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入侵波蘭,蘇聯為什麼猶豫“背後一刀”?

白楊樹下談歷史


波蘭這個國家歷史上曾數次被沙俄和德國所滅。波蘭的地理位置處在兩個歐洲大陸強國沙俄和德國的十字路口上。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這兩個國家對外擴張的踏腳布。

一戰後,以英法為代表的戰勝國出於分裂牽制戰敗的德國的目的,也出於阻止蘇俄輸出革命的目的,重新讓波蘭在沙俄領土上分裂出來得以復國。波蘭軍隊成功戰勝了蘇俄高級將領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的蘇聯紅軍才得以立國。

二戰爆發前,德國和蘇聯的國力,軍力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夾縫中的波蘭被兩個大國再次瓜分吞併只是個時間問題了。即便德國不發動對波蘭的戰爭,波蘭也難逃被蘇聯吞併的命運。

因此,才會有發生波蘭將自己國家的命運交給了英法兩國來調停的歷史一幕。

最終,波蘭在德國和蘇聯的夾擊下覆滅了。





曉曉曉


在西方國家綏靖政策的滋養下,希特勒一口一個,乾淨利索地吃掉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侵略的慾望越發炙熱,彷彿一隻發瘋的狂犬,血口獠牙,隨時準備撲向下一個目標。

這一點,全世界都看在眼裡,只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各打各的算盤。英國、法國手持希特勒簽字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自以為得到了“光榮的和平”,一心想要“禍水東引”,將德國的侵略矛頭指向蘇聯。美國遠在大洋彼岸,有恃無恐。惟有蘇聯無遮無攔,膽戰心驚地暴露在希特勒的炮口之下。


鑑於戰爭的威脅日益迫近,斯大林大力加強國防建設。在1938年開始的蘇聯第3個五年計劃中,國防工業投資佔到整個工業投資的14以上,許多民用企業紛紛改建為軍需工。同時號召和組織婦女參加工業生產,掌握男子的工種,建立勞動後備軍。

另一方面,斯大林也在國際上尋求建立集體安全體系。在斯大林的一再建議下,1939年4月15日,英國、法國蘇聯三國在莫斯科挙行了關於互助反侵略的談判。會談中蘇聯向英國、法國建議:締結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三國反侵略互助條約;三國共同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安全。但是英國和法國實際上仍然熱衷於綏靖政策,幻想著“禍水東引”,對蘇聯的建議十分冷淡,使得談判持續了將近4個月還是毫無結果。


與此同時,希特勒也對英、法、蘇三國談判深感憂準恐三國一且結盟,將使德國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因此希特勒抓住英、法、蘇三國彼此猜疑的矛盾,大耍兩面手段,一方面暗中與英國秘密會談,英國同意了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另一方面,又一再向蘇聯表示德國無意侵犯蘇聯,希望改善關係,使兩國關係“安定化、正常化”。


1939年8月20日,急不可耐的希特勒直接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聯同意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赴蘇會談簽約。而此時的蘇聯也同樣面臨著腹背受敵的現實危險。在遠東地區,日本挑起諾門坎事件,向蘇聯發動進攻;而德國與日本這兩個法西斯國家又在緊鑼密鼓地談判結成軍事同盟。

危機當前,蘇聯既然得不到英國和法國的合作,也就但求自保了。斯大林做出重大決策:同意裡賓特洛甫前來莫斯科。8月23日,裡賓特洛甫帶著希特勒親筆簽字的全權證書,飛抵莫斯科。當日,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裡賓特洛甫通過兩次會談,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規定: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間施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國任何支持;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


該條約的簽訂,表明蘇聯在戰爭中將保持“中立”,實際上是回敬了英法“禍水東引”的企圖。而德國則藉此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可以毫無顧忌地去進攻波蘭了

希特勒有一個相當深刻的看法,認為斯大林的原動力來自“俄羅斯民族主義”的比來自共產主義的為多。裡賓特洛甫也認為斯大林是現代的伊凡雷帝。

1939年9月17日,蘇聯也從東線進攻波蘭,派出60萬紅軍佔領了共約20萬平方公里的波蘭領土。同年11月,蘇聯又出兵芬蘭,搶佔了4萬多平方公里芬蘭領土。隨後,又迫使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申請加入”蘇聯,併吞了17萬多平方公里的疆土。


此外,蘇聯派兵攻佔了羅馬尼亞的一部分國土。通過這一系列軍事行動,為蘇聯奪取了4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掠獲2400萬人口,建立起從芬蘭灣到黑海海岸的“東方戰線”。


鄜延路節度使李


1939年9月1日,對波蘭來說是個“災難的”日子,德軍150萬人在14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的衝擊下,分3路殺向其境內縱深。儘管剛剛復國20年的波蘭,對防範德國始終不敢掉以輕心,但一個月就亡國,難道波軍是“紙糊”的?

