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什麼是幽默?你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人們,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


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說:“幽默就是用最輕鬆的語言,說出最深切的道理,在表面上感到很可笑,如果繼續往深層挖掘,便會從心底裡會心一笑。


幽默確實會讓人發笑,但並不是所有能讓人發笑的都是幽默。它是一個人智慧與才華的體現,並不是膚淺的搞笑,展現了一個人的內涵和修養,具有沁人心脾的神奇魅力。


那麼,幽默到底是什麼呢?


學術界對幽默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可以明確的是,幽默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形式,是一種藝術性的語言,是一種貼身處世的技能,而重要的是,幽默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一、 人類到底為什麼發笑

幽默的特徵之一,就是能夠給人帶來歡笑。


那麼,幽默為什麼會讓人發笑,幽默裡的哪些元素引發了人的笑?在幽默的笑聲裡,人們產生了什麼樣的感受,有了哪些讓人愉悅的體會,也就是幽默的機理是什麼?


其實,幽默之所以讓人發笑,是因為這四個機理:意外感優越感宣洩感熟悉感


1.意外感


意外感是大部分笑話產生的根本原因。笑是因為當你的大腦正在如常運行程序時,突然出現了一個與程序不兼容的東西。或者說你的大腦突然辨識出了一個錯得離譜的東西,因此產生了錯愕,錯愕又產生了笑點。


哲學家康德說過:“在一切大笑裡,肯定有荒謬而悖理的東西。”這句話的意思是, 笑話中的邏輯跟我們平時認知的邏輯往往是相悖的,有錯亂和矛 盾出現,笑料正由此而生。

很多人應該都看過《鄉村愛情故事》這部電視劇, 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在一家醫院裡,趙四站在走廊裡東張西望。護士看見了就問他:“ 同志, 你在找什麼?” 趙四說:“ 請問, 你們的廁所在哪個科?”


你看,趙四的歸類體系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廁所被他變成了一個科室,聽者的大腦頓時產生了錯愕,於是就笑了。


你可以想想你聽到的那些打臉梗。比如:“我最討厭兩種人,一種是有地域歧視的人,另一種是北京人。”這裡面有明顯的邏輯矛盾,因為講話的人暗示自己沒有地域歧視,轉臉就說自己討厭北京人,正是這種猝不及防的邏輯矛盾造成了意外感,而這種意外感正是讓我們發笑的根源之一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2.優越感


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曾這樣說過:“笑,是發現事物的弱點,聯想到自己的某種優越感時,那種突然產生的榮耀感。”


這句話聽起來很高深,對不對?翻譯過來就是說,人們看到別人尷尬或被羞辱的時候,就會在對比之下產生一種優越心理。

2015 年,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小米 4i 印度發佈會上大飈英文,其中他說的一句“Are You OK ?”被網友剪輯成一首鬼畜神曲,這段小視頻隨即在網絡上瘋傳,點擊量很快就突破了千萬,看到這段視頻的網友無不捧腹大笑。


這段視頻引人發笑的點就在於,雷軍被全世界發現了他那帶有濃重口音的英語發音,而看視頻的觀眾,要麼對自己的口語很滿意,要麼慶幸自己不必像他一樣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弱點,優越感由此而產生。不過後來雷軍很聰明地利用這個槽點進行了自嘲,引發了更好的效果。

當然,生活中我們也時常吐槽一個群體,這讓優越感模式產生了更復雜的變種,比如:


北約峰會上幾名領導人圍在一起說特朗普壞話被攝影機拍到,這件事告訴我們,原來國家元首平時討論的也不全是天下大事,而是跟我們一樣,喜歡碎嘴八卦。


——美國脫口秀演員特雷弗·諾亞(別名崔娃)


在這個段子裡,特朗普被說壞話,北約領導人們被吐槽太八卦,因此吃虧的是“特朗普”和“北約領導人們”,作為聽眾的“我們”佔便宜。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3.宣洩感


那麼宣洩感又是什麼呢?


在這裡我還要再引用一位哲學家的名言。斯賓塞說過:“笑是對壓抑神經的釋放。”也就是說,緊張被釋放之後也能產生笑。因此,宣洩感是指在壓抑緊張情緒後突然釋放所產生的幽默效果。


這種類型的幽默,很大程度上來自觸碰敏感話題造成緊張感,讓話語處於打破社交禁忌的邊緣。


禁忌或敏感的話題特別能讓聽眾產生宣洩感,這就是宣洩型段子大多是葷段子或者政治段子的原因。當然還有一種結合了政治段子的黃段子,有宣洩放鬆的雙重作用。

是不是一定要觸碰禁忌話題才有宣洩型段子呢?不一定。宣洩型段子的重要特徵是首先要製造一種人際緊張感。我舉一個生活中的小例子:

年會上,一個同事吐槽道:“咱們公司天天變業務方向,加班加到吐,福利又差,要不是因為咱們老闆這麼有魅力,我早就辭職了。”


你看看這話說的,驚不驚險、意不意外?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年會上吐槽老闆那麼流行了吧?就是因為它往往真實地表達了員工平時的不滿,先讓同事們都繃緊神經,然後又能漂亮地圓回來,打一個驚險的擦邊球,大大地釋放了大家的緊張感,通過笑獲得巨大的爽快感。

4.熟悉感


你可能會覺得很意外:熟悉感也會讓人發笑嗎?


