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怎么影响大脑及心理功能的?

教你摄影教你美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吴琼燕老师回答。

运动有利于调节体内各种影响心理状态的激素的平衡,例如多巴胺(Dopamine)——让人高兴、内啡肽(Endorphine)——让人舒服、催产素(Oxytocin)——让人亲密、5-羟色胺(Serotonin)让人不抑郁——等等。

当体内的化学激素比较平衡,那么人的心理就趋向于平和、平静、有耐心,有助于帮助人们温和地对待自己,能更好地“觉察”自己:此时此刻,我是什么身份、正在做什么,从而及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进而有利于人们在工作、生活以一种较好的状态展现自己。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运动后或关起门来大哭过后,我们觉得心情更“舒服”了,其实这种舒服就是因为内啡肽(Endorphine)又称“舒服素”的化学物质增加了。流不出的汗或眼泪则有可能转化为身体疾病。

运动还助于缓解焦虑,有一个方法说,害怕演讲或考试的人们,可以在演讲或考试前小跑一段,就不会那么焦虑了,这是因为运动帮助人们把焦虑转移到大脑的其它神经区域,不再聚焦于活跃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每天20-30分钟的慢跑或快步走,或6000步的慢走,都是容易实现的健康运动——多多运动吧,身心健康!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运动是怎么影响大脑及心理功能的科学依据是我不会解答,因为我没这方面的知识,回答的话也只能是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所以这里我就以一个经常运动的人,并从运动中得到身心灵收获和改善的一点点经验分享。

(1)

因为减肥开始运动

怀孕时我从108斤涨到了130斤,生完后120斤。为了用健康的方式恢复身材,我选择了运动减肥,前期的运动主要是跳操、瑜伽和室内阳台往返跑,健康减肥的方式在前半个月或一个月是比较艰难的,因为不容易坚持下来,而前半个月的体重下降也并不会很明显,所以运动减肥的前一个月很重要,如果能熬过来,你就能看到收获并继续坚持运动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因为运动减肥实在很辛苦。最后我还是咬着牙牙坚持下来了,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身体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突破,我用意志力击败了自己想要轻易放弃的念头,这是运动带给我的第一个身心的影响。



(2)

因为运动瘦身成功,终于学会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从小我的母亲就说我做事有头无尾的,长大后我也发现自己确实不容易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工作换了好几个,爱好和兴趣也换了很多,从出入社会到成家育儿自己都没能坚持做好一件事,好像了解很多但却没有一样是精通的,这就是我坚持运动前的人生状态。


我大概花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成功瘦下来,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运动已经渐渐变成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我既然把运动这件事长期的坚持了下来。从2015年到现在我依然在坚持运动,未来我也依然会继续坚持下去。从坚持运动中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让我反思自己在其他方面是否也可以坚持地去做一件事,因此我开始了阅读和写作,到今天为止在阅读和写作上我至少坚持了有半年了,我把这两个坚持设定为与运动一样的长期,永久性的目标。



(3)

在运动中,获得平静,进行复盘和持续思考

我的运动项目主要是跑步,在长期坚持跑步中,我发现它除了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外,我也很享受跑步过程中的感受,因为在跑步时我的心里会很平静,我的情绪也很稳定,所以我的大脑也很理智和清醒。有时候有人会问“怎样才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会告他:“去跑步吧”。


在跑步时我的大脑一般会出现三种状态:1、放空的状态,2、复盘自己的状态,3、持续思考问题的状态,这三种不同的状态养成的时间并不是一致的,后面两种状态主要是跟我开始阅读和写作有关,而前面的第一种状态是我平时跑步一直就有的。“放空的状态”会让我抛开烦恼,平静而放松;“复盘自己的状态”时我会回顾自己正在做的事或做过的事,有哪里做得好又有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等;“持续思考问题的状态”中我会就着自己之前在思考的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持续地思考。


我喜欢并享受运动中大脑的这三种状态,虽然我现在做得还不够好,但是我相信对于一个有心又会坚持下去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4)

运动影响身心的总结

像我这样成家育儿的人,每天抛开工作,生活和孩子的时间,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我习惯了在跑步时或放空自己,或总结自己,或思考问题,理清思绪等,跑步的时间是真正属于我个人的时间,我不仅享受它也利用它,这些我在运动中学到的和做的事都是运动带给我的身心影响。最后希望更多人爱上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Nicer个人成长


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运动都能给我们带来正面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大脑以及心理的呢?

1、运动与头脑机敏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系:越运动,我们的大脑就更聪明。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运动。著名人类学家理查德·兰厄姆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处在进化过程中的祖先,成年男子每天大约步行达12公里路,妇女则走大约一半的距离。这意味着在进化历史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是靠着强壮身体支撑的,而非懒洋洋地躺着的过程进化的。

而类似教室这样的教育环境,类似办公室小隔间这样的职场环境,其实都是有违天性的。因为这并不适合人类大脑充分发挥功能。

我们还不习惯在教室里或办公室的小隔间里面一坐就是8小时。如果我们在祖先生活的大草原坐上8小时(见鬼了),就只坐8分钟,我们早就成为别人的午餐了。也许还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才能适应这种久坐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每个人可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等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回归。

而通常我们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挂钩。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一个不运动的人是如何与各种疾病牵扯上关系的。我们的大脑需要大量的葡萄糖,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废物。这也就意味着大脑还需要大量的富氧血液。而运动就在此时发挥作用,运动通过刺激血管产生一种强大的调节血流的一氧化氮,增加周身组织的血流量,使我们的大脑得到满足。

