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毒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用户72813835483

养植物好比养娃娃,从出生到长大,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生病,番茄能否克服重重困难,顺利长大,主要原因包括

(1) 温度过高,日温高于32℃夜温高于20℃会引起落花落果,温度不当使得导致花器不能授粉、受精或不能完全授粉、受精。

(2) 光照不足,番茄喜光,对光照条件反应敏感。光照不足,特别是遇到连续阴天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激素分泌减少,碳水化合物合成或供应不足,雌蕊萎缩或花粉活力下降而引起落花落果。

(3) 营养不良,定植时伤根过多,氮肥不足,温度过低会引起后期落花落果,或者后期植株旺长,营养不均衡,这时应控制氮肥,加大钾肥,硼肥。

(4) 土壤,空气湿度不当,水分过多过少都易造成落花落果。

(5) 病害影响。番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绵疫病等。病害发生时不但危害番茄的叶片、茎,也侵染花朵和果实,造成花朵干枯脱落或形成病果。

防治方法包括:(1)调控好温度与光照:白天温度在 28℃左右,夜温控制在 20℃左右,夏季中午太阳光照强度过强会造成日灼果,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还可降低光照强度,利于西红柿保果。但在早上和傍晚棚内温度适宜西红柿的生长,太阳光照强度不强,这两个时间段菜农不可覆盖遮阳网。

(2)加强肥水管理:干旱及时浇水,积水及时排涝,均衡供水。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切忌偏施氮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3)激素调控:及时使用 2,4-D、番茄灵等有效的激素药剂,夏秋季防高温落花。

(4)病虫防治。


营养师团

番茄病毒病各地都有发生,严重时影响产量和品质,有时还会造成绝产。据研究统计目前引起番茄病毒病毒源有20多种,其中常见病毒病为害症状有花叶型,撅叶型,黄化曲叶型,斑萎型及条斑型等。但田间引起病毒病发生为害原因主要有:


1.种子或种苗本身带毒。

2.病毒病寄住植物田间残体。

3.烟粉虱,蚜虫等带毒昆虫传播

4.病株与健株间叶片摩擦汁液传播

5.管理不当。高温干旱利于发生。

病毒病防治,要以截断毒源传播,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结合药剂控制进行综合防治。

1.清除田间植物残体,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比如早丰,新粉3号,皖粉3号,皖粉4号,中粉1号等品种。

2.选用无病品种,结合种子处理杀毒。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0 分钟左右水洗后常规浸种催芽。或选用无病种苗栽种。

3.防治好蚜虫,烟粉虱等传毒昆虫。采用防虫网育苗栽培,田间悬挂色板诱杀成虫。田间发现蚜虫烟粉虱及时选用氟啶虫胺腈或烯啶吡蚜酮或噻虫胺等防治。

4.加强管理。保持田间水肥供应,避免高温干旱,多施农家肥有机肥,氮磷钾肥搭配使用,适期定植,中耕松土,培育壮苗健苗,打杈时用手推杈,减少伤口及汁液传播,田间发生零星病株及时拔除田外销毁。

5.药剂控制。幼苗期可以7-10天喷施一次药剂。药剂可以选用宁南霉素,或氨基寡糖素,或毒氟磷,或腐植酸吗啉胍或嘧肽霉素等诱导抗性药剂。田间发病初期除拔除病株销毁外,可以及时选用碧护或芸苔素加毒氟磷或阿泰灵或病毒灵或植病灵或吗啉硫酸锌加美州星或海藻酸加噻虫嗪或噻虫胺喷施防治,连防两到三次10天一次。



玉米花生大讲堂

番茄也叫西红柿,病毒病是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是番茄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番茄病毒病的防与治。

番茄病毒病的感染症状

1、花叶症状:番茄叶片有很明显的斑驳,新叶变的较小,叶脉会变的发紫,叶变形有扭曲的现象,顶叶不生长,植株变的非常矮小,下面的叶子有卷叶,感染的病株会出现落花的现象,坐住的番茄也会是个劣果,此病对产量影响甚大。

2、条纹症状:上部叶片有深绿色与浅绿色相同的花叶症状,番茄茎上初生暗绿色条纹,呈油渍状坏死条斑,会逐渐扩大,病株枯死,结出的果实会畸形,果面散步不规则油渍状坏死斑。

3、蕨叶症状:叶片比较长,感染的病株有明显的矮缩,下部叶子边缘向上卷起,叶子的叶脉有点扭曲,上部的叶子变的很细,节间会缩短,呈丛枝状。

番茄病毒病发病条件

此病害有烟草花叶病毒病侵染引起的,具有高度感染性,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可有农事操作和蚜虫传播到番茄。

防治措施

1:要选择本地适应抗病丰产的品种。

2:再育苗前要进行种子的消毒,先用清水浸种3-4个小时左右,然后选用当地可以浸种的农药进行杀菌消毒。

3:定值前进行蹲苗5-6天,要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严格挑选健壮无病的的番茄苗进行移植,加强肥水的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番茄植株的抗病性。


更多农作物信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