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那天我朋友帶著孩子做數學題,孩子每答對一道題我朋友就立馬誇孩子:"哇你真棒,算得真快!"

本以為這樣可以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一口氣把作業給全部完成。沒想到孩子卻"不領情",做著做著就沒了興趣,鬧著要出門玩。

我朋友就納悶了,都說孩子需要鼓勵和肯定,才會有動力,怎麼到了自己孩子身上,鼓勵就消磨了動力呢?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德韋克博士曾經和團隊對千名學齡前兒童進行了調查實驗,發現不管生活在怎樣的家庭背景之下,被誇"你真棒"的孩子通常會為了維持自己在父母面前的聰明形象,不願意再接觸新的挑戰;而被鼓勵多努力、多創新的孩子,則會願意去嘗試新的事物,突破自己。

所以說,要想孩子更聰明,鼓勵的方式也有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了,而是要有技巧地激發孩子的動力。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盲目的誇獎會讓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維

蘇格蘭心理學家肯尼思首次提出了心智模型這個概念,所謂的心智模型指的就是我們認識、加工世界的方式,併產生不同的情緒和策略。

  • 心智模型主要分兩種:

成長型思維:一個人會願意不斷探索、發現新事物,思想不會受到固有認知的侷限,具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擅長探索和發現自我,不會因為家長簡單的誇獎或是批評就停止進步的動力,而是不斷地朝著更好的自我努力。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固定型思維:指的是一個人的認知受到固有觀念的限制,從而對新事物、新挑戰感到恐懼、不願接觸。

具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在接受家長的誇獎或者批評之後,很容易就止步不前。因為孩子會認為:今天的我已經足夠優秀了,要想保持這樣的優秀,就要拒絕一切新的挑戰。因此孩子很難發揮更大的潛能,只能在原地踏步。除此之外,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對於外界的質疑和批評還會更加敏感。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如果家長在家只是盲目地誇獎孩子,跟孩子說:"你太棒了",這樣雖然也是鼓勵的一種形式,但長期這樣很容易就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認為所有的成功都是因為自己足夠聰明,並且形成了固定型思維,不願意再繼續努力了,這樣孩子就失去了鑽研的動力,並且害怕失敗所帶來的影響。

就好像帶孩子搭積木一樣,孩子一會兒搭出了一個小房子,家長趕緊說"太棒了";等會兒孩子又搭出了一輛火車,家長又說"太棒了"。換來的結果不是孩子情緒高漲,而是漸漸失去了耐心,馬上就覺得無聊了。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正確的誇獎應該是怎樣的?

就拿搭積木的例子來說,家長們應該瞭解正確的誇獎方式,才能達到激勵孩子,又保證了孩子動力的效果。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首先,不要誇獎孩子本身,而是注重孩子的努力過程。我們通常都會誇孩子"你真棒",而從來不會去注意孩子獲得成功的過程。孩子在搭積木的過程中需要運用空間想象力,所以說孩子的每一個"作品"都代表著孩子的思維模式。

有一次我和侄兒一起搭積木,他很興奮地告訴我"快看,我搭了一個大別墅",我仔細一看才注意到,孩子給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搭了一個"小房間",分別用不同的顏色代替。於是我誇讚他:"你太貼心了,給我們每個人都安排了小房間呀,你是怎麼想到的啊"。

侄兒突然情緒高漲,忙著給我介紹"別墅"的構造,講完了又開始搭另一棟小房子了。

可見誇獎的對象不應該是孩子,而是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這樣才能刺激孩子發揮源源不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其次,引導孩子更深入地思考問題,並提出新點子。思維的延伸應該是不受限制的,如果家長只是單一化地對孩子本身進行誇獎,孩子只會滿足於現狀,並不會多花時間進行鑽研。所以說,家長更應該在鼓勵孩子的同時給孩子一些引導,讓孩子更深入地看問題。

就比如孩子今天解出了一道數學題,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用這樣的方法去解更多不同的題,這樣既保證了孩子的動力,又讓孩子的大腦得到了鍛鍊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除了學會正確的誇獎孩子之外,還應該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對於孩子自身的發展至關重要。家長改變誇獎孩子的方式還不夠,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可以直接決定孩子看問題的方式,以及對待表揚和批評的處理方法。

1、把鼓勵變成引導:鼓勵並不是家長口頭的一句讚賞,它更應該成為孩子的動力和引導。所以說,家長在誇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格外注意語言的修飾,儘量做到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和拓展,而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句"你真棒"。家長可以試著去肯定孩子的思考方式,並給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進行比較分析。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2、 引導孩子綜合地看問題:當孩子過分地依賴家長的鼓勵,過分看重他人的批評,將導致孩子太過於關注自我,從而很難全面地看問題,也就無法獲得成長型思維。如果孩子可以脫離他人的評價,更多地關注某一件事所帶來的影響,去思考問題的來源、解決方式、付出成果,那麼孩子將對一個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也就初步培養了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要想孩子更聰明,家長鼓勵的方式也有大學問,別再只說“你真棒”

總結

家長很多時候只想著鼓勵孩子,卻沒有想到怎麼通過鼓勵來刺激孩子的動力,才讓孩子形成了固定型思維,停留在他人的評價裡止步不前。

身為家長,應該要多鑽研關於"鼓勵"的小技巧,學會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和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關注結果。說到底,家長也應該跟孩子共同學習成長型思維,做到用長遠和開闊的眼光看待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