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用户64869186230


为什么成北宋灭亡罪魁祸首,因为王安石变法,最后助长了腐败。

公元1067年年轻的宋神宗上任,掌握大宋全权后,在权力巅峰这个年轻人俯视着自己的国家,发现仅仅108岁的北宋王朝变得步履蹒跚,如同肥胖病人,活力越来越小。

常年的和平岁月,让北宋人口大幅增加,开支也变得日益巨大,官员军队臃肿严重。

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宋神宗显然不愿国家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于是对大臣们说道,“天下弊事之多,不可不革。”

那么谁能承担改革重任呢?在他眼里非王安石莫属,作为志向非凡的人,宋神宗和王安石两人可谓惺惺相惜,早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上过万言书,期望变革,但最后石沉大海。

而这次面对年轻皇帝抛来的橄榄枝,无疑让王安石有久旱逢甘露之感。 两个同样血气方刚的人碰到一起,必然会做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理想现实大相径庭时候,改革就是错误。

王安石变法,目的是改变国家现状,但令王安石没有想到的是改革不但阻力重重,最后还一败涂地,不但大小官员都反对,就连百姓也集体上访闹事。

而倔强的王安石还是坚持改革,他认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当事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在他看来老百姓暂时利益受损是为日后利益增加。

但他怎么也不想会想到一场好心的变革,居然变成腐败的根源。 就举一个案列就可以看出。

青苗法:改革措施之一,目的是让老百姓在春天青黄不接季节,能够吃到粮食而设,当时百姓为度过春荒,没有粮食就会去地主家借粮,到有收成的时候再加倍偿还。

为了保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青苗法改革由国家代替个人来完成,利息比地主要低,本想着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应该是一举两得。国家收获利息,人民得到实惠。

哪知道实施起来却完全是南辕北辙。

王安石看来国家以较低利息给人民好处,这是善政,可经过中间官员层层剥削,实际到手利息居然比地主给的还高。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可是这又是国家强制命令,这一行为居然成了官府垄断的生意,老百姓不能向地主借,只能向政府借。

而政府通病就是行政效率低下,一层一层审核后,粮食来老百姓哪里时候,真正需要的百姓早就饿死了,没饿死的也因为利息过高而变成了被剥削者。

王安石的变法最后演变成了国家垄断的商业行为,在官官相护的是官员环境下。自然而然就造成了腐败。

百姓负担没有减轻,官僚反而赚得盆满钵满。王安石在如此情况下,都还没警醒,反而继续扩大法律的变革。

他用强制手段,规定每年必须借出的数量,这样一来地方官只得硬性摊派,许多原本不需要借贷的百姓,也被强行要求借贷。

我不想借,你还非要借我,这个时候老百姓受不了了,更加苦不堪言。 而官员们面对这一政策福利群体高呼啊,好政策。

于是无数贪官们借着推进新法为由,为朝廷完成任务为己目的,明目张胆的吞噬百姓的财富,从中获取暴利。

王安石变法,让民怨沸腾,国家财政收入也没得到增加,反而便宜贪官污吏。

腐败日益猖獗,其实并不是王安石的初衷,但也与他脱不了干系,最终的失败只能说王安石考虑不周,要知道变法是阻挡不了贪官罪恶的双手的,他们不怕改革也不怕不改革,只要有事情做他们总能雁过拔毛,获得利益。

天真的王安石以为自己的出发点和所作所为都是好的,可他最终没有玩过深谙腐败之道的贪官,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北宋官场引发了一场全国性腐败开始,最后北宋腐败之风越演越烈,全国上行下效,掏空整个国家。