你回想一下,是不是當別人說出你一直在想,但從未用語言精確描述出來的東西時,你會撲哧一笑嗎?

女人真是特別愛抱怨,不管你怎麼做,她都不高興。你要是天天去上班,她就會說:“你根本就不管我,我受夠了!”可如果你總是在家,她又會說:“你怎麼老黏著我,能不能讓我有點自己的空間?我受夠了!”


——美國脫口秀演員克里斯·洛克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吐槽。上面這個例子,用的就是熟悉感,聽眾可以在這種例子中找到共鳴,因為每個人生活中都會碰到類似的情景,即使你本人沒有碰上,因為它很常見,你也能理解。


我們稱這種笑話為“觀察式笑話”,它背後的機理就是熟悉感。


觀察式笑話是一種特別容易贏得聽眾認同的幽默。你會看見聽到這個笑話的人會頻頻點頭,他們臉上的表情說明他們恨不得喊出來“的確是這樣的”。


熟悉感可以讓人們彼此之間心領神會,這種愉悅感也可以帶來笑聲。而且特別容易俘獲人心,因為聽眾認為你說出了他們的心聲,接下來就會信任地打開心門任你長驅直入啦。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二、 搞笑有套路,段子有公式

懂得了幽默的機理,可還是不知道怎麼幽默,怎麼辦?


別急,幽默還有技巧和套路可以學習。幽默的技巧從寫段子開始,而寫幽默段子也是有公式可以套用的。掌握了這個寫段子的基本公式,再運用一定的技巧,你就可以開始自己的幽默之旅了。


段子的基本公式


段子,就是用簡短的、幽默的語言,說出一個道理或者揭示一個真相,製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達到讓人發笑、引人深思的效果。如果實在要區分段子和笑話,段子更傾向於講個道理,笑話更傾向於講個故事。

但是現在兩者融合得很多,所以我傾向於大家簡單理解段子就是笑話。


寫段子不是脫口秀達人的專利,因為寫段子是有套路可循、有技巧可用的。寫段子有基本的公式可以套用,而且這個公式非常簡單,只有兩個部分。

1.段子= 鋪墊+包袱

所有的段子,都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前面的一句話,我們把它叫作鋪墊,第二部分是後面的一句話,我們把它叫作包袱。


其中,鋪墊是建立第一個思路,把你引向方向 A ;而包袱是揭示第二個思路,把你引向方向 B,這就是我們講到的意外感。前面的鋪墊不需要好笑,你只需要陳述一個事實,越正經越嚴肅越好,好笑的部分是後面的包袱。

歌手大張偉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說過這麼一句話:大家都應該熱愛小動物,因為它們非常好吃。


大張偉的前半句話“大家都應該熱愛小動物”就是鋪墊,他的這句話採用的是我們在社會語境下比較常用的一種邏輯,後半句話“因為它們非常好吃”是包袱,它產生了一個轉向,這個時候幽默感就產生了。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這個例子嚴格遵守了段子的基本公式,“大家都應該熱愛小動物”作為鋪墊,並不好笑,好笑的部分在後面的包袱,“因為它們非常好吃”。


我常常開玩笑說,自從明白了段子公式之後,整個世界都以“鋪墊+包袱”的形式重構了。甚至平時聊天時聽到笑話我都魔怔了,馬上去想它的鋪墊是什麼,笑點又在哪裡。

2.講段子的第一原則——簡潔


簡潔是鋪墊的第一原則。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講笑話的人,囉囉唆唆長篇大論,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起承轉合統統鋪陳出來,最後真正要抖包袱的時候聽眾早就失去興趣,轉身做其他事去了。笑點之前的鋪墊部分必須簡潔,否則容易毀掉原本可以很幽默的段子。

那麼包袱的部分需要注意什麼呢?其實最重要的是兩點:


第一,笑點放在句子的越後邊越好笑。


第二,甩完包袱,說出笑點之後一定要乾脆利落地打住,不能去解釋笑話。新手如果沒講好笑話,比較容易心虛,講完了還解釋半天,其實完全不用。


所以,一個段子,除了鋪墊和包袱,不應該有任何的廢話甚至廢字。如果一個東西既不屬於鋪墊,也不屬於笑點,就應該去掉。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鋪墊和笑點不一定是語言。它可能是一個共識,一個情景,或者一個反應。

