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攝影,相機機內閃是雞肋嗎?

背相機騎摩托的電工


這個問題需要說明下有些相機為什麼要配置內部閃光燈。原因有兩個:

高感不足

凡是配置了內部閃光燈的相機一般都是由於其ISO高感不足,容易產生噪點,為了克服這個毛病,才配置內部閃光燈的。例如佳能的60D就是這樣。我用了多年的60D,其它方面都好,就是高感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個是廠家生產分檔固有的,我們只能瞭解和選擇。因此,後來又購置了佳能的5DIII,高感就好多了,也取消了內部閃光燈。

針對拍攝者的分類

使用帶內部閃光燈的相機的人,多半是初學者,或者是對拍攝作品的藝術性要求不高的群體。要求使用方便,不考慮閃光燈的燈光角度,而僅限於記錄,或者是拍攝紀實片。而使用不帶內部閃光燈的相機的人,多半是講究拍攝作品的藝術效果,要求較高的拍攝質量,講究布光角度的。例如可使用1個,或者多個閃光燈,實現同步離機閃。在不需要布光時,僅利用相機的優良高感性能即可實現自然光拍攝,這時如果再配置閃光燈就顯得不太必要了。


晴雨光影房車攝影


首先說明一點,攝影四十多年來,是很少用閃光燈的,儘管有的相機有內置的閃光燈,自己也購買了外置的閃光燈。但是,很少用,並不是說就根本不用。有的時候,利用閃光燈適當的補充光源,在昏暗的光線下,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包括相機的內置閃光燈,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



我們有的時候,會看到有的攝影師在白天逆光的環境下,拍攝出了夜間拍攝的照片效果,這個時候,內置的閃光燈就發揮了作用。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閃光燈的閃光會抵消掉正面投射過來的光源,因此,畫面除主體外,其他地方都會比較暗。這樣的照片,很多被拍攝者是比較喜歡的。 再有就是內置的閃光燈,很多人不喜歡用的原因,是這樣的閃光燈不會隨意的旋轉角度,這樣就很難做到象外置閃光燈那樣,可以將光源打到牆面或者其他能夠反射光線的地方,讓被拍攝場景籠罩在反射光源之中。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很多人認為內置的閃光燈就是一個雞肋,棄之不得,用之乏味。


實際上,如果用好了內置閃光燈,也是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暗光情況下,照片拍攝的質量的。尤其是在昏暗的場景下拍攝人像,如果不加一點輔助光,曝光的時間會比較長,住過通過改變ISO的方式,成像的顆粒又會變大。這個時候,可以充分利用相機自帶的內置閃光燈,但不是讓閃光燈不加任何限制的直接照射被拍攝者,如果是那樣,拍攝的結果畫面會痛失層次感。這個時候,有經驗的攝影師,一般都會隨身攜帶小紙巾,把小紙巾拿出來一張,摺疊後,擋在內置閃光燈前,這樣的光線也就變成散射光了。


閃光燈的發明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我們在早期的電影當中經常會見到,在重要的集會上,手舉閃光燈或者說閃光泡的記者,在按下快門的同時,閃光泡啪的一聲炸掉,發出刺眼的光芒。那個時候,攝影技術發展還沒有到很成熟的階段,攝影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也比較低,在拍攝運動物體或昏暗場景下的照片的時候,就會力不從心,因此,就有科學家發明了與照相機同步到閃光泡。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不斷髮展的歷史,攝影的閃光燈行業發展到現在,設計師們還在一些相機,包括一些高中檔相機上,配備上內置的閃光燈,肯定是基於對市場的大量調研,確認使用相機的人們有一定的需求才這樣設計的。我不同意有的人認為內置閃光燈是多餘的設計的說法。

世間有很多事物,不是沒有用,關鍵的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它應該怎麼用?能解決哪方面的問題。因此,作為喜歡攝影的攝影發燒友,有必要多瞭解一些巧用內置閃光燈方面的相關知識,看一看攝影大咖是如何利用內置閃光燈,拍攝出與眾不同的大片的。


飛俠旅拍


專業攝影,相機機內閃是雞肋嗎?

  1. 對於專業攝影來說,相機機內閃確實是雞肋,而且有還不如沒有,所以專業點的相機都沒有。為什麼說有還不如沒有?因為你不用它,帶著它就是個費物,還佔著相機的空間,比如索尼APS-C畫幅相機,最早產的NEX5N沒有內閃,也沒有內置取景器(這個我也不用,原因在我的別的回答中有),所以體積做的很小,索尼在後來的機型中把這兩者都加上了,體積大了不少,與全畫幅微單相差無幾了,幾乎失去了APS-C相機的價值

  2. 關於內置閃光燈,別說內閃了,就連外置的機頂閃光燈我也不用,什麼情況下也不用。原因不詳細說了,都懂的

這些是在天文館裡極暗的環境裡拍攝的,什麼輔助光源也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