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樓的著名景點

原標題:岳陽樓的著名景點

三醉亭

位於岳陽樓北側,與岳陽樓南側的仙梅亭遙相呼應。據光緒《巴陵縣誌》載:三醉亭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初名望仙閣。由巴陵知縣熊懋獎承,不久就塌毀了。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嶽州知府翟聲浩重修岳陽樓後,在望仙閣的舊址上,重建了這座小樓閣,並改名為鬥姆閣。咸豐年間,岳陽樓和鬥姆閣都已頹壞;直到同治六年,才由總督曾國荃撥嶽卡釐稅,對岳陽樓和鬥姆閣進行全面重修,並根據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的故事,改鬥姆閣為三醉亭。然其後再度圮毀。

光緒六年,又由嶽州知府張德容撥茶釐及捐項,隨同岳陽樓一起重建。解放後,三醉亭經過幾次維修,但因基礎不牢,遂於1977年落架重修。

三醉亭,因傳說中呂洞濱三醉岳陽樓而得此名,佔地面積為135.7平方米,高9米,為二層二簷。頂為歇山式,紅柱碧瓦,門窗雕花精細。三醉亭也和岳陽樓一樣屬純木結構。門上雕有回紋窗欞,並飾有各種帶有傳奇故事的刻花。一樓樓屏上是由岳陽樓管理處殷本祟繪製的呂洞賓臥像。

仙梅亭

岳陽市樓的著名景點

位於岳陽樓南側,為岳陽樓主樓輔亭之一,與三醉亭相對應。仙梅亭是一座呈六邊形,二層三簷,簷角高翹,純木結構,玲瓏雅緻的小亭。亭子佔地面積44平方米,高7米,上蓋綠色琉璃瓦.明崇禎十二年(公元 1639 年),嶽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陽樓,於樓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顯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時人以為神物,稱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名"仙梅亭"。到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嶽州知縣熊懋獎重建岳陽樓時,在遺址上覆建其亭。

懷甫亭

佔地40平方米,高7米,四根水泥鑄構的大柱,四周環以欄杆。小亭上部為純木結構,亭中豎有石碑一方,正面刻著杜甫的畫像和《登岳陽樓》詩,背面刻著他的生平事蹟。北面簷下懸掛著一塊樟木匾額,"懷甫亭"三個蒼勁古樸。"懷甫亭"則是當年杜甫流落巴陵 ,雖貧窮潦倒,仍為岳陽後人留下了《登岳陽樓》等不朽詩篇,後卒於岳陽。1962年為紀念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誕生125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公佈其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岳陽人民為紀念杜甫在岳陽樓下臨湖平臺南側修建此亭。

小喬墓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誌》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誌》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

小喬墓地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巴陵縣誌》載:"嘉慶二年(公園1797年),知府沈延瑛重修"。以後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並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於墓南側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牆.墓園內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城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墓冢圓形封土堆,墓周有遊道,並增加石欄護圍。園內建築,為磚木結構,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岳陽市樓的著名景點

歷史文物

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 堪稱"燕許大手筆"的張說貶官岳陽後,常與文人遷客登樓賦詩,以後,還有李白、杜甫、李商隱、李群玉等大詩人接踵而來,寫下了成百上千篇佳句。

岳陽樓保存的歷代文物,當推詩仙李白對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最為著名,其次要數清書法家張照書寫的《岳陽樓記》雕屏。雕屏由12塊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書法、刻工、木料全屬珍品,人稱"四絕"。此外,人們把范仲淹作記,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了《岳陽樓記》和邵竦篆刻並稱為"天下四絕",並樹立了"四絕碑"至今保存完好。

責任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