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一旦涉水、泡水,车主会触电吗,看完你可能不信

前不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在网上也引发了一轮的大讨论,首先,因为不管是私家车还是公交车货车,都爆出过自燃的新闻。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不安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新能源汽车一旦涉水或者是泡水的话,那么电池会怎样呢?接着往下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一旦涉水、泡水,车主会触电吗?看完你可能不信。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涉水性能会比传统的燃油车还优越。经常下暴雨的沿海地区的朋友,应该会发现不少的两轮电动车在水里还能骑行,这是因为电池能承受短时间的泡水和涉水。具体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实验。事实上,对于电动车电池的防水要求,国家有相关的规定,质检总局曾经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及实验方法》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电池的要求和实验需要达到的性能。大家都知道,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能比淡水的导电性能都要好很多,该标准就提出了对单体电池和模组用氯化钠溶液进行浸泡试验,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将其浸入3.5%的NaCl溶液两小时,同时将电池整体浸泡,观察1小时;模组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浸入3.5%的NaCl溶液两小时,同样也是让溶液完全浸泡电池模组,接着观察一小时,这样的要求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极端条件的测试了,一般涉水的新能源车,会很难遇上实验中的外部环境。


再有,正规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在出厂后都是完全封闭式的结构,短时间浸泡在水里也不会发生电池原液的泄露。电池生产厂家也会做好相关的安全测试,为检验电池组的防水性能,他们把电池组浸泡在水中24小时,接着会严密监测电池的放电指标等数据。所以,新能源汽车一旦涉水,很难发生漏电、触电的现象。此外,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对电解液的纯度要求极高,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不允许有任何杂质液体渗透进去的。因此,外部的水短时间几乎不可能进入电池内部,并造成电器短路,从而威胁到驾驶人的安全。而且,衡量新能源电池防尘防水性能有一个指标叫Ingress Protection(侵入保护),简称IPXX,第一个X代表防尘等级,第二个X代表防水等级。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组防护级别大都达到了IP67级以上,这个级别的防水能做到一米水深半小时不出问题。这里的一米水深不是路面水深,而是没过电子设备的水深,这个水深基本上可以说是将车辆整体泡水了。但是,泡水的时间也有一个极限,据统计,有车主的新能源汽车在泡水超过两天都需要换电池,虽然未经证实,但是也表明新能源汽车的涉水性能还是比较出众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一旦涉水、泡水,会发生什么事?看完你可能不信。


阅读 370 · 文章内容不代表UC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