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个项目在建,4大区块成势,杭州大城北初现新风貌

杭州建设消息 近三年来,在市委“北建”决策部署下,市建委、市大城北办立足于大城北区域“千年运河文化,百年工业遗存”定位,坚持不懈朝着“最初的梦想”大步前进。

他们狠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建设一批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宝贵遗产和大城北工业遗存的项目。如今四大区块建设明显加快。

市大城北办牵头统筹实施项目549个、完成222个,初步实现了从“点状突破”到“区块成势”的转变。

“我们始终牢记重要嘱托,全力以赴推进城北老工业区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合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全国样板、老城区有机更新的全国样板、转型发展统筹治理的全国样板。”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市大城北办会同各城区、各建设主体狠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十大标杆和26个重点攻坚项目为两个层级,敲定每个项目的时间节点和形象进度,推进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十大标杆项目中除大运河生态艺术岛项目外,剩余9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在各城区、市级建设主体的共同推进下,五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1 规划落地攻坚战

完成《大运河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等15个专项规划研究,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并落实到大运河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半山地区两区一线等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同时开展《大城北与绕城以北区域路网联通》课题的研究,逐步实现向良渚、仁和、塘栖等大城北外围区域延伸拓展。

170个项目在建,4大区块成势,杭州大城北初现新风貌

2 交通路网攻坚战

以地铁轨道交通、莫干山路等快速路主干道项目为牵引,进一步完善大城北交通路网,已开通地铁5号线,完成26公里主次干道,打通了香积寺路、白石路等8条“断头路”,特别是香积寺路隧道建成后,周边道路高峰平均车流量下降约9%,车速提升约15%;在建莫干山路快速路,将进一步完善 “四纵五横三连十一延”城市快速路网体系。

170个项目在建,4大区块成势,杭州大城北初现新风貌

3 水电设施攻坚战

加快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城北净水厂已开工,建成后将收集大城北37平方公里区域污水量,新增1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能力;全长20公里千岛湖引水北线工程完成,祥符水厂已开工,建成后区域供水能力将提升到50万吨/天,覆盖78平公里供水面积;完成220KV半山变、110KV北秀变等变电站7座,新增50KW供电能力,满足25万人口用电需求。

170个项目在建,4大区块成势,杭州大城北初现新风貌

4 民生改善攻坚战

改造完成31个城中村,建设保障房项目63个,面积997万平方计5.45万套,加速5744户家庭回迁安置工作;开工建设树兰医院等3座医院,完成市一医院老年病医院,完成华师大附属学校等学校49座,为大城北增加配套医疗、教育服务资源;开工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一批文化场馆,以实效回应城北居民的民生需求。

5 生态修复攻坚战

建设北景园生态公园等公园4个,完成其中丁桥水景公园(南区)和良渚门户公园;完成下塘河等17条河道整治项目,相关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由10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水质由V类提升到Ⅳ类;全面开展杭钢及炼油厂地块共192万立方米的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建设龙居寺等文化历保项目4个,完成半山显宁寺、运河文化发布中心等11个。

170个项目在建,4大区块成势,杭州大城北初现新风貌

今年以来,大城北地区计划实施170个建设项目,其中开工33项、完工44项、续建93项。

截至3月底,累计开工短浜路、勾阳路、城北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库三期等10项,完工安吉路新天地校区、长乐大关单元12班幼儿园等9项,继续推进莫干山路、城北净水厂、祥符桥历史街区等项目。继续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

下一步,市大城北办将以“宽视野决策、大区域统筹、小单元作战”工作思路为指导,聚焦重点区域,提升项目建设集中度。

● 以工业遗存为主要特色,打造杭钢旧址公园区块。

● 以运河和良渚文化为主要特色,打造大运河博物院-炼油厂区块。

● 以水上产业为主要特色,打造运河湾国际旅游休闲综合体区块。

● 以数字经济为主要特色,打造浙江云数据计算中心区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