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全畫幅相機用出中畫幅效果?

Manny李文輝

中畫幅啥效果?我使用ASP-C的富士,全畫幅的尼康D810,富士GFX中畫幅,也使用飛思中畫幅數碼後背。我從來不迷戀畫幅,中畫幅的確有自己的優勢,比如畫質的細膩和大幅面的輸出。

現在其他相機已經非常強大了,一般的攝影愛好者,用好手中的相機,多思考如何拍攝和後期,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分享幾張飛俠的片子吧。你能那些是富士,那些是尼康,那些是中畫幅拍的嗎?


網際飛俠

按道理是全畫幅相機是拍不出中畫幅效果的。


如果沒什麼特殊偏好,啥都拍的話,不用說全畫幅數碼隨便買,以後拍好了再考慮是不是要上中幅。


因為全畫幅數碼的系統價格可能只夠買中畫幅的一個鏡頭。

如果是風光老法師,而且不差錢,那自然是中畫幅,新的中畫幅微單在拍攝一些不需要速度的紀實題材也足夠出色。




而畫質呢?一般來說要參考每像素面積、動態範圍和色深等各種參數。一般來說,在這些方面,中畫幅相機都是遠遠勝於全畫幅相機的,要知道,中畫幅的優勢就在這裡!這也是為何很多人會選擇買中畫幅的原因!


比如:135全畫幅目前比較熱門的A7RII,像素4240萬,傳感器面積856平方毫米,每像素面積大概是20.19平方微米。哈蘇X1D 5000萬像素,傳感器面積1441平方毫米,單位像素面積28.82平方微米。單從單位像素面積來看,中畫幅入門數碼比起全畫幅頂級相機有著44%的微弱優勢。但實際上,這點優勢還要看廠家的調校和大尺寸傳感器散熱問題是否很好地改善。



感光元件的大小對畫質影響很大的,尺寸越大畫質越好,至少在目前的傳感器技術條件下,這是基本常識,如果需要使用的圖片尺寸很小,那可以認為區別不大,稍正式一點的場合,肯定要選條件許可下的最大畫幅相機拍攝!



很多人會說,全畫幅和中畫幅不過是按需求的選擇,沒必要提升到面子這種和技術不相關的層面上,雖然身邊可能有這樣想法的人,但是這種說法也不過就是一笑置之吧。


全幅和中畫幅機身拍攝的照片,肉眼是可以區別的,當然前提是拍攝人要保證良好的曝光和看的人有一定經驗,還有就是圖片不能太小,原圖50%大小基本可以肉眼區分,中畫在細節和色彩寬容度方面要明顯好於全幅。


如果把圖片縮小到網頁預覽那種大小,別說全幅和中畫幅,很多情況手機拍的都不一定能分出來,因為圖像尺寸縮小細節也就丟失了很多!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光影的光陰社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提出這個問題的提問者本身就處於“

畫幅論”的迷信中。(包括一樓回答者)

中畫幅就不存在比全畫幅特別或者高等的效果。

硬要說“如何把全畫幅相機用出中畫幅效果”的答案,應該就是學好後期


這個問題本身想要成立,前提是中畫幅遠勝於,或者至少勝於全畫幅。然而現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通常說的畫幅大一定強,無非在於這麼幾個重要參數,1.色彩深度 2最大動態範圍和寬容度 3可用高感

-先講講色彩深度

通常印象裡中畫幅標配16bit, 全畫幅標配14bit,然後色彩深度中畫幅遠勝於全畫幅?

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16bit中畫幅大概沒幾臺,中畫幅跑分王哈蘇X1D1 都是14bit採樣數據強行裝進16bit的RAW而已。

說清楚色彩深度的意義了要解兩個事實先:直出JPG格式色彩深度只有8bit:一般專業顯示器都是原生8bit(原生10bit顯示器?監視器都是是高級型號才是原生10bit,那些標稱10bit顯示器都是8bit抖動的)

更高的色彩深度意義在於raw格式更多的細節的留存,在於後期的調整空間。(雖然然後期調整空間大,確實更容易出好圖。)

但是當你看到兩個相機的成品JPG格式照片,還能肉眼分辨出哪個相機色彩深度好?............


-再講講最大動態範圍和寬容度

最大動態範圍是指一個傳感器能記錄的最亮部細節和最暗部細節之間的範圍,而寬容度就是最亮部細節和最暗部細節之間層次的豐富程度。

按理說最大動態範圍和寬容度一定是中畫幅遠勝於全畫幅了吧?

索尼rx1全幅卡片機態範圍和寬容度吊打動一堆中畫幅.....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

最大動態範圍和寬容度對畫質影響大麼?

人像攝影基本離不開燈光設備了,動態範圍和寬容度對人像攝影影響真不如一塊反光板位置的影響大。

動態範圍和寬容度最大意義就在於風光攝影了,我們要認識到相機動態範圍和寬容度再大也大不過人眼,有經驗的風光攝影師基本都能分辨自己手上相機寬容度夠不夠拍攝當前場景,不夠就用區域曝光法了,動態範圍和寬容度意義對於風光攝影還是在於後期的調整空間......嗯還是後期,大部分風光攝影師風裡來雨裡去的,不說中畫幅器材便攜性,光是機身可靠性有幾個風光攝影師敢帶。


-最後是可用高感

有一臺機器叫做索尼a7s,在可用高感上至少壓死一堆中畫幅。


現階段中畫幅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頂級商業攝影需求:高像素,強大的後期空間。(像同像素面積,傳感器面積越大,像素越多,

但是這種市場需求不大,對於一般攝影意義也不大。中畫幅更多的不是讓你拍出更好的照片而是讓你得到更容易後期的照片。

索尼,佳能,尼康哪個沒有做中畫幅的技術和能力,為什麼不做?全畫幅夠用了,全畫幅現在可以做到4200萬像素,根據殘副2400萬像素密度,全畫幅有做到8000萬像素潛力......至於後期空間,你拍照的時候光想著後期了?