一是,全世界領教了“閃擊戰”的威力。“波蘭”一詞在斯拉夫語中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為德軍坦克的快速推進創造了條件,再加上波軍的武器過於陳舊,有機動能力的也就是騎兵,根本無法抵擋德軍的“鋼鐵洪流”。

更何況,德軍的諸兵種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錘鍊,協同作戰的能力很強。戰役伊始,其軍火庫、機場、鐵路成為德軍轟炸機的打擊目標,坦克更是以每天平均60公里的速度推進,以至於波蘭全國動員的時間都沒有。

二是,由於德國侵佔捷克,使得波蘭的防線從2000公里增至2800公里,平均一個步兵師防守70公里的防線,無形之中分化了波軍的防守實力。或許依託維斯瓦河構築工事,讓波軍充滿信心,但對機動性很強的德軍來說,根本不是大問題。

更糟糕的是,波蘭將1/3的部隊部署在波蘭走廊一線,從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位勢上看,東北方的東普魯士,西方和南方都是德國。也就是說,仗還沒有打,波軍主力就面臨著三面包圍的不利局面,完全沒有了撤退、節節抵抗的迴旋餘地。

再加上“先天性”的機動能力差,兩條腿無論如何趕不過裝甲部隊的速度。僅僅5天,德軍相向出擊,很快對波軍主力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一支再有勇氣的部隊,一旦被四面包圍,士氣瞬間瓦解,毫無戰鬥力,投降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整個波蘭戰役中,德軍僅以傷亡1.4萬的代價,取得了殺傷波軍20萬人,俘虜40萬人的驕人戰績。波軍的不堪一擊固然有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無力抵禦閃擊戰的攻擊,但不顧地理劣勢,將主力部隊送入包圍圈,加快了波軍的滅亡。

當然,蘇聯在波蘭“背後一刀”更致命。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於蘇聯最高統帥來說,十分清楚這是德國的“緩兵之計”,之所以簽署無非是給蘇聯留出戰爭準備的時間。在他的估計中,德國需要21個月才能完成西歐的戰事,到那時,蘇聯早已做好防禦或進攻的準備。

同其他國家一樣,波蘭遭到入侵僅5天就全面瓦解,露出“敗相”,德軍的速度之快令人吃驚。讓蘇聯最高統帥擔心的是,按照《條約》中秘密條款的規定,一戰後被波蘭拿走的領土要歸還蘇聯,但德軍一旦佔領其全境,給不給就不好說了。

勝利在望,但德國元首沒有被衝昏頭腦,他現在要做的是,如何拉蘇聯下水?因為入侵波蘭的“罪名”由兩個國家分擔,總比德國一家承擔要好得多。當然,更多的好處是對英、法兩國形成有力地對抗。單從謀略上講,這一招很贊。

於是,他照會莫斯科出兵波蘭,但蘇聯猶豫了。不是不願出兵,而是沒有藉口出兵,因為兩國簽有《互不侵犯條約》。另外,憑德國元首的為人,此次照會就是最後通牒。也就是說,德軍一旦攻佔波蘭全境,蘇聯想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

眼看著德軍進展迅速,蘇聯的利益受到威脅,出兵是一定的。但在他們看來,既要師出有名,披上“正義的外衣”,又要表現出不是“侵略者”的面貌,這可是有些難度。說白了,現在的蘇聯,正苦於找不到“立牌坊”的藉口而焦急萬分。

說來也巧,波蘭政府逃亡羅馬尼亞,給了莫斯科一個不是藉口的藉口。蘇聯當即宣佈,由於波蘭處於無政府狀態,《蘇波互不侵犯條約》不再有效,為保護其境內俄羅斯同胞的利益,決定出兵干預。蘇軍的“背後一刀”,更是加快了波蘭的滅亡。

有意思的是,蘇、德兩軍會師的地方居然是佈列斯特。要知道21年前,當時的俄國就是在這裡,與德國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佈列斯特和約》;如今,兩國在這裡共同慶祝對一個弱國的瓜分,兩個曾經敵對的國家,也能團結一心,令人唏噓不已。

對蘇聯來說,與其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倒不如說利益面前,“神馬都是浮雲”。不出所料,波蘭亡國,蘇聯幾乎“兵不血刃”,卻獲得了最大的利益。德軍高級將領們對此看不下去了,他們邊罵蘇聯人貪得無厭,邊要求撕毀條約,逼其讓步。

他們哪裡知道,在德國元首的消滅目標中,蘇聯名列其中。現在給點好處,無非是讓其保持中立,他要全力對付已經宣戰的英、法兩國;但在蘇聯最高統帥看來,正因為這樣,才是“敲竹槓”的最佳時機。不能不說,這些人都是“人精”。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