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芝麻出行,收穫證明信用比燒錢重要

共享單車作為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淘寶和共享單車)之一,不像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那樣,共享單車這項發明一出來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

據統計,過去三年,在中國共享單車市場上曾一度出現近80家共享單車品牌,可謂是五花八門。之所以一時間出現這麼多的單車品牌,這少不了大量前期和中期資本的迅速到位。幾輪,有的甚至是十幾輪融資下來,幾十億美元資金“彈指一揮間”。

經過資本“洗禮”後的共享單車市場,倒閉的留下片片無人問津的單車屍骨,沒倒下的卻揹負著沉重的“債務”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無論是向後還是向前看,它們猶豫不決了。

共享單車

2017年至今,共享單車市場的演變出現了合併、獨立、收購等態勢標籤,也出現了動用用戶押金的情況。滴滴的介入讓命懸一線的小藍單車復活。摩拜和ofo在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的份額曾一度達到了90%。由於商業模式的不完善,尤其是盈利模式的短板,這讓不少背靠大量資本發展起來的單車品牌又面臨著無法快速盈利而出現的上述兩種情況。

難道沉重的“債務”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兩種無形的力量只能讓共享單車市場惡性循環嗎?

今年5月份,阿里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爆料稱,哈羅單車通過1年半的時間成功反突圍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二者之和。這是什麼情況?此消息一出,大家一片譁然,在一二線城市名不見經傳的哈羅單車怎麼就一夜爆紅了!

哈羅單車

從正式發展到現在,哈羅單車也只不過經歷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三四線城市路線、芝麻信用650以上免押金這是哈羅和阿里打出的很具殺傷力的組合拳。這套拳法讓哈羅、支付寶和用戶量之間產生了雙贏,也是一個能夠讓市場良性發展下去的模式。

芝麻信用

反觀這一年的多的時間裡,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在做什麼呢?“打土豪”、“分田地”,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

哈羅的這種模式引起了同行的學習。摩拜單車今日宣佈在全國百城開啟新老用戶全面免押,且無任何條件限制,無需信用分。不禁反問,如果摩拜也需要信用分的話,那它會使用什麼信用分呢?

單車

不難看出,如今社會,信用之所以重要,是從芝麻綠豆的小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並非燒錢般的拔苗助長。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每個人的互聯網動作都在各平臺上留下了相應的軌跡。這些軌跡會根據我們的一舉一動從客觀的角度給我們刻畫出不同的畫像。而事實證明,只有那些“好看”的畫像才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