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宝宝,你常用的这一招,很容易造成“摇晃综合症”,伤了智力

如果你要问我做妈妈后最烦恼的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你:哄宝宝睡觉!相信几乎所有宝妈说到哄娃睡觉,都会说:真的是太难了!


距离我生完宝宝已经有几个月了,想起宝宝刚出生的那段时间,真的是欲哭无泪。

为我家宝宝绝对是现在缺眠宝妈口中的“睡渣宝宝”,白天不睡,晚上常醒,让做妈的我痛苦不已。而月子期间也因为哄宝宝睡觉的问题而和亲妈、婆婆都吵得不可开交。


哄睡宝宝,你常用的这一招,很容易造成“摇晃综合症”,伤了智力

妈妈和婆婆都是非常传统的人,十分爱小孩,自认为带个孩子还是很有经验的,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月子期间就由她们轮流照顾宝宝。没过多久,我也逐渐习惯了奶奶、外婆的带娃模式。但是还没出月子,我就发现问题来了。

不是吃喝拉撒的过量,也不是穿衣洗漱的有误,而是哄娃睡觉的节奏实在太“带感”了。宝宝睡前总是无可避免地会哭闹上半天,影响我休息,也给邻里带了“噪音”。

所以妈妈们在晚上会把宝宝抱到客厅里,以“人工摇椅”的模式开始摇晃宝宝,起初我也觉得孩子就是这样哄的,后来看到摇晃的幅度和频率越来越大,我就有点担心了,查了育儿专家和产科医生的相关博客才知道,通过用力摇晃这一招来哄睡宝宝会导致他们得上“摇晃综合症”,特别损伤大脑。结果就是妈妈们被我好好上了一课。


哄睡宝宝,你常用的这一招,很容易造成“摇晃综合症”,伤了智力

什么是摇晃综合症?


摇晃综合症,又称摇婴症或SBS。由于婴儿被长时间不停摇晃而对大脑产生的伤害。强烈的晃动导致脑损伤,不管有无发生过和外界物体的碰撞,猛烈的摇晃会导致颅内挥着大脑附近的出血,脑神经严重受损,致使眼内出血和其他伤害。

每年接近5万婴儿患有摇晃综合症,2000例婴儿因此死亡。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婴儿3个月到8个月的时候。


家长:我怎么才能辨别出自己的宝宝有没有被“暴力摇晃”过?


随着现在家庭条件都越来越好,很多工作忙碌的父母会选择月嫂、育婴师来照顾自己的宝宝。而新闻上总是出现她们有意或无意伤害到孩子的负面消息,令宝妈心生恐惧。

怎么得知宝宝是否被“被摇晃症”,取决于宝宝受伤后的症状表现,不太明显的有:头晕、呕吐,嗜睡以及无食欲,而确认为摇晃综合征的宝宝可能就会有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的情况。


脑损伤严重的宝宝大脑中氧气缺失,神经系统会出现问题,有呼吸困难、癫痫或短时间的失去意识的症状。

父母发现上述情况后一定要赶在宝宝生命受到危险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去医院救治。

哄睡宝宝,你常用的这一招,很容易造成“摇晃综合症”,伤了智力


“暴力摇睡”不可取,伤害宝宝风险大


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特别是0至6个月的婴儿,大脑的发育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哄睡宝宝的时候,如果动作幅度较大或长时间地快速摇晃婴儿,可能会造成其脑部伤害从而影响智力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动作迟缓等危害。

因为1岁以内的婴幼儿头部约占全身重量的25%,且颈部肌肉柔弱,难以有力地支撑头部,在被摇晃的时候会使宝宝脆弱的脑组织不断地和颅壁发生碰撞从而损伤大脑。因此“摇睡”的危害非常之大,不仅会造成轻微的脑震荡,严重的还会让宝宝患上癫痫、视力障碍,甚至导致宝宝颅骨内出血,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会产生生命危险。


哄睡宝宝,你常用的这一招,很容易造成“摇晃综合症”,伤了智力

那么正确的哄睡方式是什么呢?


如果想让宝宝在轻松自在的“节奏感”中安心入睡的话,妈妈们可以将宝宝贴在身体上,靠腰部的力量轻轻地、慢慢地来挪动,让宝宝跟着大人一起来回摇晃。千万不能用胳膊、靠惯性“甩”宝宝。

睡觉前,宝妈还可以将宝宝放在床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上或者背部轻轻地、有节奏地拍打,同时放一些安抚音乐,这也许会花一些时间,但是却能让宝宝养成自主入睡的好习惯。


哄睡宝宝,你常用的这一招,很容易造成“摇晃综合症”,伤了智力

除了频繁用力摇晃哄睡宝宝,以下几件事也要禁止对小月龄的宝宝做:抱着宝宝旋转、在空中抛接宝宝、将宝宝远距离抛到床上、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随意抖动和翻躺、过度依赖“哄娃神器“(电动摇椅、旋转玩具等)。

大人们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心理,觉得稍微做一下没有关系,殊不知这些行为都藏有损伤宝宝脆弱的关节以及尚未发育完全的大脑的隐患。它们会影响宝宝智力和身体健康,有些严重的还会产生永久性脑损伤并威胁到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