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始皇帝泰山封禪的誓言縱隔兩千多年,仍讀得人熱血沸騰,“朕”從始皇帝開始也就成為了皇帝的專屬自稱,作為眾多皇權之中彰顯至高無上身份的自稱,在封建專制的時代裡,稱謂的不同是階層等級森嚴的標誌。

那麼作為皇帝的專屬稱謂,歷代歷朝的皇帝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自稱朕嗎?可別被電視劇騙了,帶你看看皇帝們的自稱。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朕”作為專屬稱號的確立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進入了諸雄割據的大爭之世,天子大權旁落,諸雄並起,攻伐不斷,諸侯國星羅棋佈,彼此稱王,都妄圖兼併天下。秦國地處關外西隅,因為長期遠離中原文化,被中原諸侯所輕,正所謂天下卑秦。

秦孝公時期,目睹國力衰弱,制度陳腐的國情,孝公精圖礪治,銳意變法,啟用商鞅等法家人物,獎勵軍功耕種,商鞅之法深得人心,秦國迅速崛起。

在歷經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奮六世之餘烈)的經營之下,採納張儀,范雎的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並輔以白起等兵家之道,逐漸消耗六國國力並從中牟利,秦國成為了戰國後期空前強大的諸侯國。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嬴政親政,在在李斯、尉繚、王翦、蒙恬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正式拉開了攻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序幕。

公元前230年,秦國攻滅韓國,並依次滅亡了趙國,魏國,楚國,燕國,並於公元前221年消滅了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國,完成履至尊而制六合,併吞八荒的統一大業。

統一六國之後,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整個過程中秦國大軍所到之處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給嬴政帶來了“古往今來獨為尊”的無匹自信。

建立秦朝之後,嬴政自認為“功蓋三皇,德高五帝”,決定起一個能夠萬世流傳的稱謂,就把“皇”“帝”二字並用,確立了皇帝的稱呼,自稱始皇帝。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秦滅六國後,秦王政覺得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號,顯不出他的偉大,更不能讓後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們商議改帝號之事。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時任丞相王綰進言,說三皇五帝所治理的天下不過方圓千里,是天下共主的時代,而商周稱王之後,才獨統天下,尤其是周朝,國祚綿長八百年,建議嬴政以王自居。秦王聽後大為不悅,說自己要的是秦朝萬世,而不是商周的七八百年。

緊接著秦相李斯上奏:“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內都已成為郡縣,法令由中央統一,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業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認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

秦王聞之大悅:“泰皇仍與以前分別不出來,我看,去「泰」留「皇」,採上古「帝」號,稱「皇帝」。我稱始皇帝,後世以數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

於是便確立了“皇帝”作為封建王朝君主的專屬稱號並自稱始皇帝,追加秦莊襄王諡號,尊其為太上皇。同時李斯以“天下皆朕、皇權獨尊”建議始皇帝自稱為“朕”,始皇帝採納之後,“朕”便變成了皇帝的專屬稱謂並被歷朝沿襲了兩千多年,貫穿了整個中國封建史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歷代皇帝都自稱為“朕”嗎?

在秦朝以前,“朕”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詞,並非君主專有,黎民百姓都可以用(屈原在《離騷》中就曾用到“回朕車以復路兮”),這個時候,國君的專用稱謂通常是“孤”和“寡人”。

自始皇帝以“朕”自稱開始,歷代皇帝紛紛開始效仿“朕”的自稱,“孤”劃分給了王級爵位的臣子,在孫權給曹操的書信中就有提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在古裝電視劇中,大家經常能夠看到皇帝口頭的自稱,都是“朕。”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古裝劇市場良莠不齊,部分編劇導演歷史文化水平的缺失才造成了這種現象。

“朕”作為始皇帝嬴政確立的專屬自稱,其實他也不太喜歡這樣稱呼自己,用得更多的還是“吾”,只是在一些正式場合或者書面語言中才自稱為“朕”。

秦二世而亡之後,大漢帝國的建立者漢高祖劉邦,作為和嬴政同時代的人物(劉邦只比嬴政小三歲),儘管沿襲了“朕”這一自稱,但是他也不喜歡自稱為“朕”,使用更多的也是“吾”,只是在一些官方文獻中才會以“朕”自稱。

這種情況延續了近一千年,歷經秦漢,三國,二晉,隋朝等數個朝代,皇帝都是將“朕”作為書面語言中的自稱而非日常用語中的自稱。在唐朝以前,皇帝的自稱使用更多的是“寡人”,即“寡德之人”之意。唐朝建立之後,“朕”這一自稱才開始流行起來。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為什麼唐朝皇帝開始習慣以“朕”自稱呢?

在隋朝末期,隋煬帝窮兵黷武,暴虐無道,勞民傷財,民不聊生,這樣的社會矛盾背景下,隋末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時任太原留守的唐國公李淵,也就是後來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起兵晉陽,於公元617年攻佔了長安,擁立隋煬帝孫子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史稱隋恭帝。李淵官拜大丞相,進封為唐王。

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逼死。同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建立了唐朝,於次年五月賜死隋恭帝楊侑之後,隋朝正式滅亡。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李淵的父親李昞的妻子是南北朝著名大將軍獨孤信的女兒,鮮卑族人,所以唐朝的統治者是具有少數民族血統的。但是作為一個弘揚漢文化的王朝,加上李唐王朝本身也更注重漢文化,加之唐高祖篡隋立唐,頗有得國不正之嫌。

所以為了實現彰顯李唐王朝的正統性和為了融入中原文化,同時也為了和百官平民區分開來,凸顯自己的尊貴身份和統治地位,唐朝統治者就開始刻意的去以“朕”這種自稱去抹除少數民族和漢民族的文化界限。

在歷經唐朝289年國祚之後,“朕”作為皇帝的自稱就已經變得十分習慣順口了,所以自唐朝往後的朝代,歷任帝王紛紛開始以“朕”自居。

皇帝真的自稱朕嗎?

總結

儘管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古裝劇作為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在還原歷史上並不能做到全部真實,經常會出現一些歷史性的錯誤,甚至一些水平低劣的作品還存在篡改歷史的真相,誤導觀眾的問題。

比如皇帝在自稱這個問題上,至少在唐朝以前,把“朕”掛在嘴邊的皇帝是不多見的,並不是古裝劇中清一色一邊倒的自稱為“朕”,希望大家在觀劇過程中,能夠明辨是非,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藝術所誤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