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150年前,雨果在巴黎的93街区写出了闻名世界的《悲惨世界》。被后世数次翻拍成电影。150年后,生长在93街区的导演拉·吉利把发生在这个街区的故事拍成了一部电影,名字也叫《悲惨世界》。150年过去了,世界的悲惨是否殊途同归?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本片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戛纳金棕榈提名,凯撒最佳影片等殊荣,豆瓣评分8.2,好评率85%,连续三周位列电影口碑榜第二。

·隐喻

影片前30分钟,我们跟着初到巴黎的警察“大背头”来了个混乱街区半日游。观影心态与“大背头”几乎一致:有些懵逼。观众不知观看这尚未扫黑除恶的巴黎有何意义。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但很快,来了点好玩的事。马戏团的“团长”开着改装版五菱宏光,杀气腾腾的找到当地的地头蛇“市长”。“市长”听“团长”说最珍贵的、亲手喂养长大的宝贝“强尼”被他们熊孩子偷了。两方老大话还没说完,“市长”那边还没听明白强尼并不是人,而是一只小狮子,下面小弟就开始“你瞅啥,瞅你咋地”,局面剑拔弩张,瞬间失控,眼看就要火拼起来。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这半小时里,结构松散,主线故事没有,悬念没有,像散文又不够文艺,像白描又不知目的在哪里。运镜、调度中规中矩,每场戏中演员的情绪没有大的变化。但事实上这部片子并不是消遣用的商业类型片,稍微想一下也知道,从暴力街区成长起来的导演能把电影名字起成悲惨世界,一定是有相当深刻的社会隐喻。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法国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更多是艺术、优雅、浪漫的印象。不了解一些法国背景,只能看到表面故事,很难看到背后深意从而引发共鸣。

片中提到05年的一个关键事件,那时暴雪的魔兽世界刚开始公测,在我们沉浸在游戏世界中时,遥远的彼岸,法国巴黎郊区,爆发了长达20天的社会骚乱。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起因是巴黎以北克里希丛林市3名男孩为逃避警察追捕,跑入一所变电站,不料却遭到电击。15岁的巴努和17岁的齐亚德当场丧命,另一名男孩重伤入院治疗。警方否认曾追捕这两个男孩,声称去当地是为调查一起未遂抢劫案。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事后,数以百计愤怒的青少年走上街头,焚烧汽车和垃圾桶,打砸店铺和消防站,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参与骚乱的青少年向警察投掷石块,警察发射催泪弹予以还击。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由于法国政府应对失当,骚乱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并波及到德国和比利时。

由此不仅暴露法国政府不仅存在决策迟缓、管理失范、行动脱节等问题,还有信息失灵,认知错位等严重缺陷。更暴露了法国政府忽视了移民群体长期积怨所显露的迹象,低估了个别冲突事件给法国社会带来重大失稳后果的可能性。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背景中的壁画由法国艺术家JR拍摄并放大印刷,是其首次街头个展《时代肖像》(2004)中的一幅。照片中的主角正是当年的导演拉吉利本人,以提枪的姿势握住手持摄像机,名为hold-up。JR的初衷与拉吉利一致,都是从内部聚焦平民窟内的社会图景。

来自豆瓣网友:饼

这是法国近些年的现状。而雨果所著的《悲惨世界》故事背景是从拿破仑被推翻直到七月革命这一阶段的历史现实。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悲惨世界》(2012)电影海报

不仅相比15年前,相比150年前,问题似乎也依旧存在。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法国大革命》(1990)电影海报

片中看似云雾里的台词在通晓背景后更加清晰和残忍。穆斯林兄弟会被戏称为反贩毒大队,整顿了这个街区的贩毒窝点。但新的麻烦是卖淫,房子月租400,嫖一次收10-20块,口一管只用两块钱(合着平均一天三单才能收回房租成本)。

影片借着刚出狱的“猫头鹰”之口,用一段蹩脚说唱的内容直白的介绍了社会现状:“扣动扳机,暴力升级,日复一日,政府喂屎,粪坑政治,街区崛起,你们瞧不起我,只因我是移民结果,楼房破败,政府耍赖,改变自己,还来得及,来自九三省。”

