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中國古代文獻中,關於夏朝最詳細的記載分別存在於《尚書·夏書》《史記·夏本紀》《竹書紀年·夏紀》幾種文獻中,其中又以《史記·夏本紀》的資料最多,大概有4000字。但是,目前學術界的研究卻難以從《夏本紀》中找出有用的史料,這是為什麼呢?我就來說說《夏本紀》中的內容問題吧。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一,《夏本紀》的內容基本抄襲於尚書

《夏本紀》的內容大約有4000字,其中大約有3500字是直接來源於《尚書》。《夏本紀》中第一段話記載大禹和舜的對話,其內容來源於《尚書》中的《益稷》《皐陶謨》《大禹謨》等篇章。《夏本紀》中大部分內容記載大禹治水和九州的地理狀況,其內容基本原文來自於《尚書》中的《禹貢》,大約有1600字。《夏本紀》中只有最後關於夏朝世系的內容是不見於《尚書》的,大概有200多字。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禹貢九州:戰國時代的認知範圍

實際上,司馬遷的《史記》關於先秦時期的內容有大量都是從《尚書》《春秋左傳》《戰國策》中得來,有的竟然是一字不改。當然,我們也不能全部說是抄襲,畢竟司馬遷原創部分還是比較多的。但是這篇《夏本紀》不說抄卻不太合適了,因為查重率實在是太高了。

那麼《尚書》是一個什麼書呢?它主要記載上古時代聖君言語,叫做“誥、誓、命、訓”,類似於語錄。而這本書記載的上古聖人基本都是完美無缺的,說的話也基本都是完美無缺的空話、套話,有點像領導人的演講稿。因此,《尚書》重視演講語言,不重視事蹟的記載,因此導致其史料性不足。例如《夏本紀》中記載大禹的為人是:“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這也太完美了,反而什麼沒有為我們提供任何信息。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大禹像

另外,《尚書》的成書時間較晚,基本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才形成的。例如《禹貢》這一篇,其內容講的九州範圍基本就是戰國末期人們的認識範圍。如果認為大禹活動的範圍有戰國那麼大,就不免荒唐了。因此,學術界一般都將《禹貢》作為研究戰國曆史地理的資料,而不作為研究大禹治水的資料。

二,《史記》中的“禪讓制”和其他資料的矛盾

《史記》中關於“禪讓制”的內容主要記載於《五帝本紀》和《夏本紀》,主要涉及堯、舜、禹三個人,而相應的內容也是來自於《尚書》,這裡就不再細說。由於《尚書》中說的聖人都是完美無缺的,因此“禪讓制”也被描述成為聖人們和平讓權的典範。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禪讓制

我已經在一些文章中分析過,所謂的“禪讓制”就是西方文獻中的“軍事民主制”,是一個部落向國家階段過渡而產生的制度。這種制度的特徵是部落會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出一位“王”,他擁有軍事權力。最初,這種選舉比較公平,後來就充滿了政治鬥爭。因此,堯舜禹時期,中國已經進入了文明的門檻,因此禪讓制不可能如此和平,必然是腥風血雨。

中國古代有另外一些史料記載了不同版本的“禪讓制”。荀子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韓非子指出“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古本《竹書紀年》機智啊“舜放堯於平陽”,“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見也”。從這些資料來看,堯舜禪讓並不和平,舜禹禪讓也是充滿陰謀。《史記》記載舜是南巡蒼梧而去世,《竹書紀年》則記載為被禹驅逐到蒼梧去世的。關於後啟繼位,《史記》記載為後啟發動政變奪位,但是《戰國策》卻記載後啟繼位是大禹暗中安排的。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從人類幾千年的政治鬥爭史來看,《史記》的記載太過於理想。《史記》的記載直接來源於《尚書》,這是古代儒生們對上古“大同時代”和“小康時代”的追憶。儒家的一大特點就是崇尚古代,甚至是是古非今。司馬遷距離夏朝已經有了2000年,他沒有一手資料,因此也只能選擇保留《尚書》的“追憶”了。


三,《夏本紀》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夏朝世系

目前發現的關於夏朝世系的完整記載只有《夏本紀》,字數不多,情況如下

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徵之,作胤徵。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洩立。帝洩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史記》對世系的記載準確度非常之高。例如,《殷本紀》記載的商朝世系得到了甲骨文的印證,結果只錯了兩個地方。《夏本紀》中的記載也符合古本《竹書紀年》“凡夏自禹以至於桀,十七王”的記錄。目前人們認為《竹書紀年》的世系更有價值。和甲骨文的對照來看,《竹書紀年》中的商朝諸王世系是完全正確的,這就導致《竹書》的在這方面的可信度比《史記》更可靠。

除了世系之外,《夏本紀》能為夏朝研究提供的有效信息就少得可憐了,如其重要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基本沒有涉及。而古本《竹書紀年》雖然已經散佚,但是卻能夠提供夏都“斟尋”“陽城”“商丘”等地名信息,其中“商丘”經過考證,也就是“帝丘”,是後來衛國之地。《左傳·僖公三十一年》記載:“冬,狄圍衛,衛遷於帝丘。”這就給夏朝的考古提供了一些信息。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另外,《夏本紀》中還有一些屬於迷信內容,如記載孔甲的事蹟竟然是“養龍”,讓人匪夷所思。後來在《周本紀》中,說褒姒的來源就和孔甲時期的龍有關。在《史記》的描述中,褒姒就是一個妖怪,和神話接近。因此,我們在閱讀《史記》的時候,必須要有獨立思考的眼光去看待。


結語

司馬遷寫《史記》,應該是十分具有嚴謹的精神的。他曾經走遍天下,到處尋訪史料。他為了探訪大禹的足跡,也曾經登上了會稽山。但是,由於司馬遷始終是古代人,他不具備現代史學家篩選史料的能力。雖然如《山海經》這種怪異的資料他不敢採用,但是還是將許多民間傳聞寫入了書中。有人也說,《史記》嚴格來說不是一本史書,它更像一本文學著作。我認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它是一本偉大的史書。《史記》中雖然有許多錯誤和缺陷,但是它畢竟為後世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和思想。

推薦閱讀

禪讓制的解析:是儒家美化的大同社會,還是風波險惡的政治鬥爭

竹書紀年記載的夏朝歷史:和《史記》對比,哪個更真實

司馬遷記載夏朝到底可信嗎?談談《夏本紀》的內容有什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