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直到今天,依然有非常多的人懷疑普及普通話的必要性,他們覺得方言十分的優美,而且方言和普通話也差不了太多,完全沒有普及普通話的必要性。其實說這種話的人,大部分都只在所在的城市待過,連遠一點的城市都沒有去過,而每一個走南闖北的人都十分明白普通話真的是太重要了,你可以不用學會外語,但是如果你不會普通話,一定會失去很多的機會。

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其實生活在一個普通話普及度非常高的中國是非常幸福的,中國地域寬廣,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語言特色,很多地區即使兩個村莊之間所說的話也完全不同,而在沒有普及普通話的時候,我國國內其實是十分混亂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皇帝上朝的時候。

大家在看皇帝上朝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皇帝特別威嚴,特別的幸福,其實在真實的古代,皇帝上朝的時候應該是皇帝每天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下面的大臣起碼有一多半人說話,他都是完全聽不懂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方的方言,很多人都說南方本地的方言聽起來就和外語一樣,可以想象大臣在下面議論紛紛,各自講的各自方言的時候,皇帝該是多麼的痛苦(大家可以腦補一下聯合國吵架)。

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那麼古代的皇帝是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呢?雖然古代沒有普及普通話,但是卻可以對這些官員普及同一種方言,也就是說,你沒有當官兒的時候講哪的方言都不重要,但是你一旦當官就必須學會一種方言,而古代的統一方言也就是古代所謂的官話。

其實早從唐朝開始就已經出現官話了,最早的官話也就是洛陽話。在古代,大部分的官員其實並不是剛剛通過科舉就可以當官的,而是需要先在洛陽等地待上大概一年的時間,學習當地的官話,當你的官話講的足夠標準之後,才能去各個地方當官。這非常像現在的留學生需要先上一年的預科,學習當地語言之後才能進入大學學習。

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不過官方方面也有例外。那就是在元朝和清朝的時候,因為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是來自草原地區,他們有著自己他們的語言系統,但同時中原地區依然保持著中原地區的官話,畢竟學習中原地區的方言要比學習別的民族的語言容易的多,所以在元朝和清朝的時候,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官話,一種是洛陽話,一種是來自草原的語言。

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那麼為何大家現在所講的普通話,並不是以洛陽話為基礎,而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呢?其實這起源於清朝後期。清朝進入中原後將都城定在了北京,所以清朝時期的官話也慢慢的由早期的洛陽話融入了北京話的味道,所以清朝的後期乾脆直接叫官話改成了北京話,並且這種習慣也一直流傳到了民國時期,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將官話定義成了北京話,而北京話也成為了普通話基礎的原因。

可即使定了官話,有一些官員也依然學不會官話,就像是大家從小到大都學英語,但是大部分人依然講不好的原因,有的人確實是因為懶,沒有認真學習,而有的人卻是因為語言天賦不夠,其中最典型的依然是我們的南方同胞。

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直到今天,南方同胞的普通話依然令人捉急,很多南方人一直講不好普通話,這在古代更是非常的常見,比如說當年梁啟超與光緒皇帝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倆人就非常的尷尬。梁啟超來自於廣東,而光緒皇帝從小在紫荊城出生,所以當時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梁啟超慷慨激昂的說著廣東話,而光緒皇帝則是滿臉問號完全聽不懂,尤其是梁啟超的口音還很重,別說是光緒皇帝了,當時和梁啟超一起工作的譚嗣同等人,都聽的十分的困難。

除了南方人,湖南人的口音也十分有特點,其中在清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國藩,據說有一次曾國藩在朝堂上當面訓斥咸豐皇帝,但是因為曾國藩的口音實在太重,咸豐皇帝根本聽不懂。

別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皇帝最痛苦的,就是上朝的時候

這是有的大臣忍不住,就告訴曾國藩說,你現在說的是湖南話,說慢一點,不然咸豐皇帝聽不懂,於是曾國藩就放慢了語速,這下咸豐皇帝可是聽懂了,差點生生氣的將曾國藩直接問斬,幸虧旁邊有無數的大臣去勸先鋒皇帝,不然曾國藩那個時候就會離開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