一个被掏空的国家,在外来势力的轻轻一推之下,就此轰然倒地,王安石也成了北宋灭亡的罪人。


阿斗不傻


到宋神宗时期,北宋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虽然有过一度繁荣,但由于内部机构臃肿,人满为患,外部辽国、夏国不断侵扰,军费开支陡增,加上花钱买和平,每年要向辽、夏支付高额赔款,导致财政空虚,人民生活困苦,许多走投无路的百姓甚至揭竿而起,四川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暴发在这一时期。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熙宁二年(1069),年轻的宋神宗为了摆脱困局,起用王安石,推行了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王安石远见卓识,颁布推行了一系列破除弊端、发展生产、增加税收、提升军备的政策,也是对症下药,颇见成效。然而,为什么史书中很多地方记载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一、王安石的观点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太过激进。宋朝以儒家思想为治理国家的思想法宝,儒家讲究谦让、中庸,如果太激进,就会被扣上离经叛道的罪名,而王安石却在变法前后,提出过惊世骇俗的“三不足”狂言。熙宁三年(1070)春,作为翰林学士的司马光,给谋求馆职的一班朝臣初拟了一道“策问”题,内容就是王安石的“三不足”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司马光希望参考者辩驳一下这一离经叛道的“怪论”。可见,当时许多人对王安石的议论十分反感,因为这些言论是为推行变法进行思想铺垫的,所以在后来推行变法中,反对这些言论的官员,反对他变法主张的态度异常坚决。

二、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贵族士大夫的利益。王安石变法中,有一条变法政策就是打击地主们的土地兼并。但是,贵族和士大夫中大地主多如牛毛,打击土地兼并就是抽空他们的钱袋子,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王安石虽然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载,但他深谙王道而不通权变,深知国弊而不懂“官箴”。变法乃是一种利益的重新调整,必然伤筋动骨,他急于事功而又不能因势利导,结果犯了众怒。贵族士大夫不乏对祖宗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但侵犯了谁都会刺猬般反戈一击,因此,这些锦衣玉食的士大夫结成牢固的利益集团,哭爹喊娘向宋神宗告御状,欲置王安石于死地。

苏洵以王安石面垢不擦,衣垢不浣,一年四季不洗澡,而作《辨奸论》一文,断言:“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苏洵因此在朝野暴得大名。谏官陈瓘甚至说:“寻常学者须知得王安石一分不是,即是一分好人,知得王安石十分不是,便是十分好人。”这些人和这些骂声,不过是反对和攻击王安石变法的冰山一角而已。所以,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罪魁祸首的记载,真是随处可见,多得很。

当然,也有说话公允的评价,比如,黄庭坚。黄庭坚也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对王安石却是欣赏和敬佩的,他在《跋王荆公禅简》中说:“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帝国的脸谱


看到这个问题,再想起《百家讲坛》某教授尊司马贬安石之说,不禁想为介甫同志击鼓鸣冤。把北宋灭亡的罪魁帽子扣在王安石的头上,其用心,比起安给岳飞的“莫须有”罪名有过之而不及。

从《清明上河图》说起。

现在称为国宝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盛世危图,描绘了宋徽宗时期首都汴京的城门街市景象。作者张择端那时还不算太有名的画家,因此,这幅图根本就没让文艺青年宋徽宗看上眼。既然没看上眼,自然对其中寓含的危险也没有得到任何警示。从这幅画,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繁荣。

这么繁荣的经济景象,按理说北宋的国库应该非常厚实才对。可事实上恰恰相反,北宋的现状偏偏就是民富而国贫。为什么呢?因为财富都在以大地主为代表的“士族”手中。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与“士”夺财,而不是与“民”争利,因此,这次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极力支持,更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士人极力反对。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因为王安石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靠什么反对,靠的是阳奉阴违,靠的是处处制肘,靠的是李代桃僵。最后,士族把祸水引向了普通百姓,让“猪请羊吃饭,结果驴买了单”成为现实。

第二,警备松弛。

首都,应该是警备工作做得最好的地方。可是,从图上可以看出,防火的塔台和进出的城门没人值守,而差役兵丁们坐在衙门口打瞌睡。是什么让这些本应枕戈待旦的兵士如此懈怠?是因为大宋天下太平,真的无仗可打吗?

