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其实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其实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出人头地,甚至有的父母把自己未完的一切希望都寄望于孩子身上,寄望于某一个学校,寄望于学校的老师身上。可是,所有的家长是否想过,你们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心了吗?是否曾陪伴孩子共同努力过?是否真的为孩子的学习下过“功夫”?

其实,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更多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其实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我家孩子的班主任,在“抗疫”期间,曾对孩子所在的班级家长群里的所有家长留下这样的一节这个字:

对于学业来说,最残酷的事就是整件事都是“不可逆”的。

所以矛盾就在于,一个孩子无论经历什么都无法像大人一样明白学业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可是一旦一个学生经历了,他很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了。

今天的信息爆炸,让很多人觉得道路千万条,只要自己创业就能规避掉学业带来劣势。

事实上这个世界也确实有不靠学历混饭吃的人,甚至年少有为。不过他们其中很多的共同点是技术性的工作占了大部分。比如像编程,厨师,各种建筑类工匠。

这类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力可以被量化,你做的好与坏是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的。只不过这类工作只在一部分领域有效。

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其实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至于很多老百姓眼里的光环领域,比如国起,学校,医院,各种事业单位,外企和知名民企中,评估一个人能力的时候,是需要看标签的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时候更多一些,有些工作并不是说学业不好的人就做不了,因为很多非技术性的职位,没办法通过非常客观的方式去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履历存在劣势的时候,容易吃亏。

从概率上来讲,企业喜欢高学历的人其实是一种低成本的挑人方式,高学历的人里也确实有不稳定因素的,但是概率小一些。

所以,违背主流的路线,很有可能就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能得到主流的认可。

这一点上不仅仅是学业,放在任何地方也都很常见。

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完成阶层跨越,最完美的方式就是上学,努力读书,玩命考个好大学,在学校多认识些校友,出来找个大公司踏踏实实待几年,有了一定人生积累,自己再去做点想做的事情。它不是一个必须的路径,而是它是成本最低的路径。之所以强调成本,就是因为这里提到的普通家庭,其实承担不了太高的成本。

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其实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当然有人会觉得,我周围谁谁谁,学习不好但是过得也挺好啊。

我只能说他命还不错,但是你有这个命吗?

所以一个孩子能不能意识到学业的重要,其实更多还是靠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引导。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之所以早,就是他们是一群最早接触过白眼,嘲笑,挖苦,排挤和辛苦的人,他们很早就体验到了人性的力量和社会运行的规则。他们更明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我见过很多没有学历的家长,反而逼自己孩子更紧,想必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孩子适合正面激励,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享受不了正面激励的效果,不妨赶上一个暑假或寒假,放在一些能帮忙的地方体验一下这个真实的世界。如果他觉得还不错,那就由他去吧,但绝大部分的孩子会乖乖回来上学,他会意识到之前只是父母把他保、护的太好了。”

这篇这,也令我万分的感动,感动这位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关怀倍致。

其实,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除了在学校老师在学习上的教导,还离不开父母给予的帮助与教育。

责编:陈志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