三、 好的幽默來自生活的洞見

高段位的幽默段子,能夠從日常生活的表面發現事情背後隱藏的道理和真相,並以此啟迪和影響其他人,這就是洞見。


一個好的洞見就像一個懸念,人們聽到時會在心裡產生好奇,繼而耐心地聽下去。在最後謎底揭開的瞬間,聽眾的內心被意外感和宣洩感充滿,幽默由此產生。


洞見來自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深度思考,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觀察生活、深入思考的習慣。但是,你可能有這樣的感受:你善於觀察生活,也勤于思考,但還是不能形成洞見。3個形成洞見的技巧,大家可以試著練習一下。

1.站在前人肩膀上改寫洞見


學習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模仿和借鑑,如果你看到一個好的洞見,你可以試著改寫一半的句子,看看是不是能創作出一個洞見。

老闆眼中只有兩種員工,願意加班的和不願加班的。

老闆眼中只有兩種員工,“996”的和“711”的。


好,現在輪到你了,請按照這個句式,完成你的洞見。


員工眼中只有兩種老闆,____的和____的。


你看,改寫洞見很容易吧。


2.觀察式洞見+邏輯推演


這個方法是觀察一個常見現象。一般來說,這個常見現象代表著人們的行為模式。你不要想當然地放它過去,而是要停下來問一下自己“為什麼”。

車展上,都是男性在跟車模拍照。


為什麼女性不跟車模合影呢?但從女性角度來看,應該是女性怕對比,逛街都要找一個比自己顏值低的女性同伴去,拍合影時儘量往後,顯得臉小,所以在車展上肯定不能傻乎乎地站在美女旁邊。


但是我發現,我就沒有這個心理負擔,為什麼呢?當然不是我對自己特別自信,也不是我放棄了自己,而是我發現,如果你盯著那些長得特別漂亮的美女看久了,你會發現她們有點不太像人,很像另外一種生物。


所以我就得出了一個洞見:特別漂亮的美女,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她們是一種類似於異形的存在。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你看到了嗎?洞見有時是非常主觀的,只要你能提供給大家一點點看問題的不同角度就好,只要你能自圓其說就好。

3.挖掘自我


挖掘自我,就是你看自己有什麼怪癖,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有什麼恐懼。因為你是一個人,你會說人話,做人事。從自己的身上,你會更容易發現自己獨特的視角。比如,坐飛機。

我每次坐飛機都覺得飛機會掉下來。


我不知道你們,但我上飛機以後就會環顧一下飛機上的人,看到幾個面相好的人,我就會自我安慰說:“這幾個人看起來像命不該絕的樣子,飛機不會掉下去的。”


關於飛行,當飛機到了平流層,飛行比較平穩、底下是厚厚的雲層時,我就覺得比較安全。其實真掉下去, 雲朵也託不住啊,但我就是會有這種奇怪的感覺。

你看,平時多留意自己這些奇奇怪怪的感受和想法,就很容易產生新的洞見。

我建議你準備一個洞見本,想到段子或者洞見時立刻記錄下來。有需要的時候,翻開本子,隨時取用。除了要在生活中不斷蒐集洞見以外,想要成為一個可以自由運用幽默的人,我們還應該具備形成自己的洞見的能力。

四、 人生處處需要幽默感

幽默是人際關係的調和劑,陌生人破冰、親朋聚會、即興發言、處理職場關係……


有了幽默,這些都會變得輕鬆而融洽。幽默可以營造歡快的氛圍,幫助大家減輕壓力、化解尷尬、避免糾紛。所以,人生處處需要幽默,也需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幽默邏輯。

創造一套新邏輯


有時我們對尷尬情境感到無所適從,主要是因為被對方的邏輯套住了,這時你需要創造一套新的邏輯,可以把話題引導到別處,讓談話能夠繼續下去。

易中天有一次去講座,主辦方安排了領導幹部坐在前排中間,市民在後排。在互動提問環節,一名市民搶過話筒說:“第一排坐的都是市委領導,這個公平嗎?”


主持人一聽這話,臉都白了,立即說:“這個問題可以不回答。”


易中天說:“這個問題沒有什麼不能答,之所以這麼安排,是主辦方覺得領導幹部更應該好好學習。”


在一般人的邏輯看來,政府官員、領導坐在前排是一種按照地位和職位進行區分對待的不公平現象,易中天機警地把這個邏輯轉變成了一種課堂學習的邏輯,將參加會議與學習建立了聯繫。這樣一來,這種座位安排就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地位差異,反而和更好地學習、更好地服務於大眾形成了因果關係,成功化解了尷尬。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我明白了,我要創造一套新邏輯。那具體怎麼創造呢?創造新邏輯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拆分,另一種是暗示。

