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父母伴侣,我还是我自己


除了父母伴侣,我还是我自己


最近看了这本《中国女孩》,是一本充斥着灰暗悲伤抑郁的底色的书,讲述了一个缺爱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努力寻找爱,感知爱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很暖心。

哈佛学霸写的书,乍一看算是意识流的碎碎念,但是再读的时候,发现现象和结果都有隐喻和伏笔,主线或明或暗。还挺有感触,就分析一下书里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希望我们也可以和作者一样,学习爱的能力。

1. 华裔的身份认同

这本书在美国是畅销书,作者从亚裔的视角,讲述了移民家庭的悲欢,讲述了香蕉人的生活以及心路历程,所以引发了很多美国移民人的共鸣。

ABC,我们常说的香蕉人。黄色的皮肤下,拥有的是“白色的”理念。移民第二代的心酸,经常被主流忽视。大家都认为,移民父母的辛苦打拼,换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教育机会,作为享受这些优越环境的人,还要抱怨什么呢?但是就作者碎碎念颇有些神经质的话语体系,就可以看出她的悲观消极,以至于整本书的基调都是灰暗悲伤的,很多处的语言幽默诙谐,却也掩盖不了抑郁的底色。


父母的感情不和,却一直这样共生共存,因为传统价值观里离婚的不被接受;作者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却迟迟不愿意看医生,因为付钱让别人听你说话是不被传统文化理解的;父母的“望子成龙”,对学位的痴迷,因为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比较重要,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

作为中学校里唯一的亚裔,她的一切都被放大,成绩好之外还有着亚洲的面孔,被视为怪胎。亚洲面孔的她努力学习父母的母国语言,在不能忍受校园霸凌的大众嘲讽放弃了。后来回到父母的母国后,对于文字的不熟悉,文化的陌生,又让自己成为了局外人。

在属于自己的本国却不被本土文化接纳,移民群体仿佛是生活在夹缝里的人,被传统价值观和当下价值观撕扯着。


2. 原生家庭创伤

父母的传统价值观带给她的家庭教育是我们熟知的“打压模式”。

母亲长得漂亮,被公认的美人,也因此嫌弃作者长得不漂亮。

“你的鼻子,要是再挺一点点就好了”“你的额头要是再宽一点点就好了”,“你的嘴巴,要是嘴角再上扬一点点就好了,别这么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父亲因为个人的奋斗,通过精修学业,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转变,也因此嫌弃作者的不努力。

“你明明有手有脑,自己找答案吧”“你想知道日子该怎么过吗?用心过。”

这些传统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作者因为自身的客观存在而感到羞耻,这样的打击教育造成了的自卑怯懦的性格

自卑怯懦不敢反抗,遵从的是“孝顺”的价值理念。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与美国典型家庭长大的男友艾瑞克的“个人”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作者羡慕男友艾瑞克的家庭,羡慕他是在爱中长大,羡慕可以自由选择的人生。

家人对学业的看重,对情感的忽视,作者的负面情绪不断积聚,最终在实验里,以连摔了五个烧杯的形式爆发了。病假休学,到最后的退学转行,作者从刚开始的孝顺,逐渐走上了寻找自我的路上。

作者被无数次劝说后去做了心理咨询。随着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作者对于过去,对父亲母亲的回忆和梳理中,发现了自己的创伤,也意识到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里,我爱你=我为你受苦。

母亲爱父亲,选择放弃了中国的一切,远离家人朋友,来到了异国,面对生活的困苦,情绪无处抒发,痛苦中煎熬着,与父亲纠缠一生。

父亲小的时候因为医疗条件的缺失,失去了妹妹,因此忍受一切,选择努力学习工作,尽自己最大可能为家庭为家人创造更好地条件,却从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作者而受的苦,也就是表达爱的方式。

最近看了伍思薇导演的《真心半解》,讲述也是移民女孩的故事。女主的父亲因为英语不好,加上母亲的离世,在美国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出门,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片中对华裔群体的描写很传神,也可以显现出这样的群体在进入新的文化环境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融合,越来越多的移民旅居人,在进入新文化环境后,面临很多的困难。

