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衝突,作為統治核心,古代朝堂上的每個決策都會關乎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滿朝大臣都是活生生的人,你當然不可能指望他們跳出三界外,皇帝聖明或者權臣當道鎮得住場面倒還好。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大臣們開始結成朋黨,偏偏皇帝闇弱,幾支力量還勢均力敵。

那麻煩可就大了,黨爭的前提條件已經全部具備,朝堂上很快就要鬧翻天了。

一、黨爭

歷朝的黨爭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變得越來越激烈,因為這本來就是場零和遊戲。

也許鬥爭之初雙方都還存著些許為國為民的念頭,但你吃了虧得找回場子吧?不然還怎麼帶隊伍?

好,這時候如果對方提出了個切中時弊的好建議,但是事辦成了顯然會讓對方威望變得更高,你要不要支持?

黨爭勝負往往也看雙方團隊的綜合實力,面對朝堂上眾多的中間派,可能的話是不是要把他們拉攏過來?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鬥爭的烈度會越來越高,下限則越來越低。有立場而無原則,為反對而反對。

黨爭像戰爭,雙方會不擇手段的爭取勝利。

黨爭還不如戰爭,戰爭對參戰國來說是純粹的力量消耗。打的再狠,烈度再高,幾年內也會分出勝負。

但黨爭則是力量持續增強的過程,雙方會不斷的化公為私,將王朝從上至下的各個部門納入囊中。

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明君在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朋黨的力量觸及方方面面,只能在幾個派系中搞平衡。

不過更大的可能性是連平衡都搞不了,朋黨實在太強大了,甚至連皇權都不放在眼裡。

從歷史上看,參與黨爭的力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文官士大夫、武將勳貴、宦官、外戚。

當然這只是大致的分類,相同集團並非永遠鐵板一塊,例如文官士大夫在明末就分為楚黨、浙黨、東林黨等。

武將勳貴更加不得了,唐朝末年直接以藩鎮為單位,看不順眼就大打出手。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那麼這些朋黨集團在爭鬥中的特徵和行為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文官和武將勳貴本質上是同一類人,因為他們是能夠自發產生秩序的。

文官不用多說,隨著王朝統治範圍的增大皇帝需要大量的讀書人來處理政務。

所謂“代天子牧民”,歷朝歷代皇帝可以將任何看不順眼的官員換掉,但卻仍然要依靠文官集團來治理天下。

武將勳貴控制兵權,看上去可能沒有文人那麼多彎彎繞繞和陰謀詭計,但暴力是所有秩序的底層邏輯。

文官在規則框架內可以佔盡優勢,但武將被惹急了是有掀桌子的能力的。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掀桌子是最後手段

考慮到抵禦外侮和穩定地方的需求,皇帝可以幹掉手握重兵的武將,乃至於長期採取以文抑武的方針。

但無論誰坐上龍椅也不可能把士兵全都解散掉,所以武將勳貴集團同樣永存。

如果說文官士大夫和武將團體如同盤根錯節的大樹,是自下而上構建的體系,那麼宦官和外戚更像是依附在大樹上的藤蔓。

他們本身是沒有任何根底可言的,卻能夠從皇帝那裡借到力量。

出於皇帝的信任,他們可以在皇權的庇護下大肆在朝堂要害職位中安插親信故友,久而久之形成龐大的團體。

如果發展順利,宦官和外戚同樣可以獲得掀桌子的能力,漢唐末期君主廢立猶如兒戲就是鮮明的例子。

不過無論宦官外戚,他們存在與否並不影響王朝運行,因此是可以被徹底消滅的。

綜上所述,在各大派系中武將勳貴的危險度最高,其次是宦官外戚,文官士大夫只能在規則體系中行動相對最安全。

二、掀桌子

無論是宦官外戚還是武將勳貴,他們就像掌握核武器底牌的超級玩家,如果在規則體系中持續失利就會考慮掀桌子。

東漢末期宦官與武將勳貴互相屠殺開啟了大家熟知的三國亂世。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東漢末年的宦官與武將勳貴之爭

唐代末年宦官專權,在激烈的鬥爭中皇帝聯絡文官試圖收回權力。

宦官直接發動“甘露之變”,斬殺中書省、門下省、金吾衛官員數百人。

多年後藩鎮朱溫又挾持天子將囂張跋扈的宦官集團一網打盡,僅留三十餘人作宮內日常打掃之用。

事實上不管是文官、武將還是宦官外戚,無論他們是忠是奸,意圖如何,想要控制朝政必然都有自己的班底。

同時控制朝政意味著責任,能做到這點的集團就算再壞起碼也是要幹活的。

曹操為了恢復生產殫精竭慮,魏忠賢同樣會因為邊患問題憂心忡忡。

但在互相屠殺模式開啟後,短時間內文武百官為之一空,體系崩潰,那麼王朝的氣運差不多也要到頭了。

所以你看黨爭多麼可怕,漢唐以來可謂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宋朝也沒幸免,從王安石變法開始百年內新舊兩黨拼得你死我活。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但總體而言烈度卻不高。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司馬光和王安石在朝堂上鬥得咬牙切齒,下了班還能一起喝酒聊天。

