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對final B系列的命名方式感到疑惑:三個型號B1、B2以及B3並非按價格降序或升序排列,將它們按價格降序排列的話依次是B1、B3和B2。所以毫不意外地,經常會有人將B2與B3弄混。

final將此解釋為三款耳機按開發先後而非價格次序命名,這樣的理由並不足以使我個人信服:哪怕開發順序不同,可畢竟這哥仨是同步上市的,為消費者著想一下按價格順序命名又不會掉塊肉對不對?在B系列上還能找出若干類似的“疑團”,這篇文章就聊聊容易讓人困惑的B系列耳機。

首先說外觀方面,B系列的造型與MAKE系列完全一致,材質也都是不鏽鋼。區別在於MAKE1和MAKE2都是鏡面質感,只有MAKE3是磨砂表面;而B系列只有最貴的B1為鏡面設計並使用玫瑰金色鍍層,B2和B3表面是磨砂處理;另外B1和B3均原配final與潤公社合作的那條鍍銀銅線(即玩家們通常講的‘京線’)。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所以毫不意外地,會有很多人猜測B系列是MAKE系列的“官方調音”版本:說不定就是“847種調音”當中挑選出來的。但稍加思考就能夠推翻這種說法,MAKE1和MAKE3分別是3動鐵和單動圈,B系列中並沒有與之對應單元配置的型號;MAKE2和B1都是一圈一鐵沒錯,阻抗也相同,但靈敏度有2dB的差異,標配線也不相同,自然也不會是同一個東西。而且事實上MAKE系列是B系列開發途中立項的,直接借用了B系列的外殼設計。

當然了,且不管跟MAKE系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甚至是設計偷懶的嫌疑),我認為B系列的外形設計還是挺成功的。儘管追求設計感保留了較多的稜角,B系列耳機較小的腔體和三點支撐設計使之仍具有舒適的佩戴體驗,腔體更大且邊緣更鋒利的A8000在佩戴緊密的情況下就遠沒有B系列這麼友好。鏡面玫瑰金色的B1和霧面銀色的B3結合亮晶晶的鍍銀銅線視覺觀感也很漂亮,不過黑線+黑外殼的B2就要遜色。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至於這三者的聲音,我就按官方所稱的開發順序從B1開始逐個講。

B1的玫瑰金色外觀是B系列甚至所有在產final耳機中最惹眼的一款,其音色也同外觀一樣以“華貴”為要點。從能量分佈角度講,B1比較符合玩家們對“古典耳機”的刻板印象:高頻和低頻的能量感較為突出,並且質感均非常豐足,屬於final最擅長的那種依靠品質出眾的混響來刻畫形體感的類型。因而B1對高頻和低頻樂器表現出的鮮活度和華麗感在對應價位上是能夠令人眼前一亮的,聲場也具備出色的廣度和立體感,這一點比較“final”並且也容易吸引到非final粉消費者的關注。

相應地B1的中頻能量感則不及兩端紮實充沛,但也不至於同某些型號一樣劃入人聲很遠很乾的行列,B1的人聲雖然位置不近但線條感和密度並不算差,比較成問題的是齒音略明顯。個人比較喜歡拿B1聽音樂劇、歌劇等,自身聲場就比較大的現場錄音,其人聲在B1上就是很自然舒服的,此時搭配一臺人聲表現較好的播放器如PAW6000或SA700來使用(均為單端),聆聽這一類曲目時的表現在對應價位上相當出彩,而多數的流行錄音對B1來說就不太適合。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按說這樣的聲音應該也適合交響樂和金屬樂——事實也的確如此,但要加個前提:驅動力充足。僅94dB的靈敏度註定了B1對驅動力的需求遠高於多數產品,驅動力強如KANN CUBE高增益單端對我來說也需要75以上的音量達到合適聲壓(你問我為什麼搭配銅SP2000拍照,當然是因為顏色比較配啦),而PAW6000和SA700上儘管達到足夠的聲壓不成問題,但跟KANN CUBE比起來動態和線條感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當充分的驅動力就位後,得到足夠強的動態與密度支持的B1對交響樂和金屬樂的表現力都頗為精彩,開闊的聲場構造和線條清晰形體感紮實的各個音樂元素一如其腔體配色般華麗搶眼。

總結一下B1的音樂類型適應性規律:多數人對流行樂的喜好與B1的聲音出入較大,加上齒音較為明顯使得多數流行曲目並不適合B1;相比人聲B1更擅長對高低頻樂器和寬廣立體聲場的演繹,充沛驅動力下能展現較好的潛力,適合交響樂、歌劇、金屬樂。在整個B系列中,無論看上去還是聽起來,B1都是頗為特別的一款。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B2是B系列中定價最低的一款,同時也是風評相對較差的一款。這點倒是不出人意料,final官方的說法是B2強調混響和臨場感,同時人聲的距離也非常近。從實聽的體驗來講final官方的形容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這樣一種較強混響、人聲較近、聲場又不太大的聲音很容易令人感到發悶,更別說兩三千塊這個價位的產品以通透均衡為主流。B2是一款逆主流審美的產品,雖然從混響感角度來講它最為“final”。