首先就是语言。提高东道国语言能力是融入当地社会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移民,就像是作者的母亲这样成年后的移民第一代,对语言的学习掌握能力有比较大的障碍,面对更多的问题。

由于自身的学习和调节能力差,适应社会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再当遇到接连而来的困难和挫折后,往往会采取避免当地社交生活的做法,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不融入当地社交,更频繁地与之前母国的人联系,不利于生活,也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父母的创伤来自于原来的家庭和过去的经历,这种不完整的人格特征加上不和谐的婚姻关系,带给了作者的创伤在心理问题恶化后逐渐显现。


3. 亲密关系的成长

书的主线就是以男友艾瑞克生活的点滴组成的。都说亲密关系里反映的是双方的原生家庭教育,作者就真实地记录了这样的差异。

“别盯着呆瞧。”小时候,当我四下张望,母亲会说。我看见一对情侣在公交车上接吻。我看见老人们手牵着手。这些在众目睽睽之下展露的情感让我心醉神迷,因为感觉像是在观望某种罪行。不要盯着人家瞧?但为什么不呢?眼睛便是放大镜。

在国外的街头,随处可见的亲密接触,在传统文化生活里,这并不是常见的。

典型的中式家庭教育,孩子对父母的孝顺服从,孩子自身的自卑以及自我价值感低,严重影响了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认知,永远认为自己不够好,也是这个原因,作者拒绝了男友的几次求婚,总感觉对方需要在找一个可以“平起平坐”的人。

作者羡慕艾瑞克的家庭。这样家庭里出生的孩子,敢于追寻自我。艾瑞克的成长历程中,就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极大热爱,喜欢尝试各种事情,想要找到人生的各种可能,也是因为对化学的热爱,两个人才认识,才会相爱。

作者退学后,更是对自己的前途,对自己的未来迷茫,甚至没有兴趣爱好,不知道自己的喜欢的是什么,不知道可以做什么。相比之下,男友艾瑞克对生活的掌控,有目标性对她来说更是一种刺激。艾瑞克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甚至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也不愿意为了感情妥协。作者认为自己并不那么重要,不愿意要求对方为了自己留下来,但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自尊,不愿意为了对方跟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一切。

我是个跟在你屁股后面的女孩,我心知此类女孩会落到什么下场。她们成天郁郁寡欢,走到哪里都带着一身怨气。

作者对自我的评价很低。传统家庭里学业高于一切,父母对学位的看重高于对孩子自身健康的考虑,父母将孩子作为婚姻关系的筹码,母亲的教育说亲密关系里必须要高人一等压制住对方,对爱的不确定性,不认为眼下的幸福是可靠的。


作者在书的最后,列出两宗婚姻的结局,间接地说出了她对婚姻的认知。

两宗婚姻:

克拉拉与弗里茨·哈伯。克拉拉取得了化学博士学位,也是她所在那间学校唯一的一位女性。她才华横溢,但也颇为保守。弗里茨第一次求婚,她拒绝了。弗里茨第二次求婚,她答应了。两人结婚后,弗里茨自己为工作各处奔波,却要求克拉拉在家当个主妇兼专职母亲。1918年,战争爆发时,弗里茨证明了自己的爱国忠心,开发出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肉眼无法辨别,而且无声无息。当发现丈夫研制氯气后,克拉拉在自家花园里举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玛丽·居里与皮埃尔·居里。皮埃尔向玛丽求过几次婚,她才同意——算是这些女子的共通之处吧。婚礼当日,玛丽穿的是一条深蓝色裙子。“更实用嘛。”玛丽认为。随后,她便穿着这条裙子,跟皮埃尔一起回了实验室。实验室是他们家的地下室。三年后,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八年后,居里夫妇被授予诺贝尔奖。最开始,诺贝尔奖委员会并未认可玛丽·居里(在此之前,还从未有过任何女性获得诺贝尔奖),但皮埃尔没有让步——她才是从十吨矿石中提炼出那十分之一克的人。


亲密关系里,我们都爱对方,可我们还都是自己。

最后要给翻译点个赞,书里很多的谐音梗,西方语境里的谐音没有办法在中文里找到对应的,但是选取了相同意思但是不同词汇的翻译,所以读起来没有翻译文的水土不服感。

希望这本书给你带来一些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