鬥爭中失敗者的結局通常是被貶官,但無一人被趕盡殺絕,只要心態良好小日子還能過的不錯。

例如蘇軾被貶謫後不但在南方娶了小妾,還跟人喝酒旅遊,吟詩作對,搗鼓出不少美食流傳後世,所謂: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朝的黨爭在後世被稱為君子之爭,甚至到了明朝還多有羨慕之人。

那麼宋朝的黨爭為何如此溫和?難道當時的讀書人就特別高尚嗎?

人性是相似的,宋代文人的吃相不比其他朝代要好看多少。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早在宋仁宗年間歐陽修就上疏《朋黨論》公然宣揚結黨: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邏輯是不是特別通順?小人會結黨,那麼君子為什麼不能結黨?為了高尚的目的志同道合的君子當然要團結奮鬥。

這道奏疏要是在朱元璋手裡,怕不是腦袋早被砍了十回八回了,但在氣氛寬鬆的宋朝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讀書人和那幫沒文化的勳貴宦官到底還是不一樣的,幹什麼事都得佔領道德制高點。

當然文人嘴上說的好聽,下手也毒的很。王安石、蘇軾雖然立場不同,但他們的人品卻是不容置疑的。

尤其是王安石,作為宰相不坐轎子,不納小妾,勤儉節約,私德方面堪稱千古楷模。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王安石

但隨著鬥爭的繼續,兩個人居然莫名其妙都出現了“扒灰”傳說,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喪盡人倫的事。

同樣的受害者還有後來的朱熹。所以人性是靠不住的,文官集團多讀了幾十年聖賢書最大的變化就是更狡猾了。

但是他們鬥得你死我活為何沒有掀桌子?不是不想,而是無能為力。

在各大集團中只有文官士大夫是沒有掀桌子能力的,宋代不但以文抑武,還嚴格限制宦官外戚干政。

所以宋朝黨爭屬於文官集團自我分裂,只要把有掀桌子能力的團體都趕出舞臺,就相當於為黨爭的烈度設置了上限。

這套制度同樣為後世的明朝繼承,當然從結果看沒宋朝做的好,限制住了武將卻讓宦官頻頻得勢。

但明朝即便是文官集團的鬥爭也常常你死我活,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嚴嵩兒子被殺,自己垂暮之年靠乞討為生。

文官集團辦事總會找到充分理由,比如嚴嵩被扣了個謀反的帽子。

黨爭最終一定會發展到烈度的上限,文官士大夫掀不了桌子,但是利用規則體系從肉體上消滅幾個敵人還是可以的。

那麼宋朝新黨和舊黨為何沒有演變到這個地步?

三、不殺士大夫

根據《避暑漫抄》記載,宋太祖曾立下碑文祖訓:

“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明朝雖然也有不殺諫臣的慣例,但並非不殺士大夫,朱元璋親自操刀的幾次大案就殺的人頭滾滾。

黨爭是如何發生的?宋代黨爭為何一反常態的溫和?

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文官間的黨爭想要殺人只要照著律法扣帽子就可以了。

但宋朝呢?不管你給對方扣上什麼帽子,也許能將其罷官免職,甚至流放邊疆,但終歸殺不了他。

要麼不做,要麼做絕。如果離弦之箭無法致敵於死地,那這支箭最好就不要射出去。

如果被流放革職之人哪天突然被皇帝想起來了怎麼辦?官復原職後會不會報復?

所謂“不殺士大夫”的意義便在於此,事情既然沒法做絕,那麼大家還是當君子做好人比較划算。

黨爭的危害當然非常大,不但直接干擾朝廷決策,甚至在某些關鍵時刻還會直接決定王朝的命運與走向。

不過出於自身考慮皇帝不一定討厭黨爭,但卻一定討厭你死我活的高烈度黨爭。

把能夠掀桌子的力量全部趕出朝堂,然後再用“不殺士大夫”的祖訓為黨爭雙方託底,宋代溫和的政治格局就此奠定了。

參考資料:

《宋史》

《明史》

《朋黨論》

《避暑漫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