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後,北大營內的坦克為何沒去助陣,看看這位老兵怎麼說

1931年9月18日,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最特殊的日子,因為就在這天的夜裡,日本關東軍突然出兵進犯東北地區,由於當時的東北軍首領張學良一再堅持“不抵抗政策”,結果導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整個東北三省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被日軍侵佔,而此次事件便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自張作霖於1916年驅逐段芝貴,逐步掌控東北三省的軍政大權後,這個地區儼然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獨立王國”,並曾先後與皖系、直系、北伐軍等部交過手,而在整軍備戰上,張作霖也十分大氣,不僅大力購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戰成名的坦克,更創立了當時國內的第一支裝甲兵團。

九一八事變後,北大營內的坦克為何沒去助陣,看看這位老兵怎麼說

雷諾FT-17型坦克,一款來自於法國的輕型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裝有可360度旋轉炮塔的坦克,如果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待它的話,這款坦克充其量就如同一輛跑不快的“裝甲車”,但以當時的條件來說,FT-17的性能都大大超過了同期的外國坦克。1922年,為了對付直係軍閥,張作霖斥巨資從英法等國購買了大量的軍備,其中便包括36輛雷諾FT-17型坦克,而由於對坦克這種“鋼鐵雄獅”的瞭解知之甚少,直軍吃了大虧,從此一蹶不振,後又遭到北伐軍的重創,從此退出了爭雄的舞臺。

九一八事變後,北大營內的坦克為何沒去助陣,看看這位老兵怎麼說

北伐戰爭期間,一支裝備有多輛FT-17坦克的裝甲兵團被派往河南參戰,結果僅一戰就報銷了六輛,後來隨著東北軍的節節敗退,這支曾在直奉大戰時大出風頭的裝備兵團也沒有了力挽狂瀾的能力,只得跟隨潰軍一路逃回老家。東北易幟後,這支坦克部隊本是作為張學良的殺手鐧,準備在最後時刻與蘇軍作戰的,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它們還未抵達前線之前,蘇軍就已經得勝,隨後交戰雙方便籤訂了停戰條約。中原大戰爆發後,張學良接受蔣介石的拉攏,親率東北軍主力入關參戰,僅留下第七旅駐防瀋陽。

九一八事變後,北大營內的坦克為何沒去助陣,看看這位老兵怎麼說

雖然看似只有一個旅的兵力,但該部卻是張學良真正的看家部隊,不僅裝備有迫擊炮、平射炮、輕重機槍等常規武器,甚至還配備有坦克,是東北軍中裝備最為精良的一個旅,按理來說,擁有如此強悍武器的第七旅就算在獨自面對日軍時也不應該會落下風,但歷史卻狠狠甩了我們一個重重的巴掌,當關東軍進攻北大營時,這支擁有坦克等重武器的精銳部隊卻被一批手持輕武器的日軍給趕了出去,後來據一位原東北軍的老兵回憶說:“由於當時奉命不抵抗,併為了防止日本人在戰後找茬,所以營地裡的坦克不僅沒有一發槍彈,就連燃料也沒有及時加註,結果等日本人打到家門口時,這批坦克撤又撤不走,打又沒彈藥,只得就地放棄,白白便宜了日本人。”就這樣,有著多年戰鬥經驗的東北軍坦克部隊未經抵抗就束手被擒,實在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情。

九一八事變後,北大營內的坦克為何沒去助陣,看看這位老兵怎麼說

九一八事變後,被俘獲的FT-17坦克被編入日軍的戰車隊中,參加了進攻黑龍江馬占山所部的行動,後來“偽滿洲國”成立,關東軍便撥出一部分坦克給了偽軍,剩下的則拉回日本進行研究,而後來在抗日戰場上充當侵略急先鋒的日軍89乙中型坦克便可以看作是“雷諾”FT-17坦克的改進型。

九一八事變後,北大營內的坦克為何沒去助陣,看看這位老兵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