曾记否,从大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开始,天下就没太平过,每年堂堂大宋还要给大辽送岁币银两买平安。这种情况下士卒还有心情打瞌睡,还有两排军营被改成了饭馆,说明政务军务荒废到何等程度,这些,究竟是谁人之过。

第三,官民对立。

宋江、方腊起义的事情就不说了,咱们还是说清明上河图的事。在城门边,税务官漫天要价,导致货主们纷纷不满,甚至惊动了城楼上的更夫在看热闹。这说明,北宋的冗税制度何等随意,这难道又跟王安石变法有关?

还有,文官与武官在桥上争道也是一景。这说明什么,说明北宋的重文抑武的文官制度已经不合时宜。要是在五代十国,哪有文官敢跟武将争道呢?

回看王安石变法。

《清明上河图》作于宋徽宗时期,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神宗时期,中间隔了一个在位15年的宋哲宗。也就是说,从王安石变法到宋徽宗继位,也就是二十年上下的事。

这次变法的目标是什么?是发展生产,是富国强兵,是以充实国库、整顿军备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如果这些改革法案能够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北宋应该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而不是走向灭亡。

可悲可叹的是,不愿被人抬、不愿坐轿的王安石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团队里,时不时还有因利变节之人。介甫为什么总是一个人战斗,就是因为大多数官僚以一己之私为重,从来没有想过先有国后有家的道理。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奶酪分一块给国家,最终整块奶酪都被金人抢了去。

王安石变法确实失败了,因为宋神宗死了,因为他没有争取到更多士族的支持。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复出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废新法,不管有用的没用的,只要是王安石主张的,一切都不能留。于是,不到二十年,人们看到的就是《清明上河图》所绘之景象,看起来国泰民安,实际上千疮百孔。

如出一辙的案例。

张居正在万历年间组织的变法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基本一致,都是国家积贫积弱,都是外患未平内忧填补,都是大地主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于是,张居正毕十年之功,将大明朝的危楼进行了堵漏修缮,出现了暂时的转机。

坏就坏在一帮猪队友身上,在张居正去世后,立即进行了反攻倒算。这帮人打着祖宗的旗号,把大明朝重新推进了火坑。而张居正的所谓考成法、一条鞭法刚刚收到奇效,就被完整地扼杀了。按照这则问题的逻辑,是否又要把大明朝灭亡的罪责扣在张居正的头上呢?

虽然王安石有王安石的问题,张居正有张居正的问题,但是,站在忧国忧民力行改革的角度上,这两人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贤相。


军缘鑫播客


分析一下北宋灭亡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

\n


\n

一、我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至少,我自己认为我是。


曼朱砂华一夜美三分钟去除眼袋 眼霜

\n


\n

二、我认为历史可能90%以上是假的,至少,历史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需要编写的。

\n


\n

三、一个昏君的灭亡,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在于他自身,而不能归因于女祸、奸臣(女祸、奸臣的产生,是因为昏君的出现,而不是相反。这里的因与果的关系不能搞反)。但是,一个王朝的灭亡,又不是仅仅因为一个昏君出现,就导致了灭亡。

\n


\n

一个王朝的立国者,多为雄才大略。新王朝建立之后,必然要借鉴前朝灭亡的教训,制定一系列安邦定国的大计。象如何安民,如何立君,如何选择大臣等,都有一系列成法与规定。

\n


\n

也就是说,即使有昏君出现,也让他做不成昏君;即使有奸臣出现,也让他做不成奸臣。

\n


\n

以上是开始分析的前提。

\n


\n

攻击请攻击以上前提。前提错了,文章也就不成立。

\n


\n

北宋到了王安石时代,遇到了很多困难。

\n


\n

皇帝很年轻,想有所作为。

\n


\n

王安石认为得变法。



\n


\n

司马法认为不能变法。

\n


\n

就这个情形分析,很显然,王安石更容易得到想有所作为的年轻皇帝的支持。

\n


\n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思路是,不需要做大增量,只需要进行存量调整,由不会“理财”变得会“理财”,就可富国强兵。

