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看过来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学区房"潜规则"

上周一则“珠海女老板状告14岁男孩 起因只为一套房”的新闻把“学区房”又推到了风口浪尖,新闻中报道,14岁的初中生谎称自己是某楼盘开发商的儿子,以帮买学区房的名义先后骗取了和女士48万元。关于“学区房”的纠纷案,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了,只是这次案件主人公是未成年的初中生,诈骗金额也有些出人意料,尤其又是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期内,所以这起案子才显得尤为瞩目。

谈及学区房,不得不谈“学区”和“教育”。但凡对学区房有过了解的人都知道,学区房难买!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最佳的教育年龄是幼年时期,作为家长,人人都想给子女最好的教育。但在目前中国国情下,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城市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政府部门出于“公平”的原则,推行了人人诟病为“不公平”的政策——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本来是个意图良好的政策,至少在某些程度上还是取缔了“择校费”的不良后果,但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意外结出了学区房这颗不得不咽下去的苦果,甚至成为一场停不下来的金钱比拼游戏。把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家里经济条件好些的孩子就近进好学校,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靠边站。尤其是,当这场游戏的参与和推动者还不仅仅是学生家长,还有房产中介和开发商的时候,就近入学政策陷入了尴尬。

这种尴尬在于其涉及到的利益体庞大,在交易乃至投建过程中,都会牵涉到各种灰色地带,容易衍生出行业内的“潜规则”。

潜规则1 隐秘的“共建生”

所谓共建,就是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子女上学需求,通过单位赞助钱或物的方式,与知名中学建立起“共建”关系,共建单位的子女在小升初时可以直接“划”入这所知名中学。据透露,这些共建单位的孩子,无论户口及家庭实际住址,只要是内部子弟,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进入该所中学。

潜规则2 开发商与学校“互惠互利”

某些开发商在开发小区前,就会和旁边的热点中学谈“协议”,一般来说,开发商或者帮其建某个场馆或楼,或者捐车、捐设备,小区业主的孩子就可以划片进入该中学。一切谈妥后,开发商就可以打出“上××中学”的招牌吸引买主,房子价格自然也比周边贵不少,而学校也从中获了利。

潜规则3 有上层关系的“条子生”

“条子生”向来是学校最头疼,也最无可奈何的生源。很多条子生都是各种领导的关系户,哪一个也得罪不起。每年快开学时,也都是校长们最头疼的时候。有些学校在上报招生计划时,故意少报1~2个班,而少报的班级,说白了就是为了照顾各种各样的“条子生”。

潜规则4 直接“买通”划片人

与这些间接找人走后门入好学校相比,还有一种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直接“买通”划片人,顺理成章地被划进好学校。这也是被公认为风险最小的方式,各公办学校都是划片招生,但各个片区究竟有多少学生、生源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哪个片区内生源压力大……很多人都是从表面上对此有大概了解,但特别具体的,只有参与划片的人最清楚。

潜规则5 教师子弟隐形福利

与找人、托关系、找门路的方式相比,只要能有在优质中学当教师的父母就意味着一出生,就注定了要上优质中学。只要是教师子女,不管成绩如何、住址如何,都可以与正常划片就近入学的学生一样,正大光明地来该校读初中。其实,不仅是教师,只要是该学校的工作人员,甚至后勤工作人员很多时候都能享受到这种福利。

以上所列举的潜规则只是冰山一角,对购房者来说“一入学区房深似海”,就算足够幸运都躲开了这些潜规则,还有各种购房问题要考虑,对于新手购房者来说,这也是另一个艰难的考验。

查看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