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成長股行情覆盤及二季度科創板投資前瞻

摘要:未來三個月,如何圍繞科創板規劃你的投資?

2019年初以來,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態勢愈發明朗,帶動全球資產價格全面復甦,大類資產出現股債雙牛、金銅齊飛的局面。而在所有主要資產價格表現中,以成長股為代表的中國股市表現更是躍居全球前列。

本輪成長股行情覆盤及二季度科創板投資前瞻

今年年初到3月中旬,創業板指和中證500指數均上漲超30%。成長風格的優異表現,是今年以來股票市場行情的最大亮點,平安證券財富顧問中心自今年1月初以來發布的幾份《平安證券資產配置策略月度報告》中關於權益市場的中期觀點(外資持續淨流入、春季躁動、成長風格更優)均已得到驗證。

估值修復還是整體重估?今年以來的成長股行情覆盤

從2018年以來,成長股的估值修復就已經被各類研究機構和投資機構列入預期,但去年股票市場卻出現了大幅殺估值的情形,包括公募基金、保險資管在內,機構投資者的權益投資都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浮虧。現在看來,“估值修復”的判斷沒有錯,但是時點晚了很多。

那麼,怎麼解釋今年以來成長股的大幅上漲呢?

所謂估值修復,就是從估值層面去說明“跌多了就會漲”,這是一個簡單實用的分析邏輯,但更多時候,估值修復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市場上漲的原因。圍繞DDM模型的市場分析框架告訴我們,年初以來的市場上漲過程之中,可以評估的最大變量就是風險偏好的抬升。

基於中長期的分析邏輯,風險偏好的抬升源於市場開始樂觀預期經濟的拐點提前到來,經濟持續下滑的預期緩解,從歷史的情況來看,每一輪信用擴張的週期裡,都對應了市場風險偏好的改善。

而以計算機、傳媒等板塊為首的成長風格行情也在給投資者另一種啟發:A股中的科技股正受益於科創板推出的預期,體現出較強的主題投資效應。

科創板的推出,正是為了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創新企業發展,瞄準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關鍵重點領域,期望讓那些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從而在全球競爭中搶佔核心技術話語權。

要抓住主題投資機會,最重要的動作就是去把握時間窗口,在科創板企業正式掛牌上市之前,存量的中小創上市企業也受益於積極的政策預期,成為科創板的重點映射板塊。

未來三個月,如何規劃投資?

眼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問題依然是宏觀面的主導因素之一,因此,承載了改革預期的科創板將繼續影響二季度乃至更長期的權益市場投資邏輯。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規劃權益資產的投資?

股票方面,如平安證券3月份資產配置觀點所言,市場進入3050~3300點的重要阻力區域後波動加大,但市場參與者短期依然將維持較高的風險偏好,這對於權益投資而言是相對積極的因素。

市場風格上,滬深300、中證500等主要規模指數都已處在預期的合理估值區間,大小盤中長期配置價值差異減小,預計未來成長、價值風格將趨於均衡。

當然,投資者也應該同時關注到各細分行業估值的變化。目前中證傳媒、全指信息等指數已經上漲到合理甚至偏高的估值區間,換句話來說,估值已經不再像年初那樣便宜,隨著年報季拉開序幕,基本面的重要性凸顯,因此後續成長股的投資應該注意優中選優,規避缺乏業績支撐和明顯高估的個股。

對於二季度權益市場的進一步研判,敬請關注我們將在本月月底發出的《二季度資產配置策略報告》。

基金方面,主要關注即將上市交易的戰略配售基金和已經在籌備中的科創板概念基金,在科創板首批企業掛牌之前,這兩類產品將填補科創板正式推出前的時間缺口。

科創板概念基金中分為兩類,一類在產品名稱中明確帶有“科創板”,另一類名稱中包含“科技創新”、“科創”等字眼。互聯網公開信息顯示,前者是指基金資產至少80%以上甚至全部投資科創板股票;後者是指基金資產投向科創板股票以及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同類型股票,尋求在整個滬深股市中進行科技創新類股票的投資。

當前科創板概念基金的總申報數量已經超過50只,並有部分產品已經獲得監管的書面反饋,預計首批產品將最早於4月初開始募集。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對這類產品保持關注。

注:本文系“平安財富贏家”系列專題文章

作者:平安財富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