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資本主義萌芽下,江南農業的變革

明朝資本主義萌芽下,江南農業的變革。

明朝資本主義的萌芽使明朝有機會再次領先世界的同時也使糧食和人口的比例嚴重失調,這也使明朝200餘年總人口最多時只有六千萬有餘與西漢末年幾乎相當。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萌芽導致的大量經濟作物擠佔了糧食作物空間,也就是歷史書上記載的"桑佔稻田"、"棉佔麥田"等現象。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大量原本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被轉而種植經濟作物。比如曾經以"蘇松熟天下足"而著稱的松江府、太倉州的耕地在總體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佔一半的格局,部分縣的棉田面積超過了稻田面積。在明末清初張履祥的《補農書》就提到"桐鄉田地相匹,蠶桑利厚……地之利為博,多種田不如多治地。"與此同時,棉花生產糧食生產的比價也發生了變化,山東等地生產的棉花,經商人轉賣江南,人們發現種糧食賣的錢還不到賣棉花的一半。種糧食不如種棉花種桑樹賺錢,於是便出現了桑爭稻田和棉爭糧田的局面。反正只要是有了錢,總能買得到糧食的。

明朝資本主義萌芽下,江南農業的變革

隨後就發現有錢真不一定能買到糧食,於是在桑爭稻田和棉爭糧田之後,耕作制度的改變是向著多熟制方向發展的,由於桑棉佔用了大量的糧田,所以多熟制的發展是以提高糧食產量為出發點,一個方面是在糧田中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糧食,如稻-麥、稻-春花(蠶豆、油菜等)、稻-豆、稻-蕎麥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雙季稻的發展;雙季稻在唐宋以前就已出現,但主要是以再生雙季稻為主,直到明代前期,閩廣一帶的雙季稻。

明朝資本主義萌芽下,江南農業的變革

還是間作雙季稻,明代中後期以後,連作雙季稻才得到發展。《天工開物•乃粒》中說到:"南方平原,田多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生,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在雙季稻的基礎上再加上各種小麥,發展為麥-稻-稻的三熟制。糧田多熟制的發展,促進了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為緩解由於桑爭稻田和棉爭糧田所引起的糧食種植面積下降,糧食減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個方面就是在棉田和桑田中儘可能地擠種糧食,以減少由於桑爭稻田和棉爭糧田所引起的糧食減產,如《農政全書》所說:"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種棉二年,翻稻一年。"實行棉稻輪作,《農政全書》中還提出了一種棉田間作,"預於秋冬耕熟地穴種麥,來春就於麥隴中穴種棉。但能穴種麥,即漫種棉,亦可刈麥。"這也就是褚華在《木棉譜》中說的"麥雜花","種棉者,或共大麥下種。夏獲麥,秋則獲棉,謂之麥雜花。"除麥以外,棉田間作套種的作物還有大豆、芝麻、玉米、綠肥等,據康熙《嘉定縣誌》的記載,"今佃戶雜種諸豆於棉花兩溝之傍。若棉花或敗,猶得豆以抵租也。"需要指出的是,棉麥等的輪作複種、間作套種在北方也已採用,《群芳譜》中說:"凡田,來年擬種稻者,可種麥;來年擬種棉者,勿種。……若人稠地狹,萬不得已,可種大麥、裸麥,仍以糞力補之,決不可種小麥。"桑間種很早就已出現,明清時期

明朝資本主義萌芽下,江南農業的變革

桑間種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群芳譜》中提到"蠶豆……兩浙桑樹下,遍環種之。"另外桑爭稻田的發展還導致了桑基魚塘的出現,即將稻田挖深成池塘,把泥土復於四周成基,池塘用來養魚,基地用來栽桑。在提高桑葉產量的同時,用養魚的方法來彌補因桑爭稻田所致的糧食不足。

明朝資本主義萌芽下,江南農業的變革

不過,按照天賊專家汪三公子的主張,這恰好是經濟發展的正確道路。按照他的理論,什麼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統統的都可以丟掉東洋大海里去,土地都拿來搞建設,搞工業,搞經濟作物種植。只要我們有錢,還怕在國際市場上買不到糧食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人家不賣糧食給我們了,那一定是我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惹得人家生氣了。

(圖片與文章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