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狀態下練太極,都是在浪費時間

太極拳訓練中存在白練與瞎練的狀況。白練枉費時日,收效甚微,瞎練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故初學者及已學練數年而進益甚微者須警惕白練與瞎練。事物總是相比較地存在著,懂得什麼是白練與瞎練,便會予以警惕,從而促進正練並練之有效。


這樣狀態下練太極,都是在浪費時間


先說白練的表現:


先學套路,後學理法。此現象很普遍。即先依樣畫葫蘆,葫蘆已畫熟,再去學理法,理法明於心,葫蘆不可改。結果葫蘆是葫蘆,理法是理法。意不在先手在先,不靜不松盲目練,清靜拳境不探求,招式套路急求成。


有練二三年還體驗不到清靜拳境的味道,還不知道意對神意氣與動作的調遣,還不知道太極的大樂趣、大愉悅在哪裡。這種類型的習拳者儘管也經年累月地劃弧走圈,但畢競只是停留在豐富生活內容的初淺層面上,實屬遺憾之舉。


故須十分明確。套路與理法同時學習,互相彰顯。如若不然,再練三五年還是白練。因為一萬次的白練加起來還是等於白練。


再說瞎練的表現:


一、姿勢錯誤:如立身欠中正。下頦過於回收,頭部俯仰成弊,腋貼身或腋離虛太過,兩肘翹張,兩肩僵緊,不明確身中垂線,運腿時膝過腳尖,手動不能從胸口出入,盤拳沒有十字中心意念。開合不能經十字中心往返貫串。身緊體僵或身疲體軟等。


二、拳掌錯誤:表現在拳掌變化沒有半握拳的過渡,以腕言有折、坐、塌表現。以手變勾言,勾尖僵硬,手指肚緊捏。出拳正斜反側。鏗鏘用力或橫拔或直杵,沒有內勁的培養等。


三、運行錯誤:表現在“入門五步”上.動作含混,不能體現以腰脊為主宰,以丹田為核心的拳法。以掤為例,身型手勢下沉,拙力僵硬,不能表現心意引領,“掤在手臂”的要則,沒有彈簧外向,水負舟行的感覺。沒有掤內勁的運行或者運行錯誤。盤架錯誤的綜合表現是不懂用意之竅在不執意、不經意,身子要松靜與松沉。


有的只求外形、外招,不求內氣、內勁、內術等。有的瞎練者不顧身體情形、年齡層次,單一追求形似,發剛猛之力.求踢腿之高。追壓腿之低等,更有甚者,瞎練的人盲目引進硬氣功、鐵砂掌、鐵布衫、少林散打的訓練方法.呼吸努氣、憋氣、損氣等,忘卻了“一身舒適萬法宗”的太極原則。


瞎練是導致假太極與壞太極的根因。長期瞎練者練壞膝蓋練壞腰,練壞了脊柱練壞了頸。有的原有慢性病沒有得到控制與治療.反而加劇。


這樣狀態下練太極,都是在浪費時間


克服白練與瞎練的辦法很多。主要是提高認識、落實流程、練悟結合三條:


一、坐下來學習與鑽研拳理拳法。關鍵在於掌握理法、心法。一項項落實,不要貪多求快,急於求成。注意“拳打半步巧”。先從半個動作落實,即吾所言之先練就“種子”招式。然後逐一拓展。


二、觀碟、讀書、拜師、訪友,相互交流,拓寬視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三、練悟結合。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練太極,要練與悟結合。太極拳是學會、悟會的,更是學精、悟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