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文/后羿

9月14日,中国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病逝,年仅56岁。去世前,他留下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虽然媒体说他是位“知名”的地质学家,后羿我还是很想借不少网友的话一用:

对不起,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研究的创新意义

据报道,李德威教授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是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不好意思,我查了下什么叫“地球系统动力学”,才知道这个主要是研究地球大尺度运动或整体性运动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是地球这些运动的各种力学过程、力源和介质的力学性质。

好歹上过物理课,大概有点儿“似懂非懂”了。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这门学科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才所较快发展的,所以之前的一些地质构造方面的学说,其实是“不靠谱”的,与很多自然地理现象是矛盾的。但如果要推翻这些前人的理论,就必须拿出“真凭实据”来,李德威教授的研究成果就是以真凭实据推翻了不少之前的“谬误”理论,所以具有很高的意义。

例如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刚提出此理论时,被业内人士冷嘲热讽,认为是瞎搞。但他去表示,绝不会为了评职称,就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这样的科研人员,真是越来越少了。所以,他们的成功,就越来越显得珍贵。此后,李德威相继提出不少创新理论,建立了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方面的学说,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地学理论系统。

到了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教授先后获得“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他是科研人员的榜样啊。

足迹遍布青藏高原

李德威教授的研究理论是以青藏高原为基础的。从1990年起,他每年都要花3-4个月的时间在青藏高原上奔波,所以足迹遍布世界屋脊。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在那里搞科研,真是需要非一般的毅力和身体素质。但李教授专业研究近30年,行程超过16万里,真是辛苦了。

没有这样的辛苦,大概不会有那么厉害的科研成果。这样的人,得什么荣誉都是应该的。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他是中国脊梁

李德威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方向是固热能(地球物质发生固态流变的热能),正是在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提供的科技支持下,今年3月,我国在海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这个当然不是普通的水井,而是我国东部第一口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干热岩参数井。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干热岩地热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具有稳定、高效、安全、低成本、环保……等诸多优点,所以对干热岩的开发利用,不仅在中国方兴未艾,在地球上也是时代热潮。

这类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李德威这样的地质学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真正的科学家。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然而,仅仅56岁,李教授就壮志未酬身先去,他在病危住进重症监护室不能说话,于是就写下临别留言: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面对这样的留言,真是不忍直视。难过。

又一中国脊梁病逝,他临别手书: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对不起,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o(╥﹏╥)o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由后羿原创,转载请标注“后羿科技”和后羿。关注后羿,带你感受科技改变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