姑且不理會其他人的看法,作為混響比它強得多的LAB II的用戶,B2這種程度的聲音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好接受的——甚至我覺得這兩款耳機有挺多共同點。除了混響較多、人聲清晰度優於B1外,B2和LAB II在中高頻部分都有一個較為明顯的能量突起(其他的部分final耳機也具有這個特點,如A8000和B1),只不過B2突起的部分更加接近齒音,導致了聆聽音色較為高亢或齒音較多的人聲曲目時耐聽度下降,對劣質錄音的包容度也很低。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在換上同樣的final鍍銀銅線後,二者的音色還要更加接近些。相比搭配原裝無氧銅線的狀態,此時的B2中高頻能量凸起的部分有所移動,齒音得到部分緩和,整個耳機的通透感和層次感也有所增強。只不過LAB II寬廣自然的空間感與密度依舊不是B2可以比較的,某種程度上你可以把換裝鍍銀銅線的B2當做LAB II的“閹割版”——反正型號區別也只差了兩個字母而已。

所以我覺得B2這個型號的聲音是被市場低估了的,它所具有的信息量和全頻段密度其實並不弱於同價位的主流產品,人聲和樂器均具有較為獨特的韻味,而且這樣的聲音還是用單動鐵單元達成的令我覺得非同凡響。然而final給B2定了一個註定無人能欣賞的價位,並配上一副“看著就難聽”的倒黴皮囊和一條嚴重弱化實力的原線,這是B系列又一個讓我感到非常迷惑的操作。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對於考慮選購兩三千價位耳機的入門玩家,我是不推薦B2的,諸如DUNU DK3001 Pro、AKG K3003、水月雨blessing2等較為常規的產品更容易討新人喜歡,也較利於培養起“相對正確的聽音觀”。但如果你對final的個性化聲音鍾愛有加,或者有被LAB II驚豔到過卻止步於價格,那麼B2配原廠鍍銀銅線是值得一試的搭配。

至於B3,這大概是整個B系列中最容易被多數玩家認可的型號了,畢竟它的音色相比另外兩款要“正確”得多。B3的聲音中你不會找到能量感明顯突兀或者塌陷的部分,齒音也被收斂到比較少的程度(事實證明final可以做齒音少的耳機只是多數時候不願意做),並且兼有出色的密度和依舊頗為final的強立體感聲場。可以說,在產的所有final耳機中,B3是聽起來最為大眾化、最容易討非final粉喜歡的一款,音樂類型的適應面也最廣。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以3599的價格來說,即便不跟自家產品比,B3在一眾競品中也不會因為性價比而居於劣勢,只是對驅動力和聲壓的需求略高一些。這一點同E3000比較類似,B3在不同聲壓下音色區別較為明顯,在未達到理想聲壓時它的聲音會傾向於低頻、更像是一般意義上的流行塞;而達到較高聲壓的B3的線條感、密度和聲場的立體感都會有明顯的提升,此時其能適應相當廣泛的音樂類型。同樣以PAW6000單端輸出高增益驅動,40音量和50音量下的B3差異儼然兩副耳機。不過相比E3000,B3“脫胎換骨”所需要的聲壓增幅還是要小一些的,對驅動力的需求也沒有B1那麼誇張,SP2000/PAW6000單端這種程度的驅動力即可滿足,多數人都不難欣賞到它較為完備狀態下的表現。

最令我驚歎同時也最成問題的是,B3這種具備較大潛力、驅動良好的情況下在同價位中相當全面而且強大的聲音,是僅憑兩顆動鐵單元達到的。雖然我一向對“圈聲”、“鐵聲”等音色方面的刻板印象嗤之以鼻,但眾所周知動鐵單元的頻寬往往比動圈窄得多,要做出全面優秀的聲音通常需要憑藉多單元實現。所以B3用兩顆動鐵單元做出非但沒有“鐵味”而且高度全面的聲音在我看來是很值得讚賞的,整個B系列產品中我最欣賞的一款就是B3。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不過驚人歸驚人,這對我來說並不意外,因為LAB I也是雙動鐵單元。二者聲音上的主要區別在於LAB I的線條感會更強更紮實,其它部分的相似度也不低(當然了,它們的價格完全沒有可比性)。

至於為什麼說這點會變成問題,自然是“雙單元看起來性價比就低”。看單元類型、單元數量預判音色風格和素質水準是個很多人都有的壞習慣,往難聽了說這也屬於“雲評測”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越是低價位消費者持有這種邏輯的比例往往也越高。所以哪怕B3擁有真正全面而強大、本應受眾廣泛的聲音,奈何很多人因為賬面上的“性價比”壓根兒不會去嘗試它。

final B系列耳機評測:繼往開來,承前啟後

B系列很容易讓我聯想到Piano Fourte X-CC、Piano Fourte VIII、Piano Fourte IX這三兄弟——配色方案和定位次序類似,都以富於立體感的聲場見長,彼此的音色區別也相近。不過“夜壺三兄弟”音色的獨特程度終究還是超出了我的欣賞範疇,B系列無論有怎樣的個性跟它們比起來還是要親民太多。

然而正是這種意欲擁抱大眾、又不忍與過去決裂的搖擺與猶疑讓B系列的處境稍顯尷尬:對老final粉而言,B系列的個性可能還欠著些“烈度”;對一般玩家來說,B系列又似乎不夠易於親近。我算是比較特殊的情況,喜歡上final這個品牌的時間點正趕上新老社長交替、產品路線還在變化當中的時期,因而對於兩個時代的final耳機多少都能夠理解。

跟B系列比起來,後來的旗艦產品A8000在聲音方面顯然要更加“市場化”一些,final品牌今後的走向似乎也不會再有太多的變數——說不定,B系列就是當初final投出來用以“問路”的“石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