①拆分


所謂拆分,就是把原有的邏輯體系進行截取,保留一半,重造另一半,從而得到一種新的邏輯。


  • 妻子罵丈夫:世上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丈夫賠笑臉:你不要這樣罵你爸爸。


  • 國外某政治領袖在演講,有民眾在底下罵:“垃圾!”演說者不慌不忙地回道:“先生,我馬上就要講到環保問題。”


②暗示


暗示與拆分最大的區別在於,拆分是在原有的邏輯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造,而暗示則是將原有的邏輯進行延伸和擴展,從而得到在原有邏輯中隱含的新邏輯。

在瞭解了這兩種創造新邏輯的方法之後,我們還必須要知道使用這兩種方法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同一場景中,一定包含兩組或者兩組以上的概念,比如劇院有樓上、樓下,還有普通席、貴賓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形成至少兩對不同的邏輯,才能保證可以從原有邏輯中創造出新的邏輯。


其次,找到兩組不同的概念之後,把兩者加以聯繫就可以。這個聯繫的思路一般是兩者有什麼相同,或者兩者有什麼不同。


在創造新邏輯之前,一定要明白,按照人們的習慣,這句話要表達的本意是什麼。這樣才能在固定的場景中,尋找與原有的邏輯相順應或者相悖的因素進行替換,創建新的邏輯。如果原有的場景不足以用於改造,可以引入新的場景,把原有邏輯延伸到新場景中,然後再進行創造。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五、 注意幽默的雷區

幽默能讓人發笑,還能引人深思;能化解尷尬,還能調劑關係。但是,不是所有的幽默都引人發笑,不是所有的笑話都受歡迎。為了幽默而強行幽默,不僅不能達到幽默應有的效果,還會貽笑大方,讓人感覺不舒服。

所以,在練習幽默的時候,要注意幽默的“雷區”,我稱之為幽默的“七宗罪”


“同樣一句話,第一個說的是天才,第二個說的是庸才,第三個說的就只能是蠢材了。”老梗重提,講別人的段子,給別人的印象就是這樣。


有些人喜歡當段子搬運工,為了顯示自己的幽默,在任何場合都反覆講一些陳舊的老段子,結果常常是自己講得很興奮,聽眾卻味同嚼蠟,毫無反應,讓人很是尷尬。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這樣幾個方面:

1.語境不適合,聽起來感覺突兀


段子都是有語境的,背別人的段子時,你的語境跟段子原作者的語境不一定相同,你硬要跳出語境說“面試官,你先聽我講個笑話”,對方會感覺很突兀,覺得你莫名其妙。


幽默其實是一種說者和聽者的互動,是真實情景下的交流,不是拿來秀智商的。你背了一大堆段子,拿出來跟別人講,希望別人誇你幽默,但其實根本沒有實現交流,對方當然只好敷衍一笑了。

2.對方聽過,知道笑點在哪裡


網上的段子,對方可能也聽過;如果聽過,礙於面子,別人得忍著聽你從前面冗長的鋪墊講起,這顯然是一種折磨。如果碰到性子比較急的人,可能會直接把笑點說出來,讓你下不來臺。

3.段子油膩沒品位


網上有些段子很油膩,品位不高。如果你把這些段子背下來講給別人聽,很可能會拉低你的人設。本來講段子的目的是想顯示你的聰明,可這樣一來,不但不能顯示你的聰明,反而會讓你看起來很沒品位。

4.沒有真情實感


幽默的核心是情感真實,如果背別人的段子,連自己都無法打動,更不能指望別人捕捉到你的幽默點。


幽默其實體現的是你即時即刻針對具體的人和事件的反應,是你的世界觀的綜合體現。


原創的段子有你的世界觀,有你的精神狀態和你看問題的獨特視角。這樣的段子因為傳遞著你的真情實感,所以,聽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幽默。

5.容易變懶


你習慣了搬運段子之後,還容易滋生懶惰的思維,不願意動腦筋去製造屬於自己的笑點,幽默思維會因此停滯不前,更難寫出自己的段子了。

刻意練習比天賦更重要。


沒有任何一項技能,僅僅通過學習就能徹底掌握,反覆練習是必經的過程,幽默也是如此。所以,在你的幽默素材已經有一定的積累和儲備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隨時隨地練習。


練習幽默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練習幽默不能閉門造車,不要期待自己一個人默默練習就能夠在重要場合一鳴驚人。幽默這件事就像小孩子蹣跚學步,必須得有觀眾,因為好不好笑,你需要對方的反饋。既然是蹣跚學步,你就會摔很多跤,可能會摔得很難看,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但是,只有經過這些尷尬的過程之後,你才有可能真正學會幽默。


所以,尷尬與失敗將會常常伴隨著練習者,這是練習幽默的一部分,也是個人成長的一部分。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特別推薦

幽默,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幽默感》

李新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3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