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不是滿洲得國太易、是你明太屑。

為什麼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如果不是1645年開始先前指望聯虜平寇的隆武朝廷終於良心發現般地尋求與闖獻農民軍的聯合、使原西營農民軍成為了對清抗戰的主力、朝氣蓬勃的民軍作為注入南明抵抗勢力的新鮮血液的話:按1644年下半年坐擁江南的皇明正統弘光朝野那申必出了人類下限的表現、你明真熬不到1662年(悲

1644年
山東出現政權真空 有望被朝廷接收
1645年
薙髮令頒佈 江南大起義
1648年
李成棟率兩廣反正
金聲桓在南昌反正
忠貞營猛攻長沙 即將光復
1649年
姜鑲在大同反正 畿輔震動
1659年
國姓的王師向守備空虛的南都進軍

在17世紀50年代到來前尚未在北中國站穩腳跟的滿洲貴族連續多個史詩級的戰略性失誤的背景下、你明精確地錯過了所有的翻盤機會

這麼屑的朝廷有什麼繼續存在的必要嗎(半惱

為什麼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就評論區這位仁兄的發言展開談一談:

為什麼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大概是受明朝那些事「啟蒙」的影響、許多人對明末農民戰爭的印象大抵就是:一 路 勝 利 轉 進 煤 山(錯亂

實際上像圖中描述的這種闖軍「碰上戰鬥力稍強的部隊被打回原型」之光景、僅僅存在於農戰前期部隊尚未發展起來、沒有充足的戰鬥經驗、在北方疲於奔命的時刻。那時候他們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般的、被生存威脅著拿起武器飢餓的農民參雜著逃兵、在官軍的馬刀下只能是一觸即潰。

然而:到崇禎十三年以後、在長期的流動作戰(也就是這位所謂的流寇)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的民軍已經具備了和官軍作主力決戰的野戰能力以及大城市的攻堅能力、在大規模野戰中連戰連勝、攻城略地、最後甚至令官軍避而不戰、不敢交鋒。從闖軍自商洛殺入河南的千里赤地的那一刻起、民軍已經不可能和從前那個在官軍的追襲下人頭滾滾、漫野奔潰的“流賊”同日而語了:這位仁兄的這種提法、和將新四軍與華東野戰軍混同而言有什麼區別呢。

為什麼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在山海關戰役後的混亂局面中、闖軍是唯一一支敢於和清軍作主力決戰還不落下風的軍隊(懷慶戰役、潼關戰役)、雖然最終惜敗。而就算在李自成犧牲後、大順軍的餘部也先後改組為忠貞營、十三家、成為了一支活躍在抗清戰場上的力量:而十三家甚至在鄂西的窮山惡水中抵抗到了最後。

另外:“流賊”們的主張一直都很明顯:嗟爾明朝、氣數已盡。他們的目的是推翻已經爛到根子裡的明帝國、建立一個平均地產、減息安民的新政權、不會有砍下百姓人頭充數的兵痞、不會有餉上加餉橫徵暴斂的朝廷。

李至一縣、縣人漫視不為禮。李從者飢、求食。縣人曰:「汝官為大明乎?為大順乎?」詭對曰:「大順」、乃為設食甚豐、飽餐而去

這則發生在1644年正月直隸某縣的軼聞、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民心所向

如果說那個天下倒懸的時代有一支進步的力量、他們就是。

為什麼總說清朝得國太易?

至於長期流傳的所謂「能打天下不能治天下」之類?1647年後進軍雲南廓清沙定州叛亂後之大西軍在滇的的治理證明:在地方範圍的實踐中、他們做到了。淪落在流賊的「淪陷區」的百姓、活得要比沐浴聖澤的百姓們好的多。某些帝國衛道士眼中面目可憎、燒殺搶掠、恨不得食其皮寢其肉的流賊、給了百姓在亂世中難得的安定生活。

他們不朝氣蓬勃,誰朝氣蓬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