\n


\n

司马光则认为,这是胡搞。世事艰难时时都可能遇到,但只要坚持千百年来已证明行之有效的“道”,就可以应对世事的波动。不能因一时的波动而更改万世之良法。

\n


\n

王安石与司马光两派势不两立,今天你来搞一搞,明天他来搞一搞。

\n


\n

后来,皇帝更替为宋徽宗,当皇帝时也很年轻。

\n


\n

慢慢地,王安石变法派的重要人物蔡京得到了宋徽宗的重用,司马光派遭到大清洗。于是变法大行其道。

\n


\n

只可惜,历史证明,宋徽宗是个大大的昏君,蔡京之流是大大的奸臣。

\n


\n

大昏君遇到大奸臣,又坚决进行变法,真是国家不灭亡都不可能。

\n


\n

后来,徽宋的儿子赵构做了南宋的皇帝,大臣如秦桧也不能说他不奸,国家之弱不能比北宋,金国并了辽、北宋后不能不说更强大,但终金国之世,不能灭了南宋。为什么?

\n


\n

南宋不再搞王安石变法,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n


\n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与北宋灭亡有这么大的关系呢?

\n


\n

王安石变法被称为“三不足”变法,他们明确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n


\n

王安石变法到底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这里不做评论。

\n


\n

但有一点应明确,即使在当世,也有司马光等大家坚决反对。后世对它的完全肯定,是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需要讨论。

\n


\n

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一法宝传到了宋徽宗、蔡京之流手里时,我们可以想见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n


\n

宋徽宗与蔡京之流用他们的穷奢极欲,向后人们宣示了什么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n


\n

历代开国之君,他们往往出身民间,尝遍、闻遍人间疾苦。他们能成为一代雄主,说明他们都有雄才大略。

\n


\n

他们建立国家后,借鉴前朝亡国经验,他们不可能不想到,他们锦衣玉食的后代,很可能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就是昏君辈出。



\n


\n

如何保持富贵延续,他们必定要制定一些祖宗之法,做不到“祖宗之法”的皇帝,是不称职的皇帝,是要被替换的。

\n


\n

如果出来了一个三不足变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那后辈昏君一定是极为欢迎的。

\n


\n

如此以来,昏君与奸臣还会怕什么?

\n


\n

尽情地胡作非为、穷奢极欲好了。

\n


\n

昏君与奸臣们怎会不大力支持“三不足”变法呢?

\n


\n

如此以来,国家不是发生农民暴动,就是被外族灭国。

\n


\n

因此,北宋的灭亡很可能与王安石变法关系很大。

\n


\n

世界上相互联系的,因此,得出这个结论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n


\n

世界又是多角度有,因此,这个结论又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一夜美去眼袋专家


在《宋史·王安石传》中记载了一段朱熹对于王安石的评论: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朱熹认为,王安石的文章是第一流的,能以教化天下,拯救苍生为己任,这也是不错的。不过,王安石有功,更有过。

过错之一,在于太重视经济与军事。

在古代中国,相比道德教化,对于经济,对于钱财并不是很看重。王安石则把经济指标当成是考核地方官的重要标准。这就使得全国官员人人趋利。朱熹认为,这就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而过分看重军事,则会引发战争。在朱熹看来,原本西夏已经没落,对宋朝已经构不成大的威胁。可是王安石变法有一定成效后,偏偏鼓动宋神宗发动对西夏的战争,结果损耗民力,国库空虚等等。

过错之二,打击忠臣,引进小人。

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启用了一批新人。这些新人中大都是急功近利之辈,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把那些反对新法的旧党统统赶走。从而使得朝廷分成了新旧两党,斗争很激烈。

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也使得新旧党争的危害变得更大。神宗时期新党执政,旧党靠边。高太后垂帘听政时,为了掌控权力,扶持旧党排挤新党。等小皇帝哲宗继位后又大力清扫高太后的势力,引进新党。等到宋哲宗去世之后,向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又上台。等向太后去世,宋徽宗亲政,新党又当台。

于是,北宋最后的数十年间,国家高层就陷入了彼此党同伐异,争斗不休的困局。

在朱熹看来,党争是北宋灭亡的最重要原因。而开启党争祸端的,就是王安石。像崇宁、宣和年间执掌天下的蔡京,那就是王安石的门徒。

从某个方面来说,朱熹说得有道理,但是,对王安石也太苛刻。我们不能把党争的罪过,强加在王安石一人头上。像王安石的大对头司马光,在清党方面的手段可比王安石还要狠辣。朱熹却把司马光当成圣人。

