠道刺激者,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9、对于所有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者,均应有专业医生进行评估,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心内科豪斯医生


阿司匹林能预防心梗吗?可以!那我身体没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心梗呢?没必要!

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梗的作用机理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百年老药,经过多年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和首选药物,它作用明确,经济实惠,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药。

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是由于它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阿司匹林能够对抗血栓素A2(TXA2)的生成来一直血小板的凝集,从而达到对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可以贯穿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阿司匹林是一种作用明确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预防血栓的生成和心血管疾病的栓塞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阿司匹林预防ASCVD的适用人群

经常有朋友问,我身体健康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我颈动脉有斑块,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我高血压,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我脑出血要不要吃阿司匹林,对于什么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在临床上是有一系列严格的评估的,因此,不建议私自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梗,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应咨询临床医生,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后再服用。

对于ASCVD的二级预防,即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用多说,遵医嘱长期服用即可,对于ASCVD的一级预防,即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还未发作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主要考虑以下风险因素:

高血脂

糖尿病

高血压(需控制在150/90mmhg以内)

慢性肾病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吸烟

肥胖

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因素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存在一种情况就要吃阿司匹林,具体要不要吃,还是那句话,经过评估后再决定。

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和注意事项

对于ASCVD的一二级预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的情况,一般推荐的剂量在75~150mg/天之间,由于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胃黏膜刺激性,因此一般推荐肠溶片,空腹服用效果最佳,由于是长期服用,早晨晚上服用均可。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出血风险,特别是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药物本身对胃黏膜就有刺激性,同时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同样会对胃黏膜形成影响,因此,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特别注意的风险,在服药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出血风险评估再确定是否用药,用药的前12个月,特别是前半年,应特别注意身体的各种可能的出血症状,如黑便、柏油样便等。还有一些患者服用期间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脑出血等问题,都应多加注意。


李药师谈健康


医学的进步是人类生活的福音。100多年前,一种药物诞生改变了人们的健康,也因其药物的独特作用,被人们称之为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种药物之一,此药物的发明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药物便是我们常见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功效明显,价格适中,成为人们心中颇具知名度的药物。对于阿司匹林现代人仍有许多争议点,但不妨碍它在人类医疗事业上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心梗?”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预防心梗是因为它们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开始仅作为解热镇痛的药物使用,随后人们发现它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目的。看到这里,部分患者朋友可能跃跃欲试,需要提醒的是,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只有在适量情况方能实现,一般人是难以把控其度量的。

重要的一点,想要预防心肌梗死,简单靠着阿司匹林并不能完全达到。心肌梗死的出现是关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内部变得狭窄,斑块生成,随时可能发生血栓,堵塞冠状的情况。想要真正预防心肌梗死,阿司匹林的作用尚不完全,还需要依靠一些他汀药物。两者相互配合,加上日常生活作息的调整,方能真正达到预防心机梗死的目的。

服用阿司匹林应注意什么情况

1. 剂量、服药时间要有所考究

经研究表明,预防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每日50~100 mg(大多推荐每日75 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至于服用时间,现在尚存争议,但是可确定的是,从药效来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2. 避免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阿司匹林与一些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会发生反应,影响身体,因此不可自己随意用药,需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3. 注重病史

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服用者病史,不可以随意服用。

4. 注意并发症

一些人可能会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出现一些并发症,为了预防并发症出现,需要服用另一些药物做好应对,前提是应具有针对性。

5. 做好检查

服用阿司匹林之前,服用者需要做好系列检查工作。服药期间,各项检查也必不可少,若是发现任何健康问题,应及时停药处理。


康爱多网上药店


1.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肌梗死。通常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如过度劳累、激动、暴饮暴食等,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伺机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达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使得被堵塞血管下游的心肌缺血坏死而致。如下图:

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防止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对曾患过心梗的患者,阿司匹林能预防再一次发;对于未患过心梗,也没有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的人,也能够起到预防心梗的作用。2016年《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 》指出,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发生风险。推荐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 75~150 mg/d(常用剂量为100 mg/d)。鉴于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导致内出血,如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建议用药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后使用。

2.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否突然停用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突然停药,会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尤其是曾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等血栓风险高的患者。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因任何原因停药均因慎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

3.偶尔忘记服用阿司匹林怎么办?

单次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足以抑制体内现存血小板活性,偶尔一次忘记服用,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但若连续漏服会导致血栓风险增加。如果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尽量在下一次服药时间按常规剂量服用即可,不需要加倍剂量服药,过量服用可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参考文献:


药事健康


对于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心肌梗死,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为什么呢?

下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明确阿司匹林的作用: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血栓烷素A2,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然后来了解一下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心肌梗死的发生主要是在不稳定斑块的前提下,斑块破裂溃烂,导致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如果血小板血栓没有完全堵塞心脏的供血动脉,就引起不稳定心绞痛以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如果血小板血栓完全堵塞了心脏的供血动脉,心肌细胞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就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心肌梗死的发生和不稳定性斑块儿,以及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为什么说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因为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血栓不易形成。

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不止要使用阿司匹林,还需要使用另外一类药物他汀。

他汀是一类降血脂稳定斑块,抗炎作用的药物。他为何又可以预防心肌梗死呢?前面我们提到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有两个核心,一个就是不稳定斑块破裂,另外一个就是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对于血小板血栓有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聚集,起到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但是对于不稳定斑块儿,阿司匹林却无法起作用。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起到联合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作用。

所有冠心病的患者,都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不可随意停用冠心病药物。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


我是刘医生!

感谢大家左上角的关注!


刘医生驿站


  阿司匹林是一个古老的药物,其最早作为退热止痛药广泛应用在临床,后来发现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它现在更多地被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如果已经确诊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10年ASCVD>10%),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确有预防包括心梗在内的心血管事件作用。但是,如果是没有冠心病的心血管中低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并无预防心梗的作用。

  阿司匹林能预防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表面的血栓烷素合成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力变差,从而发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阿司匹林主要应用于已确诊为冠心病或等心血管高危人群中,但是对于无冠心病的心血管中低危人群,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盲目服用阿司匹林不仅起不到预防心梗的作用,还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阿司匹林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在治病的同时也有导致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的可能性。因此,是否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根据用药的风险与获益进行评估后确定。对于做过造影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外周血管疾病、做过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的人,如果没有禁忌,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没有确诊过上述疾病的人,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要由专科的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当医生评估认为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获益超过风险时,才可以遵医嘱服用。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