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個項目在建,4大區塊成勢,杭州大城北初現新風貌

杭州建設消息 近三年來,在市委“北建”決策部署下,市建委、市大城北辦立足於大城北區域“千年運河文化,百年工業遺存”定位,堅持不懈朝著“最初的夢想”大步前進。

他們狠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群等重大項目建設,啟動建設一批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寶貴遺產和大城北工業遺存的項目。如今四大區塊建設明顯加快。

市大城北辦牽頭統籌實施項目549個、完成222個,初步實現了從“點狀突破”到“區塊成勢”的轉變。

“我們始終牢記重要囑託,全力以赴推進城北老工業區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合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的全國樣板、老城區有機更新的全國樣板、轉型發展統籌治理的全國樣板。”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說。

據悉,市大城北辦會同各城區、各建設主體狠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群十大標杆和26個重點攻堅項目為兩個層級,敲定每個項目的時間節點和形象進度,推進核心示範區項目建設。十大標杆項目中除大運河生態藝術島項目外,剩餘9個項目均已開工建設。在各城區、市級建設主體的共同推進下,五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1 規劃落地攻堅戰

完成《大運河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等15個專項規劃研究,優化空間佈局、明確功能定位,並落實到大運河文化公園杭州項目群、半山地區兩區一線等重大項目的開發建設中。同時開展《大城北與繞城以北區域路網聯通》課題的研究,逐步實現向良渚、仁和、塘棲等大城北外圍區域延伸拓展。

170個項目在建,4大區塊成勢,杭州大城北初現新風貌

2 交通路網攻堅戰

以地鐵軌道交通、莫干山路等快速路主幹道項目為牽引,進一步完善大城北交通路網,已開通地鐵5號線,完成26公里主次幹道,打通了香積寺路、白石路等8條“斷頭路”,特別是香積寺路隧道建成後,周邊道路高峰平均車流量下降約9%,車速提升約15%;在建莫干山路快速路,將進一步完善 “四縱五橫三連十一延”城市快速路網體系。

170個項目在建,4大區塊成勢,杭州大城北初現新風貌

3 水電設施攻堅戰

加快供水、供電等設施建設。城北淨水廠已開工,建成後將收集大城北37平方公里區域汙水量,新增10萬噸/天的汙水處理能力;全長20公里千島湖引水北線工程完成,祥符水廠已開工,建成後區域供水能力將提升到50萬噸/天,覆蓋78平公里供水面積;完成220KV半山變、110KV北秀變等變電站7座,新增50KW供電能力,滿足25萬人口用電需求。

170個項目在建,4大區塊成勢,杭州大城北初現新風貌

4 民生改善攻堅戰

改造完成31個城中村,建設保障房項目63個,面積997萬平方計5.45萬套,加速5744戶家庭回遷安置工作;開工建設樹蘭醫院等3座醫院,完成市一醫院老年病醫院,完成華師大附屬學校等學校49座,為大城北增加配套醫療、教育服務資源;開工京杭大運河博物院等一批文化場館,以實效回應城北居民的民生需求。

5 生態修復攻堅戰

建設北景園生態公園等公園4個,完成其中丁橋水景公園(南區)和良渚門戶公園;完成下塘河等17條河道整治項目,相關區域的防洪排澇能力由10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水質由V類提升到Ⅳ類;全面開展杭鋼及煉油廠地塊共192萬立方米的土壤修復治理工作;建設龍居寺等文化歷保項目4個,完成半山顯寧寺、運河文化發佈中心等11個。

170個項目在建,4大區塊成勢,杭州大城北初現新風貌

今年以來,大城北地區計劃實施170個建設項目,其中開工33項、完工44項、續建93項。

截至3月底,累計開工短浜路、勾陽路、城北體育公園地下停車庫三期等10項,完工安吉路新天地校區、長樂大關單元12班幼兒園等9項,繼續推進莫干山路、城北淨水廠、祥符橋歷史街區等項目。繼續加快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群。

下一步,市大城北辦將以“寬視野決策、大區域統籌、小單元作戰”工作思路為指導,聚焦重點區域,提升項目建設集中度。

● 以工業遺存為主要特色,打造杭鋼舊址公園區塊。

● 以運河和良渚文化為主要特色,打造大運河博物院-煉油廠區塊。

● 以水上產業為主要特色,打造運河灣國際旅遊休閒綜合體區塊。

● 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色,打造浙江雲數據計算中心區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