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瑞幸咖啡、連咖啡……靠“燒錢”搶市場的互聯網品牌還能走多遠

最近,互聯網咖啡兩大品牌“燒錢”補貼搶市場的模式再惹爭議。

近日,瑞幸咖啡被發現其將咖啡機、奶箱、粉倉等設施設備進行抵押融資4500萬元。此前,該公司曾被曝去年前三季淨虧損8.57億元。另一互聯網咖啡企業代表連咖啡,同樣遭遇發展瓶頸,該公司在廣州、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關店達30%—40%。

但另一方面,互聯網咖啡市場巨大的潛力,吸引擁有眾多線下實體店的星巴克、百勝中國、麥當勞等企業,集體吹響進軍互聯網市場的號角。

瑞幸咖啡、连咖啡……靠“烧钱”抢市场的互联网品牌还能走多远

那麼,那些迅速發展起來的互聯網咖啡,能否繼續走下去?靠“燒錢”補貼搶市場的模式,還能走多遠?

今年兩大互聯網咖啡“斷臂求生”

僅僅過了二個月,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備下搶市場的“10億”糧草,似乎就不夠用了。

近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動產抵押信息。抵押權人為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被擔保債權數額為4500萬元。瑞幸的動產抵押物均為咖啡機、奶箱、粉倉等物品,所屬地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門店。

瑞幸咖啡、连咖啡……靠“烧钱”抢市场的互联网品牌还能走多远

消息一出,業界譁然,認為該公司或出現資金鍊緊張問題。

4月8日,瑞幸咖啡方面回應記者稱,“這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我們輕資產運營的大思路。通過設備融資租賃等創新金融工具的應用,可以保證我們資產價值最大化”。

自去年以來,瑞幸咖啡靠“燒錢”補貼來搶市場的作為,就備受大眾質疑。

據去年12月21日被曝光的瑞幸咖啡商業計劃書顯示,2018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累計銷售收入3.75億元,淨虧損8.57億元,毛利潤-4.33億元。

瑞幸咖啡、连咖啡……靠“烧钱”抢市场的互联网品牌还能走多远

瑞幸咖啡自成立之初,就實施“燒錢搶市”打法:用戶可享受首杯免費、買二贈一、買五贈五、輕食全場5折的優惠。現在,低價促銷仍在持續。

4月8日,記者打開其APP,發現該公司正在推出為期10周的現金補貼方案中,每週消費滿7件商品的消費者將參與到“瓜分500萬現金”的活動中,十週總現金額高達5000萬元。

今年2月,錢治亞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為了讓瑞幸咖啡迅速擴張,她已準備好10億元資金。

“3到5年內補貼是我們的戰略核心之一,不會停止補貼。這是我們和投資人既定的目標。”瑞幸咖啡CMO楊飛亦曾如是說。

2019年瑞幸咖啡計劃再開出2500家門店。到2019年年底,將總門店數量提升至4500家。

瑞幸咖啡、连咖啡……靠“烧钱”抢市场的互联网品牌还能走多远

瑞幸咖啡此番“斷臂求生”,並非個案。另一互聯網咖啡代表連咖啡,也遭遇同樣狀況。

去年底起,連咖啡在全國主要城市開始大量關店,上海地區門店從最多120家,收縮至70多家。廣州、深圳、杭州也是其關店“重災區”,這三城市關店率為30%—40%。

對於關店,連咖啡方面解釋稱,“這一輪是主動做出調整。基於數據測算,把負毛利的一批咖啡站進行關閉,目的是儘快回到盈利模式,做好過冬準備。目前調整已基本完成。”

“就目前情況來看,二季度將重新回到盈利狀態。”連咖啡同時稱,新一輪融資會在4月前宣佈。

互聯網咖啡市場入局者“前赴後繼”

國內線上咖啡市場掀起的“燒錢”大戰,似乎沒有嚇阻競爭者,反而吸引更多入局者。

記者發現,從去年起至今,多家原本在線下佈局的咖啡企業們亦紛紛聯結互聯網企業,爭食線上市場。

瑞幸咖啡、连咖啡……靠“烧钱”抢市场的互联网品牌还能走多远

去年,星巴克、COSTA等傳統咖啡巨頭分別與阿里、美團、騰訊的合作,其中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使其在中國市場獲得“火箭般業績增長”,星巴克全球CEO Kevin Johnson說,在中國,星巴克平均15小時就開一家新店。

去年麥當勞中國旗下“麥咖啡”也推出外送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美團、餓了麼和微信小程序“i麥咖啡外送”下單。

近日,每日優鮮咖啡外送平臺“小紅杯”在微信小程序上線。目前該業務只在北京部分區域試水。據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有計劃進入上海、深圳、廣州等其他一線城市。

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品牌的百勝中國,去年年底也推出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通過線下門店和線上小程序同時運營。目前該公司已在上海、南京和杭州開設了13家COFFii&JOY咖啡店。

分析認為,中國咖啡市場出的巨大潛力,是吸引一眾咖啡企業進入的重要原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而全球平均咖啡消費增速只有2%。

“燒錢搶市”模式能走多遠,有待觀察

“互聯網咖啡解決了消費者喝咖啡的兩大痛點,一是便利和快捷性,互聯網生活已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日常,這種模式正好對接上新消費習慣,方便、快捷;二是性價比,它降低了消費者在線下店體驗的成本。”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看好瑞幸們的前景。

至於當前兩大互聯網咖啡企業遭遇的資金鍊緊張問題,朱丹篷認為,這是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小坎”。

“企業要達到一定規模,才會產生規模效應和邊際效應。”上述人士稱,在咖啡行業,它們門店要達到4000-4500家才能產生規模效應,才能盈利,而現在瑞幸只有2500-3000家,正是需要持續燒錢的關鍵時期。

“在中國市場,咖啡市場才剛剛拓展,市場空間大、毛利高。”他指出,瑞幸們有品牌、有互聯網基因、有市場,而且被資本青睞。

“我相信,它能獲得投資者支持它繼續燒錢。”上述人士認為,當互聯網咖啡鼻祖級企業的規模上到4000家以上時,將會為其未來發展築起規模效應和行業競爭的壁壘。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通過補貼、燒錢培養國人的消費習慣,戰術可行,但企業們的結局難料、風險大。

“瑞幸咖啡的出現對於整個行業可以說是好事,更為低價的門檻能讓更多的人接觸咖啡,從而培養中國的咖啡消費習慣。”零售行業專家莊帥稱,“但這個過程需要多久,瑞幸能走多遠,目前尚未可知。”

【記者】歐志葵

【校對】馮志堅

【作者】 歐志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