2.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主张智力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是流体智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他认为流体智力是人的一种潜在智力,主要和神经生理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很少受社会教育影响,神经系统损伤时,流体智力就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叫流体智力呢?因为这种智力可以转换到一切要求智力练习的活动中,所以称为流体智力。例如:瞬时记忆、思维敏捷性、反应速度、知觉的整合能力等。

流体智力,会因久坐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遭到损害。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存在着不可磨灭的连接,合理的运动不仅让我们身体健康,还能在释放与减少压力,焦虑等等生活不良状态,从而使得我们心理倾向于健康。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1.运动的时候思考问题,尤其是难题;

2.运用大脑思考的时候,包括工作、学习等,在氧气充足的地方进行;

3.工作时候多动动,多开窗。

4.中午的时间可以到外头走走20分钟,再回办公室。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瀚思专栏·心理笔记侠·郑燕云)原创,转载请联系。每日谈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学媒体,欢迎关注。


每日谈心


当我们受到压力、焦虑、甚至抑郁影响时,除了药物,我们能否找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我觉得这种解决方案是运动。
对于压力,身体传统的反应进入“打或逃”的应急机制,大多数人选择“逃”的选项,长久后又造成焦虑,焦虑对身体各个机能有损,往往焦虑又容易造成负向循环,使人很难以脱离。

这时可以提供另外一种叫做运动的药丸,假装吃掉后,喝上半杯水开始运动。这个运动药丸能促进我们肌肉和神经元的恢复过程,能让大脑保持冷静。运动释放的激素能减少焦虑和恐惧感。坚持长时间和次数的运动,也有助于让头脑在新的角度来看眼前发生的事情,可能得到新的解决办法。

你也会发现在合适的运动量下,大脑会分泌足够的多巴胺,让情绪变好,更积极的面对生活。

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把运动作为解决办法,在运动后新的状态下重新审视问题。会得到更好的处理办法,或遗忘之前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一旦发现压力、焦虑出现。立马拿出垫子或哑铃做一套动作。这样就避免了原来用饮食解决压力的模式。

另外有帮助的是,当觉得读书专注力差的时候,同样起身来10分钟运动。同样对继续读书的效率会有更大帮助。考试前不用选择依然在默背,起身玩个开心。考试时你大脑的连接效率更高。

有调查显示在工作休息时户外走路能增加70%的创造力,在室内走路会增加40%的创造力。


张展晖


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四大基石之一。运动能保持和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和适应能力。不仅如此,大脑也能从运动中获益在以下4个方面帮助改善你的大脑功能。

1.促进脑细胞生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新脑细胞的生长逐渐减缓而且实际上脑组织还在不断萎缩运动可能使这种趋势逆转。一项对60~79岁健康老人的研究显示:一部分老人在进行6个月的有氧健身运动后,他们的脑容量明显增大,而仅仅做些伸展和加强肌肉锻炼的对照组就没有这种改变。由此可以看出:有氧运动在改善心血管功能的同时也使与年龄相关的大脑改变减少了。

2.促进生成大脑生长所需的激素:就像能使植物生长更快更旺盛的养料一样,这种被称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化学物质能刺激脑细胞的生长和增生,这对大脑的海马部分尤其是海马区负责记忆的区域有明显改善。总之,你运动的越多,BDNF产生的越多。

3.减少忧郁和焦虑:忧郁会使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减慢,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和作出决定更加困难。而运动会增加身体内血清素、多巴胺、内啡肽的生成,而这两种脑化合物会使人产生欣快感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4.提高大脑的执行功能:执行功能主要是指认知或认识能力,如能集中注意力于复杂的任务,能抽象组织、思维以及计划将来的事情等。


科学运动与健康


运动就是身体带动心理 会带来好的影响~



好妈妈的亲子时光


谢邀!按年令的不同-进行适当量的有氧运动,对人的全身会有好处,使人感觉到舒适,这是长期运动的人都感受得到的。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1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规律收缩相当于血泵的作用。会改善血流态,这使各组织的代谢增加,许多代谢产物加强了新陈代谢并带来了机体活力。

2供氧增加,有氧运动使全身组织细胞的氧含量加大,摄入的氧会使脑组的兴奋程度增高,大脑是人体耗氧与耗能最高的器官,脑的供氧量增大同时也会使人体的兴奋感增加并产生心理上的愉悦。

3长期固定时段的运动,会有一种类生物钟似的反应(心理上),到了时间不运动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4有氧运动不宜过量,过量的运动会使人肌肉产生大量乳酸堆积,这会使人感觉肌肉与身体的不适,疲劳无力等。


苍耳子78413762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回答不了。但是以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运动可以产生快乐因子,特别是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抑郁和焦虑的时候,运动可以缓解这些不良的情绪,使你心情愉快!这个我自己也试验过,确实如此!至于原因,我想是因为运动的过程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不再去想那些糟心的事,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个体的很多能量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了,因此分配到负面情绪的能量也就相对减少了!


catherin1180171263


运动能促进浑身上下的血液循环,大脑也不例外,在运动中许多的毛细血管被激活,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产生一种叫内酚肽吧,我记的不太清楚,大概是这个意思。使人心情,情绪都很愉悦,就起到了非常好的健身效果。


春天168712636


要把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既抽象又说明不了什么的话忘掉!运动只会影响身体,而你对运动的判断才会对你的大脑和心理功能产生影响。因为世界上找不到一项抽象的运动!对一个人来说运动永远是具体的,你是思想运动,你就不会是身体运动。你不会找一项抽象的运动去运动,如果你认为长跑对你的身体有好处,这已经就是对你的大脑和心理产生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