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前兩天在巴黎的朋友抱怨:自己被烤成五花肉啦!42度!42度!42度!

我馬上問度娘,聯合國秘書長告訴我,你沒有撒謊。

01

8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稱,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全球氣溫,至少等於或將超過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月份紀錄。

7月25日,德國為40度、荷蘭為40.7度、比利時為41.8度、法國巴黎,溫度達到了42.6度,刷新了歷史新高度。

正當我幸災樂禍的回覆:你可以去陪陪北極熊。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朋友直接甩照:自己看看你的北極熊!!!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圖片裡北極熊身上沾滿了汙垢,生活的環境從白白的雪山變成了垃圾堆。

冰山上的雪早已融化。

白白胖胖的北極熊變的骨瘦如柴。

發生了什麼???

北冰洋環境被汙染、生態環境被破壞,冰雪融化,氣象變暖。

因果形成:人類去破壞環境——冰山冰雪融化——氣象變暖。

02

有人說,國外天氣變暖,北冰洋冰雪融化,離我的生活很遙遠,我不用擔心。

你覺得遙遠嗎?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見一段子:

這不是美國恐怖故事,也不是日本午夜兇鈴,更不是韓國筆仙…這是北京大媽一早在公園跳廣場舞…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從2011年左右開始,美國大使館持續播PM2.5 的行為終於引發了社會關注,加之政府終於承認了 “霧霾” 一詞,導致我們國家對霧霾的關注。

北京的霧霾一下子成了大街小巷議論的話題,霧霾怎麼來的,怎麼預防吸進霧霾,霧霾口罩等等。

你以為帶個防霧霾的口罩,安上空氣淨化器就可以避免霧霾對身體的傷害嗎?

霧霾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無法預計,特別是有心臟或肺部疾病的人群、老人、兒童、孕婦都會收到影響。

霧霾的形成: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塑料袋的白色汙染。

國家再減少工業的排放,我們能做的是綠色出行、垃圾分類。

03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我們從小到大,隨處都可以看到這句話,可我們都做到了嗎?

伸出你的雙手,我們一起來愛護環境,我們要做到: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日期的臨近,生活垃圾分類這個“新時尚”,將步入強制時代。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一時間上海關於垃圾分類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抖音等平臺。

突如其來的改變,很多人莫名其妙,這是為什麼?

因為中國人的垃圾,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形態坐落在我們的身邊。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城市郊區的垃圾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柬埔寨的垃圾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農村河道的垃圾

我們都知道,人生活在地球,必備的條件:空氣、土壤、水。我們的懶以生存地球還能堅持多久?

地球的空氣、土地上的垃圾、礦泉瓶的水、海里的海鮮是否每樣都乾淨?

04

垃圾在地球上堆放著,空氣會氧化垃圾、土壤會腐蝕垃圾、水流會浸泡垃圾。

我們呼吸的空氣、土地生長的食物、口中飲用的水,我們所接觸的房子、車子、建築物等等,都有可能將會是摧毀生命的兇手。

近日,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發佈了一項新研究,首次確認:在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緊接著,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科學家在參與研究的8位實驗對象糞便中都發現了塑料微粒。

未來的你將怎樣死去?

人體的塑料微粒從何而來?

“塑料微粒”,從名稱來看肯定去塑料有關了。

想想我們生活中有關塑料的東西: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杯、塑料盆、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塑料杯等等。

我們在用這些東西時,有多少塑料顆粒進入了我們的身體?將這些東西拋棄之後它們都哪去了?

就這樣我們找到了源頭。

丟棄的垃圾到了海里,海鮮吃了,留在了海鮮肚子裡,人吃了海鮮,留在了人體裡。

垃圾在土壤裡化成了土壤,土壤中生長了水果蔬菜,垃圾留在了水果蔬菜裡,人吃了水果蔬菜,留在了人體裡。

就這樣,我們吃的、喝的、呼吸的空氣都與我們每天製造的垃圾息息相關。

我們中國人一場戰役無聲無息的開始了。

我們的戰友是自己,我們的敵人也是自己。

05

全球的空氣、全球的環境、全球水質每個國家都意識到生態環境的危機。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戰鬥。

我們作為中國人的一分子,伸出你的雙手,一起做好守護我們家園的一分子。

一場持久的戰役,需要我們幾代人一起來動手做,才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我們人人有責。

節能減排、綠色出行、垃圾分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