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文/后羿

9月14日,中國構造地質學家李德威教授病逝,年僅56歲。去世前,他留下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雖然媒體說他是位“知名”的地質學家,后羿我還是很想借不少網友的話一用:

對不起,以這樣的方式認識您!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研究的創新意義

據報道,李德威教授提出的地球系統動力學理論是目前國際地學界的熱點。不好意思,我查了下什麼叫“地球系統動力學”,才知道這個主要是研究地球大尺度運動或整體性運動的一門科學,研究內容是地球這些運動的各種力學過程、力源和介質的力學性質。

好歹上過物理課,大概有點兒“似懂非懂”了。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這門學科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才所較快發展的,所以之前的一些地質構造方面的學說,其實是“不靠譜”的,與很多自然地理現象是矛盾的。但如果要推翻這些前人的理論,就必須拿出“真憑實據”來,李德威教授的研究成果就是以真憑實據推翻了不少之前的“謬誤”理論,所以具有很高的意義。

例如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殼流動為核心的“層流構造假說”,一舉打破“板塊構造假說”。剛提出此理論時,被業內人士冷嘲熱諷,認為是瞎搞。但他去表示,絕不會為了評職稱,就放棄創建自己理論的夢想。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這樣的科研人員,真是越來越少了。所以,他們的成功,就越來越顯得珍貴。此後,李德威相繼提出不少創新理論,建立了地球內部系統動力學、多級循環地球系統動力學方面的學說,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地學理論系統。

到了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教授先後獲得“跨世紀學術帶頭人”“中國地質調查成果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榮譽,他是科研人員的榜樣啊。

足跡遍佈青藏高原

李德威教授的研究理論是以青藏高原為基礎的。從1990年起,他每年都要花3-4個月的時間在青藏高原上奔波,所以足跡遍佈世界屋脊。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在那裡搞科研,真是需要非一般的毅力和身體素質。但李教授專業研究近30年,行程超過16萬里,真是辛苦了。

沒有這樣的辛苦,大概不會有那麼厲害的科研成果。這樣的人,得什麼榮譽都是應該的。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他是中國脊樑

李德威教授近年來的研究方向是固熱能(地球物質發生固態流變的熱能),正是在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提供的科技支持下,今年3月,我國在海南打出了“中國東部第一井”。這個當然不是普通的水井,而是我國東部第一口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乾熱巖參數井。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乾熱巖地熱能作為清潔能源的一種,具有穩定、高效、安全、低成本、環保……等諸多優點,所以對乾熱巖的開發利用,不僅在中國方興未艾,在地球上也是時代熱潮。

這類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離不開李德威這樣的地質學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真正的科學家。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然而,僅僅56歲,李教授就壯志未酬身先去,他在病危住進重症監護室不能說話,於是就寫下臨別留言: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面對這樣的留言,真是不忍直視。難過。

又一中國脊樑病逝,他臨別手書: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對不起,以這樣的方式認識您,o(╥﹏╥)o

(圖片來自網絡;本文由后羿原創,轉載請標註“后羿科技”和后羿。關注后羿,帶你感受科技改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