三大廠不去搞中畫幅,專心搞全畫幅,你也就能想明白為什麼中畫幅該贏全畫幅的時候為什麼贏不了了。

但是當畫質好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好”的具體體現,就體現在RAW格式照片的原始信息的豐富性上了,總之大家最後的完成品8bit JPG格式照片,中畫幅能做到全畫幅也能做到。(後期存在難易程度,但中畫幅做不到成品出現什麼全畫幅出現不了的效果,所以你最求的中畫幅效果大概就是後期效果吧,去學後期吧)

不是貴的東西就需要去仰望,去仰望你至少應該知道你仰望的是什麼。全畫幅可能就不存在你想象中的美好

最近的1億像素中畫幅傳感器索尼出的.....等索尼心情好出中畫幅的時候,基本就是中畫幅相機溢價消失的時候。


九九觀世界

這個問題的提法有問題,數碼相機的全畫幅與膠片相機的中畫幅是不同的事情。

135型全畫幅單鏡頭反光數碼相機:現在的135單反數碼相機是從135膠片單鏡頭反光相機發展而來的(簡單的講:主要是把135膠片相機的膠片記錄部分換成了CCD或CMOS“的電子膠片”部分)。單張135膠片的長和寬是36mmX24mm,如果將數碼相機的CCD或CMOS也做成這樣的大小,我們就稱其為135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當然了,由於CCD或CMOS的面積大小與135底片大小相同,因此,所有的135相機系列鏡頭的標稱也是準確的(有一些業餘級的數碼相機為了節約成本,會把CCD或CMOS的面積做的小一些,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C畫幅相機或殘畫幅相機。如果這種相機使用全畫幅相機的鏡頭,鏡頭的標稱焦距就會不準確了。比如:全畫幅相機的50mm鏡頭裝到殘畫幅相機上,有可能相當於70mm或85mm焦距的效果)。

中畫幅相機:一般來講是指120膠片相機(有部分120相機可以裝配數碼後背,就是大尺寸的CCD或CMOS,這種後背相當昂貴)。這種相機所拍攝的120底片面積要比135底片面積大許多,比大畫幅底片小許多。中畫幅相機根據所拍攝底片的長和款,也分為多種規格:6cmX4.5cm、6cmX6cm、6cmX7cm和6cmX9cm等等。

如果想用全畫幅數碼相機拍出中畫幅的效果(這種效果難道就是長和寬的比例嗎?),只要將數碼相機拍攝的畫面,按照不同中畫幅畫面的比例裁減就行了。


攝影講習所

十年前,他們問任何如何把135,相機拍出120相機的效果,現在都退出攝影圈了,因為智商實在欠費,我想如果我去商店去買東西,付一毛錢非要買一塊錢的東西,要麼被同情的認為傻,要麼一拳打出去,能問這問題,我給你個建議,別買相機了,先把手機練到35毫米全畫幅手機的攝影水平再說吧。


壹貳9

畫幅決定的是採集光線的面積,大型傳感器能夠採集更多的光,單個像素面積更大,可以獲得相對更好的畫質,記住是相對。並沒有明顯的風格差異。不一定要迷戀大尺寸畫幅,選取符合自己適用的才是最重要的。商業廣告就用高像素機器,體育可以選用高感機器。記住畫幅和像素不等於畫質,畫質是個非常複雜的詞,包含寬容度,畸變控制,色彩深度……諸多角度。畫質決定於:5分鏡頭,1分相機,4分控制(個人意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

要看你所說的中畫幅效果是啥,是輸出還是圖片感受?四千萬像素以上的全畫幅在輸出方面基本可以取代4433這種小中畫幅在商業上的應用。但是論景深效果,畫面凝固感,圖片立體感和空氣感,不好意思,畫幅差距永遠在那裡。兩部機器都全開光圈拍攝,賓得67的2.4景深全畫幅1.2勉強追上,但你實地對比,還是有區別,你也可以直接認為是“玄學”


AlfaHuang

不知道你要的是中畫幅的什麼效果。我就用到4433了,下面給你列舉幾樣,沒別人回答的那麼專業,完全按個人理解來的

1:銳度。除了硬件本身,最主要是光線,有光才有影,有光才能看到色彩,有光影強弱、色彩對比,畫面才有立體感,照片又由每個像素構成,照片單個像素的立體感強了,照片整體就銳度也就跟上來了;另一方面,後期在明度里加銳也能提高照片的銳度。

2:視覺。用等效18-24mm的鏡頭加上三腳架拍攝,後期接片,得到寬幅的照片,造成一種視覺衝擊。

a:更為強大的寬容度

b:暗部細節的記錄能力

c:暗部提亮後的控噪能力

d:本身的低感控噪能力

e:除鏡頭在機身本身的銳度

f:強大的細節表現力

g:強大的色彩控制力,後期的時候色相不會輕易偏移

目前能想到的就這些了。


王洪44

的確,中畫幅的畫質是全畫幅沒法比的。


檀息

隨著科技發展,二者距離不會遠,誰也替代不了誰,畢竟出發點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