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法国、日本,力抗八国联军的名将,死后德军为他收尸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的中国涌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倾个人之全力,上报朝廷,下安黎民,内抚中华,外抗列强,虽然已过去百余年,至今看来,仍然震撼。

其中就有一位中国将军,不仅平定内乱,更是力挫日军,击败八国联军,但自己的家人被抓走,清朝不仅不抚慰,还怪他不好好打敌人。

此人是安徽合肥人聂士成,淮军名将,其老母亲也是传奇人物,70岁还能练武,有如此母亲,聂士成自然也非俗人。

剿捻军时,他东征西讨,战功赫赫,获赐巴图鲁称号,扫平西捻之后官做到了提督(武官从一品),当时他才32岁。

一般人熬一辈子能做到从一品都是家里祖坟冒青烟了,但这对于32岁的聂士成来说,还只是人生的起点。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48岁的聂士成于当年十二月渡海援台,在刘铭传指挥下参加了对法作战,获得胜利。

甲午战争,58岁的聂士成随叶志超援朝,平壤失陷后,诸将都不敢出击,唯独聂士成雪夜奇袭连山关,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取得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

1900年,清朝剿灭义和团不成,时值八国联军侵华,故朝廷又让聂士成与义和团联手抗联军。

当时他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被朝廷指责、被洋人痛恨、被义和团仇视,虽然看穿义和团“刀枪不入”把戏,但为了攘外,他没有多说什么,毅然“戴罪立功”。

在天津西的八里台,清军与八国联军展开决战,前面是6000多人的联军,后面是日军,聂士成明知没有援军,依然没有犹豫,开打,身受数创后,裹伤杀敌。

而这个时候,有人告知义和团抄了他的家,抓走了他的家人,聂士成微微一顿,拍马继续迎战,中炮而死。

那一天是1900年7月9日,义和团还要戮他的尸体,还是德国人用一条毯子,裹住他的尸体,交给清军。

他三次获得巴图鲁勇号,屡次战胜外国军队,训练出了清国最精锐的新军,指导编订《淮军武毅各军课程》等作为训练教材,创办开平武备学堂,用近代军事知识教育军官,训练士兵。

岳飞虽然不得圣君,但遇到了善民,香名得以传颂;聂士成既没遇到圣君,也没遇到善民,英雄只能被人遗忘了,这才是最悲惨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