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要問家長煩惱的時候是什麼,那麼一定是孩子即將上幼兒園的時候,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甚至已經開始出現反抗家長的行為,而且家長們又不捨得去打罵孩子,最後只能忍下來了。

可是“忍”的這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會買單,甚至還會變本加厲,最後導致家長不得不採用“責罵”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他的做法是錯的。

可是這種“責罵”的方式,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些用,但是使用的次數多了,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最後導致親子關係出現裂痕。

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身邊的親戚有個兒子就特別的調皮,不光在家裡經常惹父母生氣,就連在學校裡也是班級中頭號的“搗蛋王”。

正因為這樣,親戚為了讓兒子能長點記性,於是每次犯錯的時候都會用“棍棒教育”去強制改掉兒子的壞習慣,可是到最後,不但沒有“改邪歸正”,反而更加的變本加厲。

與其去“打罵”孩子,不如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這些事的結果是什麼,大多數時孩子並沒有惡意,只是出於好玩,一旦他知道了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時候,孩子自己也會進行改善的。

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結果呈現法比責罵更管用

所謂結果呈現法,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的結果是什麼樣的。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比如孩子在家淘氣給碗打碎了,這時父母需要用“結果呈現法”讓孩子知道把碗打碎的後果是什麼,晚上吃飯時沒有碗吃飯,讓孩子長記性,下次就會這麼淘氣了。

這種方式,已經有很多家長進行嘗試,確實會比責罵更管用,因為這種結果直接影響到了孩子,讓孩子知道了做錯事的後果,慢慢就會長記性,不再淘氣。

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結果呈現法的三個優勢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任何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都會出現“逆反”的心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處於逆反心理的孩子,做任何時候都想和父母唱反調,而這種結果呈現法,不僅會讓孩子意識到和父母唱反調的結果是什麼,還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

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2)讓孩子更加理解父母的苦衷

結果呈現法會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也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孩子去彌補自己的過錯時,孩子會發現父母的苦衷,也會越來越理解父母的用心。

3)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大部分的孩子雖然調皮,但是依舊非常依賴父母,不管遇到任何事情總希望父母可以替自己去解決,而結果呈現法可以幫助孩子戒掉依賴父母的習慣,還會讓自己變得獨立,鍛鍊思考能力

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家長的誤區

1. 袒護孩子的錯誤

在家庭裡,總會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的,一般唱黑臉的都是媽媽,唱紅臉的都是爸爸,當母親用嚴格管教的方式時,父親就會用比較寬容的方式去袒護孩子的錯誤。

一旦家長幫助孩子去袒護錯誤時,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做法並沒有錯,錯的是說自己的媽媽,會讓孩子更加肆無忌憚的犯錯,而且每次犯錯都會找父親幫助自己。

2. 習慣性的打罵孩子

孩子在成長中難免就會出現錯誤,尤其是4-7歲的孩子,此時的孩子正是最淘氣的時候,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無意間去犯錯的。

大部分的家長會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時會讓孩子對家長心裡產生一定的恐懼感,甚至以後犯錯也不會告訴家長,而是默默的藏在心裡,這樣時間一長,反而讓孩子看不清自己的錯誤在哪。

責罰孩子要學會方法,採用“結果呈現法”,會比責罵更管用

3. 過分溺愛孩子

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採用“打罵”教育的,也有些極個別的家長會採用“溺愛”的方式,這種方式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事,父母都會攬到自己身上,甚至還會鼓勵孩子。

這種溺愛的方式,甚至比打罵的方式更加有危害,會讓孩子養成一種“唯吾獨尊”的性格,等孩子步入社會時,會特別的被動

結尾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出現錯誤,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制止和幫助孩子改正,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成長的。

因此,父母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發現,當孩子做錯事卻屢次不改的情況下,父母就需要考慮採用“結果呈現法”,讓孩子知道錯誤會有哪些結果。

正確的引導,比打罵更有用,只有讓孩子意識到了錯誤所帶來的結果,孩子才會改正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