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大家好。這裡是葉雨拾光。很多種植戶在打藥的時候,除了殺菌劑、殺蟲劑以外,還經常會添加一小袋蕓薹素,用來做“葉面肥”,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因為蕓薹素並不是“葉面肥”、也不能替代葉面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蕓薹素的一些知識。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一、蕓薹素不是葉面肥

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確一下,這個蕓薹素內酯它可不是葉面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葉面肥也好/其他的什麼肥也好,他們被稱為“肥”,要滿足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能夠為作物生長提供營養元素,比如我們常常使用的磷酸二氫鉀,它就是一種磷鉀複合肥,為作物提供磷鉀兩種元素;我們噴灑使用的鈣肥、硼肥等葉面肥,也是能夠為作物提供鈣、硼元素的。

但是,蕓薹素內酯雖然能夠調節作物的生長,但是它本身並不提供任何營養元素,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它不是葉面肥了。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二、蕓薹素內酯到底是什麼?

既然蕓薹素不是葉面肥,那麼蕓薹素到底是什麼呢?它又為什麼能使作物生長健壯呢?我們就從蕓薹素的發現開始聊一下。蕓薹素最早呢是由美國一個農業科學家於1970年在油菜花粉中發現了一種新型化合物,所以也被稱為“油菜素”。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當時就發現這個油菜素不單具有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提高光合作用、調節營養分配的功能,還能促進作物莖葉的碳水化合物向果實和子粒的轉運,提高作物對外界不利因素的抗逆能力、促進植物弱勢部位的生長能力等功能。因為是在植物體內發現、由植物自身產生的,所以將它與之前發現的五類植物激素: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並列,被稱為第六大類植物激素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三、植物激素與植物生長調節劑

除了蕓薹素,包括赤黴素、乙烯等,我們平時也都作物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來使用,那麼他們到底是農藥還是激素?可以這樣說吧,他們是植物激素,但也可以作為農藥、也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來使用。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簡單來說就是,植物自身產生的、在植株體內運轉,用來調節植物自身生長髮育的微量有機物質稱為植物激素;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就是我們農藥中的一個種類之一。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蕓薹素從被發現,到被廣泛應用,中間也經歷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為什麼呢,因為雖然蕓薹素的功能很強大,但是天然蕓薹素的提取成本太高了,直到蕓薹素能夠人工合成成功以後,才逐步實現了工業化的生產,並逐步在農業生產上推廣開來。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四、蕓薹素的作用與使用方法

我們再來說一下蕓薹素的作用,蕓薹素和我們之前分享過的磷酸二氫鉀一樣,幾乎也是可以應用到任何作物的任何時期,不同時期使用也有不同的作用,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以下5點:

  • 苗期促根;
  • 營養期促長(生長旺盛);
  • 生殖期促實(結實、坐果,膨大);
  • 增強抗逆性;
  • 緩解藥害。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大家也基本都知道,這裡就不再一一展開了,最後再說一下蕓薹素的使用,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基本都是含量0.01%的製劑產品,一般稀釋倍數在2500倍以上,也就是一壺水15公斤的話加6ml,也可以適當上下浮動一點。

正確認識蕓薹素內酯:我不是葉面肥,本身沒有營養,我確實很牛氣

注意事項:

使用的時期,基本上就是苗期、開花前和坐果後,果實膨大期或者灌漿期

另外,我們前面也提到了,因為蕓薹素本身並不能為作物提供營養元素,所以最好和葉面肥混配使用,這樣效果更好。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歡迎留言/點贊/轉發,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