原因也很简单,朱熹本人就是旧党后人。而编写《宋史》的学着又是朱熹门人。他们自然为了自己学派的利益说话。


叶之秋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北宋的灭亡不能只归罪于王安石,相反,王安石为北宋至少延寿了30年。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著名文学家,改革家。他历经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五位君主。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之一----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当时正是北宋中期,北宋面临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局面。

政治上,一官多职,官员常常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

军事上,强干弱枝,有一百多万的中央禁军,而边防则十分虚弱,军队战斗力低下,军备废弛

经济上,官僚队伍和军队庞大,造成财政的巨大负担,而地方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豪常常逃避交税,更加重了财政的负担,王安石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担起了变法的重任。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他的改革思想是十分先进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他充分意识到了“开源”的重要性,主张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经济方面,他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军事方面,他整顿军队,并推行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法;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主编《三经新义》为新教科书,强调经世致用……

这些做法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神宗年间,国库收入可供国家二十年的财政支出,彻底扭转了北宋长期以来的”积弱”局面;而军事上,改善了武器的质量,裁减了许多战斗力低下的士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文化上,为国家招揽了许多使用的人才,提高了官员的质量.

变法的成就既然如此之大,为何王安石还是被诬陷为北宋灭亡的罪人呢?

第一,变法推行的过急过快,超出了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

在1069(熙宁二年)年到1073(熙宁六年)年的短短四年间,王安石颁布了大量的改革措施,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这是其改革受到时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反观我国今日的改革开放,这是经过40年循序渐进的结果,可见,改革操之过急是十分危险的

第二,用人不当,导致改革措施执行出错

他的用人原则是只要支持新法,就可以被任用.他所任用的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大多表面上支持新法,实际上心怀鬼胎,甚至歪曲新法的原意,再加之地方官员贪图私利,歪曲新法,导致民众负担增加,民怨沸腾,为改革增加了大量的阻力.

第三,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激烈的反对

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他的改革遭到了以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人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大大增加了新法推行的难度.

第四,最高统治者的动摇

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张居正变法时,皇帝年幼,他独揽大权,改革自然很顺利. 宋神宗本来是坚定地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但是由于太后以及许多大臣的反对,宋神宗最终动摇了,这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正是这些阻力导致了变法的失败,而哲宗时期,司马光当政时,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变法演变为朋党相争的工具.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王安石的改革成果有一部分(水利工程,财政收入,军队战力)被保留了下来,至少为北宋延长了30年的寿命, 而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只是保守派的夸大而已。

欢迎大家的批评,我是鸿都进士,记得关注我哦!


鸿都进士


把王安石说成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肯定是冤枉了他。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也和他个人执拗的性格有关!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玩的国学节选本人的一篇旧文,论述之。

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北宋立国已逾百年,表面繁荣的背后实则暗流汹涌。北宋奉行享乐主义,但朝廷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危机,人多钱少的局面一直困扰着北宋朝廷。用当时的财政部长韩绛的话说,就是“百年之积,惟存空簿”,朝廷眼看就要喝西北风而破产。此时,改革像一把拉开的弓,随时处于发射状态,而作为经济“鬼才”的王安石,被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一系列旨在通过发展生产、生财理财,以求富国强兵的改革。

