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吃拜阿司匹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金麟遇风变成龙


普通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在作用效果上没有区别,因为它们有效成分都是乙酰水杨酸,进入身体后都能与血小板上的粘附因子结合,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都是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患者的常用药。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在制药工艺上的不同。由于服用阿司匹林后,随着其在胃中的溶解,会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可以引起胃炎、胃溃疡,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胃出血,因此后来在制造阿司匹林片时进行了一些改进。

即在普通阿司匹林片的外面包上了一层可以抵抗胃酸的包衣,有了这层包衣的阿司匹林片进入胃中后不会被胃酯溶解,只有当其进入小肠后遇到碱性环境才会溶解出有效成分,从而避免了对胃粘膜的损伤,有效预防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对胃损伤的不良反应。

这种经过处理的阿司匹林称为肠溶阿司匹林,我国在生产肠溶阿司匹林时,要求其在胃中的溶解率不能超过10%,即可标注为肠溶型阿司匹林。而拜阿司匹林是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一种阿司匹林肠溶片,它在胃中几乎100%不会溶解,将对胃粘膜的损伤风险降到了最低,当然价格也就高一一些。

对于普通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在服用方法上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普通型阿司匹林一般要求与进餐同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目的是利用胃中有食物尽可能减少其与胃粘膜的直接接触,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而拜阿司匹林需要在早晨空腹或是晚间睡前服用,由于胃中没有食物或食物较少,可以使其快速通过胃而进入小肠尽快发挥作用,这也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普通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相对明显副作用,一般建议,随餐服用或餐后马上服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片剂外层包裹防酸剂,经过胃部时不易崩解,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进口货,在胃部崩解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最大限度提高药效,建议晨起或者睡前服用,一般每日一片剂量。价格小贵一点点。

吃拜阿司匹林,和吃其他阿司匹林一样,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阿司匹林类药物,是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常用药,一般长期服用,不许随意停药。但是老百姓俗称“是药三分毒”,就这么一直吃下去?!不行吧…

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了医生曾经下的医嘱: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一般一年为周期,谁还能记得?如果没有异常,谁会特别主动去?……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不够、能力差,这是服用阿司匹林类药品现存的突出问题。

日常

要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皮肤出血点等情况。因为阿司匹林类药物抗凝血,也就是限制血小板聚集进而防范血栓。但在出血的情况下,往往就会给凝血功能设置障碍。所以,要观察上述情况。

复查

坚持去。一般检查凝血功能、心肌、肝肾、血脂、血粘度等等,三甲医院费用约七八百元。一年花七八百,可以防范隐患,另外也算是一个小体检,划算!

更多贴心科普,尽在辽沈名医!


辽沈名医


拜阿司匹林的商品名为拜阿斯匹灵,通用名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它与普通阿司匹林的最大区别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中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中溶解,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服用阿司匹林应注意服用方法、胃肠道反应和出血。

1.吃拜阿斯匹灵应特别注意服用方法:饭前用适量水送服。因为肠溶制剂如果在餐后服用,会增加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药物有可能在胃内就被吸收,会增加胃肠道刺激。

2.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所以,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应特别注意各种胃肠道副反应,早发现,早治疗,可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实在无法耐受,可以考虑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或将阿司匹林肠溶片换成氯吡格雷。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引起出血,所以应注意监测出血相关指标。定期复查血常规、查凝血、大便常规,凝血和大便常规是早期发现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如果凝血功能异常或大便潜血阳性,应格外注意,及时就医。患者平时应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如果呈现黑色,有可能发生胃肠道出血,应及时就诊。


我是临床药师婉婉有仪,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临床药师婉婉有仪


段医生答疑在线🔑拜阿司匹灵与其他阿司匹林的区别🔑

拜阿司匹灵,药品名“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进口药,与普通的阿司匹林(国产药)相比较,因为每片剂量、制剂不同,作用有差别。

一、阿司匹林每片所含的剂量不同,治疗的疾病不同

(1)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预防血栓性疾病时用量75~100mg,如心梗、脑梗等;用于急性血栓性疾病发生时,剂量用到300mg,每天一次。

“拜阿司匹灵”,每片剂量100mg,发挥此类作用。

(2)阿司匹林还具有退热、镇痛作用,用于发热,也用于缓解轻中度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用量每次300~600mg,每天服用3次,短期应用。

