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 和“伴侣”到底有多重要?

最新一期的湖南卫视观察类真人秀《我家那闺女》中,新加盟的“闺女”焦俊艳与好友papi酱一番关于独立女性“人生排序”的观点,引发了热议。

假如让你把“孩子、伴侣、自己、父母”这些选项,按照自己人生重要性排一个序,你会怎么排呢?

papi酱在为自己的人生重要性排序时,认为自己是第一位的,紧接着是伴侣,然后是孩子,最后才是父母。

“自己” 和“伴侣”到底有多重要?

她的这一排序立刻引发了场外其他人的讨论,节目播出后更是上了热搜,还有人在豆瓣上发起了投票帖,人们投票结果也各不相同。

▷ 有人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因为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太不容易,父母恩永远无以为报;

▷ 有人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生了他,就该对他的人生负责任;

▷ 也有人把爱人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爱人才是能死后和我们葬在一起的人。

1

关于自己,我想说的是: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爱自己有什么错?爱自己就是自私吗?爱自己的人就不会爱别人吗?

当很多人口是心非地指责先爱自己的人自私时,我反而觉得坦坦荡荡地说出先爱自己的Papi酱真诚而可爱。

有很多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国人羞于说出自己的欲求,羞于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先人后己”“舍己为人”“舍生取义”。“自己”应该为很多东西让路,很多时候都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等……,我再……”这种句式大家一定不陌生。

曾有个公益广告颂扬的是父辈母辈无私的爱:为了孩子,他们说“等你长大了,我就过好日子了”;

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又说“等你考上大学,我就过好日子了”;

孩子考上大学,他们又说“等你结婚,我就过好日子了”;

孩子结婚了,他们又说“等你生了孩子,我就过好日子了”;

孩子的孩子出生,他们还说“等你的孩子长大点,我就过好日子了”

……

周而复始,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人生伟大吗?这样的人生有遗憾吗?这样的人生是值得颂扬抑或引人深思?

很多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最小的今年30岁,最大的39,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独生子女的艰难主要体现在赡养父母上。

摄影师张审军的一张照片《独生子》,曾经刷爆朋友圈。

“自己” 和“伴侣”到底有多重要?

病房内,两张相隔的病床上各躺着一位老人,中间坐着的男子显得那样孤独无助。

父母关爱好自己、有自己的生活才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而子女把自己照顾好,不让父母担心就是最大的孝道。

有了伴侣后,经营好自己就是对对方的肯定。

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名牌大学毕业,婚后相夫教子、逛街购物,弄丢了自己,也弄丢了婚姻。

生活中也常有学历不错、能力不俗的女人视男人、家庭为全部,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荒废了自己的事业,憔悴了自己的容颜,最后还落得个满盘皆输的惨状。

知名作家苏岑说: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那个人就会拼命爱你。”

说白了,你可以做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但前提是,你要做好你自己。做好了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

2

关于伴侣我想说的是: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定海神针”

有个闺蜜每次谈论起自己的老公,都是满满的自豪感,让人羡慕。

最近的一次聊天,神情有些沮丧,她说:

结婚前,她认为老公是个好青年:有上进心,敬爱父母,忠厚正派,重要的是非我不娶;

结婚后,她认为老公是个好男人:有事业心还顾家,通情达理无不良嗜好还爱干家务,有空没空都惦记着全家人吃好喝好没,重要的是把我放在第一位。

有了孩子后,她老公除了是好男人更是好父亲好儿子:只要是有关儿子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恨不得亲力亲为:

可以为陪伴孩子放弃节假日里所有的娱乐,

可以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省吃俭用,

孩子今年四岁,两口子四年来就进过一次电影院,看的还是《小猪佩奇过大年》,更别提进KTV和其他娱乐场所了,和朋友聚会能不去就不去。

孩子小不能出远门,所以他们近四年来没有旅行和度假。好不容易有个浪漫的节日,诸如情人节、结婚纪念日之类的,闺蜜想过过二人世界,老公又考虑老人平时帮忙带小孩够辛苦够劳累了,为了让老人休息一下,他们只好作罢。

有一次她和孩子一起感冒了,老公打电话回来,每次都急切的地询问孩子好了没,只字未问闺蜜好了没。

孩子慢慢大了,闺蜜想不让老人插手三口之家的生活,老公说她这是过河拆桥,要老人带孩子的时候需要他们,用不着老人了就要赶他们走。

总而言之,她老公的观点她说不出哪儿不对,可就是心生不爽。现在的生活让人觉得乏善可陈,不是孩子就是老人,没有自己的生活。

可我想说,她老公算得上是个好男人,但并不是一个智慧型男人,他迷失在亲子关系当中却不自知,在他的思想里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凌驾在夫妻关系之上,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这样的家庭看起来三代同堂母慈子孝,老人和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其中的负重和矛盾不言而喻。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远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就说过,

“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演员杜江和霍思燕的夫妻相处之道堪称公认的健康家庭模式: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爸爸爱妈妈,儿子排老三。

有媒体问杜江:“出去工作的时候,想不想家里人?”

杜江坦白地说:“会想儿子,但是更多的是想老婆。”

这样的家庭模式下夫妻情深,孩子幸福。

还是用武志红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吧: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自己” 和“伴侣”到底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