从熙宁二年开始,王安石密集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若干新法。但是,王安石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原来为民谋利的新法,在执行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从安民到害民,一字之差,无数百姓生灵涂炭,这是理想主义者王安石所没有想到的。但是理想主义者只关心整体,不关心局部,只关心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而不顾及其他。王安石相信目的正义是终极的目标,而不去关心手段是否正义。因此,尽管王安石承受着来自朝野上下的压力,他决心排除万难把改革进行到底,纵然前路漫漫,但他将“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安石的智商惊人,但情商实在不咋地。有一个理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80%。这未必科学。但我们知道,智商决定了人能不能做事,而情商则决定了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理想主义者王安石是个特别简单的人,就像大熊猫永远拍不成彩照一样,他的世界是黑白二元色,他的价值判断只有好和坏,是典型的直线思维。他和他的改革团队是正义的化身,除此之外,都是反正义的一方。在这种“非黑即白”思维的指导下,王安石秉承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反对派及中立派实施残酷打击,从而开启了宋代腥风血雨的党争的序幕,北宋朝廷成为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决斗场。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和王安石同样执拗的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至宋徽宗时期,以蔡京为首的一帮宵小又打着变法的旗号,尽废旧法,到南宋又重回保守路线,反正是有宋一朝,路线一直摇摆,政策朝令夕改,在无休止的内斗中耗尽了北宋的元气,以至于“宋人议论未定,而金人已过河”。

这种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严重影响了王安石的改革团队建设,逐步让王安石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改革的道路上,他成了孤家寡人。伟大的人物都是孤独的,所谓高处不胜寒,但是一个伟大人物在政治上没有坚定的支持者,可以想象,他的改革将是多么举步维艰的过程。

随着改革的推进,王安石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与王安石英雄惺惺相惜的司马光,屡次在皇帝面前为王安石说话的韩维等一帮道德文章皆有可观的朝廷重臣,集体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直至王安石遭罢相而将新法全部废除。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安石在官场多年,不仅未能形成稳固的家族权力同盟,反而王安国、王安礼等一帮亲兄弟也是不遗余力地反对他,甚至连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学生郑侠,也在关键时刻上《流民图》,给王安石以沉重的打击。至于自己提拔上来“坚决拥护”变法的能人,如吕惠卿等,也是在关键时刻背后使绊子,意欲置王安石于死地以取而代之。

王安石像游戏“暴力摩托”中的车手,要时时防范来自各方的攻击,孤立无援地在改革的道路上艰难狂奔。一边是道德文章名满天下的朝廷重臣,一边是固执的王安石和同样固执但在路线上摇摆不定的宋神宗,率领的一帮来路不明、心术不正、处心积虑为自己谋私利的所谓一帮能吏。如此鲜明的实力对比,让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成为必然。

识人不明的北宋政府CEO

人才是第一资源。宋神宗是北宋王朝的董事长,而王安石是CEO,自然应该懂得人才资源的重要性。而人才当以德为上,才干辅之。但王安石提拔上来的一些人,实非真心变法之辈,而是借着王安石提供的平台,行以权谋私觊觎高位之实。目光如龙的王安石还是犯下了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错误。他高举GDP考核的指挥棒,提拔重用对新法拥护并严格执行的地方官,导致基层官员为了一己之私利,要么弄虚作假,要么运用专政权力,以推行改革之名,对百姓进行更加严酷的压榨和剥削,从而导致新法完全走样。恰如后人评价的那样,“法非不良,而吏非其人”。这就是理想主义者脱离现实而动机至上的悲哀。

站在云端的王安石看不到现实,也不相信现实。他是一个极为自信而且固执的人,他不相信任何人,甚至不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觉。自己推行的新法,是为了富国强兵,改变国家多年来积贫积弱的现象,减少对百姓的剥削,而且很多措施在自己做地方官的时候,都试点推行过,效果很好,改革措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他不相信新法会变成那些大臣口中的害人之法。新法推行之后,国库丰盈,这一点神宗皇帝很高兴,这也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全国人民“喜大普奔”,真心拥护一片和谐。固执天真的王安石一定是没玩过“COPY不走样”的游戏,他不知道歪嘴和尚念歪经的道理。君不见201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全国各地上报的GDP总量超过国家统计局的全国总量3万亿。所以说,数字作假不是从现在开始,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各级官员已经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王安石是个伟大的改革家,他天不怕地不怕,为了改革,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提出了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三不足”理论,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虽然这些是否真为王安石所说,至今仍有争论,不可否认,这些话确实符合王安石的性格逻辑,体现了他誓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毅力。天变以及祖宗之法本来就没有不可改变的道理,但是“人言不足恤”,却是极其危险的。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舆论是社会公器,是社会的守夜人,但王安石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把朝廷内专门负责监督的都察院官员全部换成自己的一帮人。现在我们用脚都能想到,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逻辑是多么的荒谬。以王安石的智商,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但是为了顺利推行新法,王安石再也听不进不同的声音,或者说,他已经不准备听任何关于新法害人的指责了,取而代之的是“哪来的异端,一棍子打死”。