普通阿司匹林,如果小剂量(≤100mg)用于抗血栓,大剂量(≥200/300mg)用于退热镇痛。



二、发挥相同作用的阿司匹林,拜阿司匹灵与其它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同。

(1)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它的肠溶制剂,具有抵抗胃酸的作用,使药物在胃内不溶解,进入肠道溶解,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拜阿司匹灵为肠溶制剂。普通阿司匹林有普通片剂、肠溶制剂、缓释制剂、肠溶缓释制剂,普通片剂的对胃黏膜的刺激最大,缓释片其次,肠溶制剂、肠溶缓释制剂最轻。



三、服用“拜阿司匹灵”的注意事项:

(1)服药方法: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最佳服用时间是晚上睡前,长期规律服用。

(2)注意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出血等,因此,在用药期间应该密切观察。

(3)剂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虽然普通的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主要成分都是都是阿司匹林,但是二者区别很大。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在人体内吸收的方式不同,因而导致对胃的刺激不同。

阿司匹林最早应用于解热镇痛、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后来人们发现小剂量(75-150mg/日)阿司匹林能够抗血小板聚集,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不过阿司匹林最大的缺点是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匹林后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胃黏膜出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著名制药公司拜耳公司研制了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这就是“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每片100mg,这个药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不溶解,几乎不被吸收,只有在进入肠道后碱性环境才被溶解吸收。因此就就大大减少了对胃黏膜的刺激,相应的不良反应随之减少。

服用拜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有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朋友

尽管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在胃吸收,但是由于这种药物本身的特性,阿司匹林在小肠内吸收体内后,仍然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胃黏膜,对胃粘膜产生一定损害。因此当有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部疾病时,一般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而是建议服用对胃粘膜刺激较小的氯比格雷。

阿司匹林抵抗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在规律服用拜阿司匹林、降血脂等药物时,仍然发生了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出现这种情况下提示这部分人可能存在着阿司匹林抵抗。就是这部分人对阿司匹林不敏感,阿司匹林起不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这时需要通过化验一些指标来确定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明确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时应联合或者更换其他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阿司匹林过敏

尽管这种过敏出现的较少,但仍有少部分人存在阿司匹林过敏现象。主要表现为眼睑等部位的水肿或者皮疹。这时应及时暂停阿司匹林,更换其他药物。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广大网友,不少患者因病情需要,比如冠脉介入手术后,需要同时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这种情况下发生胃黏膜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需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现大便发黑。如有明显胃部不适或者大便发黑,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需要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出现了胃黏膜出血。

大家好,我是医学博士苗医生。感谢大家的支持!喜欢的话,可以关注、点赞。


医病医人苗医生


阿司匹林肠溶剂型与普通剂型最大的区别是:对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不同

阿司匹林不仅可直接损伤胃黏膜,还可阻断COX-1间接损伤胃黏膜。普通剂型阿司匹林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分解,会加重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所以普通阿司匹林的口服时间建议选择在餐后,这样可适当保护胃黏膜,减少胃肠道刺激。

近年来,随着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的推出,普通阿司匹林基本已被取代。由于拜阿司匹灵外壳可抗胃酸分解,进入肠道后才分解,故拜阿司匹灵大大减少了胃肠刺激,提高了慢病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耐受性。

注意事项:服药方式、服药时间、禁忌症

需要注意的是,拜阿司匹灵由于其外壳的保护作用,服用是不可掰开或嚼碎,损坏外壳后,就失去了保护作用,与普通阿司匹林没有两样,同样会加重胃黏膜损伤。

拜阿司匹灵口服到血药浓度达标需要3小时左右,建议患者最好睡前服药,原因有二:(1)夜间休息时,人体活动减少,血压降低,可减少拜阿司匹灵的出血不良反应;(2)由于拜阿司匹灵从吸收到血药浓度大峰需要3小时,一般中老年人早晨6-7点起床,服用拜阿司匹灵后大约9-10点才会起效,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为早晨6-10点,如果早晨服药,到药物起效时,基本已错过危险时间段。所以,建议睡前服药。


其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功能不全、有胃肠道溃疡、既往有阿司匹林诱发哮喘发作的患者,是不能使用阿司匹林的。所以,即使是小小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也是需要专科医师评估后,才能用药。不要擅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