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拯救你,众安保险?

近日,众安在线股价惊现罕见九连跌,这也是公司上市至今累计下跌时间最久的一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市不足一年,众安在线股价从最高价97.8港元,一路下跌至39.05港元的历史新低,累计下跌幅度超过58%,令人不胜唏嘘。

回想众安在线上市之初,曾是何等的风光。有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位业界大佬亲自站台,众安在线早已名声在外,上市当天开盘大涨15%,一举突破千亿市值。之后3个交易日更是大涨50%,最高市值曾超过1400亿元。

众安在线的成长过程也是颇具看点。2013年,众安在线斩获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之后,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位金主爸爸豪掷10亿元,成为众安在线大股东。其中,阿里巴巴持股19.9%,腾讯和中国平安各持股15%。

作为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自然有别于其他传统保险公司,除注册地在上海外,众安在线在全国不设任何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服务。公司业务涵盖“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车险”、“航旅”等5大生态系统。

三位金主爸爸不仅出钱,更是出力。众安在线最重要的赚钱渠道正是来自于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寄生在淘宝体系内的退货险一直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有三位金主爸爸的悉心呵护,加上头顶金融科技“独角兽”光环,众安在线早就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上市公告显示,众安在线IPO获得超额认购约392倍,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但好景不长,众安在线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就开启了下跌模式。2018年3月,众安在线股价跌破发行价59.7港元,公司市值也跌落千亿之下。

即便如此,外界仍认为众安在线存在被高估的问题。中国财险的市净率为1.38,以此推断,众安在线的估值约为184亿元人民币,与当前市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众安在线不被市场看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受累于公司业绩不佳。众安在线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总保费收入59.54亿元人民币,相较2016年的34.08亿元人民币,2017年保费收入大涨74.7%。

但是,保费收入大增的同时,众安在线的净亏损也在迅速扩大,2017年录得净亏损约为人民币9.96亿元

众安在线解释称,保险公司需要对尚未到期的保费收入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017年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总保费的19.1%,相对2016年的4.2%增幅较大,从而导致会计角度亏损大幅上升。

众安在线首份年报发出不久,招银国际就对众安在线进行了评级下调,从2017年11月的买入评级下调至持有评级。

除了业绩不理想,众安在线也频频碰触监管红线,让公司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2017年10月26日上午,保监会海南监管局官网发布《众安在线等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代理销售模式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分析了众安在线代理营销模式存在的风险,并给出解决建议。

海南保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内某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与众安在线签署的保险业务代理协议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点:

1、双方均存在涉嫌超范围经营问题;

2、合作业务的定性问题;

3、监管标准的一致性问题。

受此消息影响,10月26日下午1点开始,众安在线股价开始下跌,2点左右出现跳水,2:30左右一度大跌7%。好在接下来跌幅收窄,最终报收于76.85港元,全天下跌4.71%。

10月26日晚间,海南保监局官网连夜撤掉了这篇文章。但是,众安在线的隐藏风险已经暴露于公众眼前,或许风险进一步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了。

半年多之后,众安在线再次碰触监管红线。2018年6月,银保监会官网一口气发布6份监管函,剑指6家险企违规投资,众安在线榜上有名。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保监罚〔2017〕12号)》,决定对众安在线

罚款人民币20万元

至于众安在线被处罚的原因,系销售过程中存在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返还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的行为,累计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赠送各类礼金、礼券4.57万元,涉及保单133笔

作为一家骨子里流淌着互联网基因的保险公司,众安在线把互联网公司营销过程中司空见惯的补贴、赠送等营销手段,直接应用到保险销售当中,虽然对公司业务多有助益,却触犯了保险领域的监管红线,撞到了枪口上。

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监管函显示,2017年10月,银保监会派出检查组对众安在线保险资金运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众安在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超限额投资关联方发行的金融产品;

2、超限额投资单一资产;

3、未按规定进行监管报告和对外信息披露;

4、众安财险未建立资金运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资金运用交易和结算管理制度;

5、截至2017年9月30日,众安财险部分委托投资资产未签订银行托管协议,未实行托管;

6、众安财险未按规定向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报送信息;

7、众安财险向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数据存在错误。

对此,银保监会责令众安在线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确保符合监管规定。

在银保监会的黄牌警告下,众安在线股价从6月份的阶段高位54.95港元,一路下跌至阶段低位39.05港元。一个月左右,股价跌去四分之一。众安在线最新市值为593亿港元,

还不及最高时的一半

应对监管已经让众安在线焦头烂额,金主爸爸“移情别恋”更是让众安在线处境艰难。

众安在线之所以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除了斩获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头顶金融科技“独角兽”光环等外在条件,更多的还是因为背后站着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位金主爸爸,

“三马同槽卖保险”才是众安在线最吸引人的亮点

但是,时移世易,如今众安在线的三位金主爸爸似乎都已经另觅新欢:

阿里巴巴除参股众安在线外,还通过蚂蚁金服成为国泰财产保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的第一大股东。

此外,阿里巴巴还联手中国太平、太平人寿,一起成立了阿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互联网保险相关业务。

腾讯也成立了旗下首家保险平台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携手国内知名保险公司为用户提供互联网保险服务,借助旗下微信和QQ两大流量平台推广业务。

此外,腾讯还投资了和泰人寿保险和香港英杰华人寿,在保险领域多有布局,众安在线只是腾讯众多棋子中的一枚而已。

中国平安更是无需赘言,本身就是中国保险行业的一大巨头,旗下的保险业务也是门类众多,参股众安在线更像是在互联网保险业务方面的一次简单试水。

除了三位金主爸爸“移情别恋”,市场上的后起之秀也不得不防,BATJ阵营中的其他两大巨头,百度、京东都已经把触角伸到了保险领域,四大互联网巨头相互厮杀,未来互联网保险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众安在线的市场份额随时会被瓜分。

一方面监管层紧盯不放,另一方面金主爸爸“移情别恋”,还有一大堆后来竞争者穷追不舍,公司业绩也难有起色,四面楚歌的众安在线,到底该如何自处?

当众安在线风光不再,它还会像之前那么有想象空间、有故事性、适合炒作吗?这恐怕是每个投资者眼下最需要弄明白的问题了。

另: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