好玩的国学


胡说八道,史书是胜利的守旧派撰写的,完全是一股酸溜溜的栽赃。北宋的灭亡,早在宋太宗、甚至是五代的后晋时期就已经埋下根了。因此可以说,北宋最终的灭亡,恰恰是守旧派阻扰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北宋的灭亡,和西晋王朝类似,是被北方游牧族所灭的,这个是大前提。北宋时,中原王朝的北部屏障--燕云十六州已经被辽国窃取。而北宋终其一朝,也未能夺回幽燕之地。因此,北宋一直暴露于北方的威胁之下。而宋都开封,距北地太近,又无险可守。加之宋朝重文轻武,内强外干。这才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王安石的变化,则是基于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进行调整,强军富民,涵盖面极大。触动了既得利益阶层的权益,最终失败。如果王安石变法可以成功,那么其影响力绝对可以媲美秦时商鞅变法。北宋也不至于那么早亡,甚至历史都可以改写。 而毁谤的“宋亡于王安石”之流,则是典型的嘴炮,既没有为苍生出力,反而颠倒黑白。道貌岸然,何其可耻?


苏绽


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王安石是北宋最大的奸臣。

北宋的政治斗争主要是皇权和士族阶级的斗争,宋神宗王安石变法,主要目的是想削弱士族阶级利益,搜刮民富充实国库国库。王安石的新法乍一看挺好,但实际根本不合理。

这世上很多事都是这样,打着崇高名义的旗帜的,干的可能是伤天害理的事。保马法和青苗法搞的民怨沸腾,严重动摇了北宋底层的社会根基。有问题不要紧,改就是了。问题恰恰是王安石根本不听取别人意见,谁提意见整谁,把新法变成他排斥异己的工具,所做所为完全是要把持朝政的权相。南方民间把猪称为拗相公暗指王安石,可见其施政之愚蠢。

但实际中国历朝历代灭亡的最大祸首都是皇帝,奸臣实际都是皇帝的白手套,王安石也不例外。这种家天下的专制制度才是中国两千年王朝不断更迭的根本原因。合理的政治制度才是国家强盛不衰的基础,大英帝国是很好的例子。


做梦撅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安石的确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南宋朱熹曾对于王安石有过一段评论: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王安石变法革新是为了“富国强兵”,而且首要“富国”。也就是给皇帝找钱。所以他的政策是基于如何给政府捞钱。很多法出发点就是与民争利,而且在具体实施上造成很多技术性失误甚至是“杀富济国”。虽然短时间为帝国积累了一定财富,但却失去了多数人的民心。

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启用了一批新人。这些新人中不少是投机分子,基本属于有才无德之辈。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王安石利用这批人将反对新法的人士赶走。为日后朝廷造成新旧两党打下了基础。王安石用人一直遭诟病,这些人后来不仅对他落井下石,而且搅合的变法之争变了味道,成为党争。

宋神宗时期基本是新党执政,旧党靠边站。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垂帘听政,旧党上台,尽废新法,新党遭受打击。宋哲宗亲政后又引进新党清扫高太后的势力,打击旧党。宋哲宗去世后,向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又上台。但向太后去世,宋徽宗亲政后,新党又当台,彻底清洗旧党。

所以自熙宁变法到靖康之变的北宋最后的数十年间,两党之争都变了味,不再是为了变法不变法,而是为了权力和党别赤裸裸斗争了。尤其新党的蔡京等人后来执掌大权后对司马光等所谓的“旧党”大清洗,将宋仁宗以来的政治文明彻底摧毁。这些斗争的源头王安石本人脱不了干系。

因此在朱熹看来,党争是北宋灭亡的最重要原因。而开启党争祸端的,就是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