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滯銷的山芋。固鎮扶貧幹部出奇招

多虧了扶貧工作隊的幫忙,不然幾千斤的山芋保證爛在家裡,那損失可就大了!”近日,固鎮縣王莊鎮鎮南居貧困戶張懷志拉著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陳後兵的手,激動地說。

今年66歲的張懷志是鎮南居貧困戶,2016年通過發展種植養殖產業順利脫貧,日子原本越過越好,但疫情讓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去年種山芋收穫了6000斤,本來指望能再賺一筆,沒成想,山芋還沒賣完,一場疫情把俺的銷路給堵死了。”

眼瞅著山芋就要爛在後院,張懷志急得在家裡團團轉。此時,鎮南居委會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陳後兵找上門來。

“老張,聽說你家山芋賣不掉,要不放到我們的網購平臺上試一試?”聽陳書記這麼一說,張懷志高興壞了,立刻表示同意,當天就把山芋掛到了網上,售價一元一斤。不到一個月,老張積壓的山芋銷售一空,實現3000多元的收入,“這次網上賣貨,村裡(居委會)不僅幫忙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而且價格也提高了兩毛,還免收了快遞費,真是幫了俺的大忙。”

“只要是貧困戶遇到困難,我們都會想盡辦法給予幫助。”王莊鎮人大主席董富春對記者說,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沒有產業的脫貧戶,王莊鎮採取提供公益崗位的舉措,幫助他們通過就業走出困境。

孫集村村民高懷芹是2014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丈夫因病過世,家裡欠下鉅額債務,但體弱多病的她幾乎不可能自主發展產業。於是,孫集村除了給予相關幫扶政策,同時介紹相關務工崗位,2015年高懷芹實現脫貧。

然而,疫情發生後,高懷芹從事的務工崗位無法持續,頓時失去了大部分收入。聞訊後,孫集村立即為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從事鄉村保潔、村口值勤等工作,及時幫她渡過難關。

“每週只工作兩次,活不累時間也不長,一個月能拿400塊錢,雖然收入不多,但總比沒有強,感謝村裡還想著俺。”高懷芹說。

無論是張懷志,還是高懷芹,他們都是王莊鎮在疫情防控期間,緊抓脫貧攻堅不放鬆的生動寫照。據瞭解,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王莊鎮政府一方面組織駐村扶貧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到一線走訪,圍繞疫情對貧困戶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開展排查,對於貧困戶遇到物資採購、產品銷售難等問題,積極協調相關單位、開闢綠色通道,紓解貧困戶困難;另一方面,為了保障貧困戶就業渠道,開通直達火車站的農民工務工專線,組織人員到企業參觀,並開發多個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就業得到切實保障。

為了滯銷的山芋。固鎮扶貧幹部出奇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