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臣臨終,眾徒弟來看望,為何壽老不讓第二個“小蘑菇”進門?

張壽臣是相聲界公認的大師,是相聲藝術第五代掌門人,他稱自己的徒弟馮立樟是相聲界第二個“小蘑菇”,可見對馮立樟的喜愛,也可見馮立樟的相聲藝術水平很高。

“小蘑菇”是張壽老的愛徒, “小蘑菇”常寶堃一生雖然短暫,卻猶如浩瀚宇宙中最閃耀的明星。他的英年早逝,曾讓恩師張壽臣經受了猶如喪子之痛的沉重打擊。

當年,張壽爺親自在常寶堃葬禮上泣不成聲為愛徒讀祭文的照片,令多少觀眾至今歷歷在目。

張壽臣臨終,眾徒弟來看望,為何壽老不讓第二個“小蘑菇”進門?

張壽爺在常寶堃葬禮上為愛徒讀祭文泣不成聲

而在小蘑菇去世十六年後,被張壽臣視為第二個“小蘑菇”的愛徒馮立樟也因嗜酒過度,早早離開人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淒涼,給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帶來又一次重創。

馮立樟(1923~1967)天津人,乳名"小黑兒",與其兄馮立鐸被譽為"馮氏雙俠",1930年拜師,是張壽臣先生的第七位弟子,前面六位師兄分別是常寶堃、趙立梧、劉寶瑞、劉化民、康立本以及葉立(利)中。

拜入師門後,張壽臣發現馮立樟無論形象、氣質,還是表演天賦都是說相聲的好材料,在師兄弟中也是技高一籌的佼佼者。於是,張壽爺也對他傾注了更多的心血,苦心栽培,給予了比其他徒弟更多的提點。馮立樟不負師恩,剛學滿出師即走紅響蔓。以清新文雅的文哏和貫口贏得了觀眾的追捧抬愛。

張壽臣看到徒弟能出人頭地也是欣喜萬分,將剛剛創作出來的《誇講究》先拿給馮立樟首演,由此不難看出張壽臣對他的格外偏愛。馮立樟也因《誇講究》更加名聲大噪。

張壽臣臨終,眾徒弟來看望,為何壽老不讓第二個“小蘑菇”進門?

20世紀30年代的張壽臣

響蔓之後,馮立樟雖然在表演技藝上不斷突破精進,卻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嗜酒的毛病。徒弟的這個嗜好很快被師父發現,張壽臣曾不止一次苦口婆心規勸愛徒儘早戒酒。可能馮立樟還是決心不夠,在多次因酒誤場後,最終無奈之下離開天津,奔走東北謀生。在馮立樟臨行前,師父張壽臣還不忘叮囑:“只要能戒了酒,你比別人強。到了東北,再闖出個樣兒來”。

馮立樟到了東北之後,因為身上能耐好,走到哪火到哪,而且他在東北上的都是達官顯貴才去的高檔園子。解放後,定居東北,先後在齊齊哈爾說唱團、黑龍江廣播說唱團工作。1958年開始收徒授藝,弟子有趙傳樟、穆瑞慶(穆祥林之侄)、王錦文、李鳳山、王東林等。

1963年,天津市曲藝團曾到哈爾濱公演,陣容強大,有常連安、常寶霆、白全福、蘇文茂、朱相臣等諸多名家,特邀他參加助演。馮立樟與師弟於世德合作演出了其代表作《文章會》,名不虛傳,深得同行贊服。他基本功紮實,表演平穩幽默,“貫口”也是其拿手曲目。

張壽臣臨終,眾徒弟來看望,為何壽老不讓第二個“小蘑菇”進門?

張壽臣、康立本、常寶堃、朱相臣、蘇文茂

如《地理圖》,他不但口鋒犀利,清脆爽快,節奏分明,而且能倒背地名,即“出齊化門,走八里橋、通州、張家灣、馬頭、安平、河西務、蔡村、楊村… …下花園、保安、康莊子、青龍橋、南口、昌平縣、沙河、清河,進德勝門”,在當時可謂一絕。

另有單口相聲《畫扇面》等被收錄在《中國傳統相聲小段彙集》中。馮立樟還擅面部“化妝”,據說此道最早即始於他處。因長期患病,他氣色不佳,面色慘黃;但觀眾確常發現,他每次登臺,臉上卻紅潤髮光。久而久之,大家才發現,後臺上場門兒邊上貼的紅紙對聯,一天天減短… …由此,博得了“相聲演員化妝創始人”的綽號。

離開師父後,耳邊沒有了師父的“嘮叨”,他也越來越深陷於酒缸,以至於達到酒精中毒的地步。

1958年,張壽臣患重病住進了醫院。同行得知後紛紛從全國各地趕赴天津探望。身為壽爺的徒弟,馮立樟自然也聞訊趕來。但沒想到的是,張壽臣明知徒弟已在門外等待探視,卻含著眼淚說出這麼一番話:“誰來我都見,唯有立樟,我不見。見了我更難受,讓他去吧。”

張壽臣臨終,眾徒弟來看望,為何壽老不讓第二個“小蘑菇”進門?

張壽臣、常連安與志願軍戰鬥英雄合影

愛之深,責之切。已經失去了常寶堃,又怎麼忍心看第二個常寶堃被酒毀了大好前程。

結果可想而知,年僅44歲的馮立樟因無度酗酒中年殞命。當張壽臣接到報喪消息時,老淚縱橫的感嘆:“可惜呀,可惜我的一番心血呀。是酒害了他,不然的話,立樟是第二個寶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