大背头在跟“穆斯林兄弟会”谈判时说道,05年的巴黎都被烧空了,但最糟糕的是没人在乎。

这一场场戏,一段段对白,国人看了也许完全无感,但试想能引起多少法国人的共鸣。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片中开场所展现的是08年法国夺冠,当被问及以这种方式开场的原因时,导演拉吉·利说道,“这是一部关于法国的爱国主义电影。不幸的是,只有足球能够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这个时代的这个地区,小孩子会去偷狮子,狮子丢了会引发帮派混战,警察面对问题不敢插手,执法会被围困,开出的一枪有可能演变成社会动乱。其中的悲凉,正是两个《悲惨世界》的内在联系。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人物

国内大部分影片通病是过度渲染,生怕观众不感动,心绪不复杂。而该片不仅没有过度,甚至是几乎没有任何渲染。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试想一下,如果小伊撒偷狮子是为了给姐姐生日礼物,偷鸡是为了给病重的老母亲熬鸡汤。如果警察队长回家跟女儿说有时坚持正义势必要做出牺牲,又在女儿的童言下悔恨痛哭一场。开枪小哥提及往事,父亲被毒品毒害,又亲眼看到缉毒警察被围殴致死从而励志改变社区生态等等。那么观众的情绪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导向,对人物的认知也会有一个着力点。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影片中,警察队长所要维系的不仅仅是个人尊严,同样要代表政府和法律。嚣张跋扈和耀武扬威只是因为他接受不了来自底层对权利的蔑视和对抗。而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把权力让渡一部分给帮派,避免社会的崩溃和失衡。于是出了问题他要跟“市长”、“夜店王”、“穆斯林兄弟会”来协调,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区域,执法者成了最大的尴尬。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开枪人”是街区里土生土长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越了阶层,但为自己的街坊做不出任何贡献。肉体上随波逐流,精神上濒临崩溃。他与刚刚刑满释放的“猫头鹰”没什么两样,正面西装革履,背面汗透衣背。

而主角“大背头”,走后门的软蛋,像普通人一样是心有恻隐的。但从他搜查孩子的表现来看,他也想努力适应,获得认可,融入团队。这样的人,人生看起来就像一张卫生纸,看起来洁白柔软,事实上结局早已注定。

这三位警察在两次被围攻时,为何没人敢真正开枪射击?因为他们知道05年发生了什么,他们不想成为导火索。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第一次冲突时,黑帮想用视频证据搞垮警察。但警察最后被围困时,又纷纷去解救,又说明了什么?

包括偷狮子的伊索举着燃烧瓶,从高处蔑视着警察时,他在考虑着什么?可能被警察击伤的恐惧?对大背头的信任与好感?复仇的快意与后果?还是犹豫着是不是要亲手点燃这“悲惨世界”?

于是该片少见的,不仅对主角,对影片中任何角色都没有好感。他们不像剧作人物,更像真实的人。没有好看的人物弧光,没有所谓的演技爆发的名场面,没有在走过一段旅程后的性格转变。即使在拿回存储卡后,导演向我们展示了每个警察的家庭,但也没有引起我们更多情绪。最后主角“大背头”拿着枪指着男孩,眼里充满恐惧,没有看到英雄光环。男孩举着火焰,没有化身为反抗制度的神性,反倒像邪神降临人间。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如果此时,我们还记得电影的开场画面的话,是手持长镜头跟随披着法国国旗的小伊撒。要知道,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这种点到即止又埋的比较深的渲染方式,相对于其他粗劣手法,是满载灵感的神来之笔。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片子末尾,观者在等待中画面渐暗,与开场的明亮形成了反差。故事没有结束,观者如鲠在喉。

·爱与和平

在片尾,导演引用了雨果的名言:我的朋友们,请记住这一点。 世界上没有坏庄稼,也没有坏人。 只有坏的庄稼人。 如与雨果著作相比,我以为该片为入流之作。况且以导演自己的短片改编,稍有内容不够填充之嫌。其中对峙、抓捕、围困的戏,把观者的神经线拉扯的很紧张,但觉得人物的厚度还是有所欠缺,而题材的定位是绝佳的,也为我们的思索留下了空间。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该片19年上映。在18年11月,巴黎发生50年来最大骚乱。其中一位示威者称:所有媒体报道的都是暴力,而人们正在忘记问题的根源。

这样的事件时时都会上演,而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愿世界爱与和平吗?

《悲惨世界》警察打伤熊孩子引发社会动乱,到底谁对谁错

作者:袁国新

排版:谷芊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